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海南非遗传承人画像:技艺传世 青蓝相承
(资料图片)
海南日报记者 尤梦瑜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人。海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一群体有怎样的结构特点,非遗传承现状如何,本期海南周刊封面聚焦海南非遗传承人画像,敬请关注!
历史的大江大河沉淀出灿烂文明,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技艺与艺术。今时今日,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让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人文的古老技艺焕发光彩,甚至融入于现代生活。
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发展的关键力量,是非遗技艺传承创新的源头活水,他们夜以继日投入精力与心血,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守护着传统一隅。近日,海南日报记者通过采访政府职能部门、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描画出海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结构特点及非遗项目传承现状。
A
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偏大
传承正在与时间赛跑
截至目前,海南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项,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82项,市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300多项。“目前,海南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名,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9名,市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00多名。海南省1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5人已去世,目前年龄最大的88岁,年龄最小的53岁,80岁以上2人,年龄结构相对偏大。”省旅文厅公共文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人们常用“与时间赛跑”来形容对传统文化、古老技艺的保护。这不仅因为在快餐文化产品流行的当下,慢节奏的传统技艺消失的速度正在加快,也因为它们的传承需要时间,留给老一辈传承人的传授时间不多了。
翻看海南省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时不我待”之感更是明显:149名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25人已离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传承人不在少数,大部分传承人为“50后”“60后”“70后”,“70后”也多是70年代初生人。
拥有最多代表性传承人的是海南非遗“顶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现有3名国家级传承人,25名省级传承人。传承人年龄大多在40岁至60多岁之间。
记者也看到,像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这样保护传承工作开展得较好的非遗项目或是黎族民歌等传统音乐、舞蹈等相对便于展示和传承的项目,其传承人平均年龄相对较小;一些保护重于展示的非遗项目其传承人平均年龄则偏大。例如,南海航道更路经项目的多位传承人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生人。此外,海南省已认定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仅有4位“80后”。
2021年3月,省旅文厅修定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对公民申请或者被推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作出明确规定。除了要求当事人在相应领域被公认具有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外,还规定当事人须连续传承该项目20年(含)以上,熟练掌握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传承谱系清晰。由此可见,要成为一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并非易事,“资历老”是基本条件。
当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一群体也在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省旅文厅公共文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南省正按照文化和旅游部要求组织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
B
传承人群不断壮大
“非遗二代”“非遗三代”涌现
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有限,年龄普遍偏大,这是否意味着一些非遗项目会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
省旅文厅公共文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南省建立和完善非遗保护三级名录体系,根据工作实际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公布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指导各市县认定公布市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目前,传承人被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后,政府会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部分市县也会给市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供相应的资助。”
与此同时,海南省各级政府通过开展非遗工坊、非遗进校园等各类活动推动非遗走近公众。例如,海南省定期组织各级文化馆、图书馆与当地教育部门联合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在18个市县100多所中小学开设非遗技艺实践课,参与学习人数超过2万人。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尽管被认定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人数有限,但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传承队伍在不断壮大。
从海南省整体情况来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子女、亲人是传承队伍中的主力军。
符仁玲、符仁健姐妹俩跟着母亲、东方市级黎锦技艺传承人白玲学习织锦。近年来,她们经常在海南重要活动上现身,展示传统技艺。
从小耳濡目染,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的儿子从母亲那里学会了织锦技艺。尤为难得的是,刘香兰的两个孙子王程业、王程宏虽然分别只有8岁、7岁,但从小学习织锦,目前已能织出多种黎锦图案。
按照传统习俗,黎族织锦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都是“传女不传男”的,但出于一份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一些男孩子也加入了织锦、制陶的队伍。
五指山市毛道乡的黎族小伙黄杨伟如今已是一名黎锦创业者。他在上高中时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黎族传统织锦技艺,从此以织锦为自己最大的爱好。同样热爱黎锦的男孩还有陈达谞,目前他是五指山市唯一的男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相较于黄杨伟、陈达谞,昌江男孩李名众加入传承非遗的队伍稍显“被动”。2016年,已在免税店工作了4年的他被家里人的电话“拽”回了昌江石碌镇保突村,因为家族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面临着无人可传的局面。已经去世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羊拜亮是李名众外婆的表姐,李名众的妈妈刘梅珍是“非遗二代”。从上一辈那里学习制陶技艺,如今李名众成了“非遗三代”。
海南省目前有1名黎族钻木取火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照良),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照方),二人是兄弟。在他们的带动下,保亭已有该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王照方的儿子也熟练掌握了这项技能。
除了这些“非遗二代”“非遗三代”,随着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许多年轻人在校园里学习掌握了非遗技艺。他们虽未从事非遗相关工作,但也是海南非遗重要的传承者、传播者。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后继有人”并不代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一帆风顺。由于用于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的专项资金有限,不少传承人在开展培训活动时会遇到资金不足等问题。
C
新生代大胆创新
青蓝相承薪火相传
海南非遗极具地方特色,伴随着传承群体的壮大,许多非遗项目在加快走近大众,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黎锦。
刘香兰在多年前将其创办的合作社升级为公司,带领村里的织娘们发展黎锦产业致富。她的公司生产的各类黎锦文创产品门类齐全,不仅在国内销售,还远销海外。据统计,该公司年均销售额达80余万元。白玲牵头经营的合作社一年也有数十万元的营业收入,符仁玲、符仁健姐妹俩发挥特长,在线上宣传推广合作社的各类黎锦产品。
新老力量的接力,让非遗的潜力被进一步挖掘释放。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一代传承群体在传承古老技艺“守正”的同时,在“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当时内心也挣扎了一下,但一想到这门古老的技艺需要有人去传承,还是回到了村里。”李名众说。回到村里后,李名众跟着妈妈及制陶师傅学习技艺。如今,他和另外两位年轻人在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发挥年轻人所长,大力发展“黎陶+研学”“黎陶+旅游”等新业态,通过网络加强宣传,合作社一年营业收入可达150万元。
据介绍,近5年来,全省各市县相关部门举办各类非遗项目培训近600期,培训人员1.7万余人次。参加培训的学员在非遗传承、宣传、实践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有的学员成了当地发展产业致富的“领头羊”;有的学员牵头成立了传习所,继续传帮带;有的学员开设实体店铺或线上店铺。
2022年“海南非遗购物节”主办方邀请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老字号和非遗相关企业、创业者等参加,尤其是邀请生活在乡村的非遗传承人、合作社参加非遗潮流市集,通过展销带动传承人群和村民创收增收,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与黎锦、黎陶、椰雕、琼剧、儋州调声等项目相比,一些相对而言展示机会不多、使用场景过少的非遗项目,其保护传承更加考验传承人。
王照方总是非常积极地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希望有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学习黎族钻木取火技艺。“如今我们有火柴、打火机,用着是很方便,但万一遇到野外求生的情况,还要靠钻木取火。”王照方当然知道如今人们遇到“野外求生”的概率有多低,所以无论是在景区展示技艺,还是在校园内宣传推广,他的目标都很明确:让年轻人熟悉、掌握这项技艺。“更多人熟悉和关注也是一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