江苏苏州以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向数字借力为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

编者按


【资料图】

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江苏省苏州市乘风破浪,数字苏州建设已经成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增强数字政府效能的关键一招,并为苏州质量全面赋能。当前,苏州市正全面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向数字借力,撬动新一轮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促进苏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各地拥抱“质量管理数字化”新浪潮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 叶永春 刘 争本报记者 蔡美萍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累计实施1.1万个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14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实现落户,5个县级市(区)入选全国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城区(园区),苏州的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位列江苏省第一,在“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中位列全国第七。2023年,苏州以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为目标,预计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3000个以上。产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为苏州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实现条件并产生强大需求。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完成自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聚焦传统业务领域中亟待转型的企业,为之提供包含从工业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智能立体仓储物流、信息化产品到系统总集成的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苏州有16万家工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需求巨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有广阔用武之地。”博众精工集团副总裁余松表示。

苏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全力推进质量管理数字赋能工作。他们推出“质量赋能伙伴计划”;强化标准引领,制定发布了全国首个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地方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落户苏州的中国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委会等机构和组织的作用,与苏州科技大学联合建立培养现代化质量管理人才的“质+学院”;夯实质量基础,建立1个市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5个产业“质量接力站”和51个县市(区)“质量赋能站”,苏州NQI基地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建成启用……一系列举措,为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拥有国内齐备的生产线,以及海量的质量数据,为苏州在质量管理数字化领域探索新规律和新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一批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中。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铸造领域20年。如今在该公司的铝合金热交换器智能生产车间里,没有烟尘,也看不到工人忙碌的身影。铝液温度、液面高度、废气温度等参数,都实时显示在智能车间的中控大屏上。“手工浇筑,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很难把握铝液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稍有失误产品就会报废。”该公司品管部质量管理组组长严文学介绍,在智能车间里,炉料称重系统能够检测重量,燃气表实时测量耗气量,保温炉自动监控铝液温度,除气机监控除气时间及压力,密度当量仪能够监测铝液质量。“对数据有了更为精准的把控,产品报废率也随之下降。”

诸多企业运用数字技术实现质量管理深层次变革。德尔未来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高端化、精益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智能化转型,绘制“用户全链路”质量管理数字化运营图,以“一轴一面一生态”概括出公司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流程先行、系统支撑、数据赋能、管理提升,加强核心业务领域数字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率,实现了产品数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全生产流程引入智能自动化装备,通过精准全面的数据收集,实现产品质量全程追溯,形成了成熟度较高的数字化质量管理模式,并将该套模型成功复制到公司在四川、贵州等地的7家子公司。

2023年,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推进的背景下,苏州市质量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将健全完善一套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机制,培育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企业,以试点示范推动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钱斌表示,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决胜数字经济赛道的必然举措,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现实选择,要以数字化赋能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协同水平,用质量管理的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比翼齐飞。

《中国质量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