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裕民 从“闪客”到“皮影动画王”
天津日报记者 胡春萌
【资料图】
王裕民,动画导演、数字艺术家,他是中国第一批尝试FLASH动画创作的网络动漫艺术家,2005年在首届中国网络动画金闪客奖评选中被评为中国十大闪客之一。近20年的动画创作历程,他创作执导多部动画长篇及短篇,在国际及国内荣获多项荣誉,从学习最时尚、新潮的数码技术,到回归中国传统艺术,专心投入皮影动画的创作中,2019年创作的皮影动画作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国家广电总局选送参展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并在2020年荣获TBS亚洲数码大赛中国区银奖。如今,他是B站上的“皮影动画王”,与“粉丝”交流皮影动画的创作技法和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走出去走回来”,他不断探索实践将中国古典绘画以及民间艺术融入动漫创作的路径。
中国动画要从民间艺术吸取力量
记者:中国网络FLASH动画,您可以说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了吧?
王裕民:我做得比较早,我是从2004年开始做网络动画的,当时还是FLASH时代。我是学美术教育专业的,但是从小喜欢动漫,小时候就梦想做动漫这方面工作。我毕业之后先是在深圳做了几年动漫行业,后来开始接触到网络动画,当时成立了动画工作室。那个时候网速比较慢,大部分人上网,除了看文章之外,就是看FLASH动画比较多,我们又是当时第一批做这个行业的人,那个时候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后来做了几年,随着行业的变化,我就转行做电视动画,团队做的一些短片,在国外获了一些奖。
记者:后来怎么确定皮影动画这个方向了?
王裕民:2011年,我创作的动画短片《太阳神树》荣获德国汉堡国际动漫大赛“中国国家奖”并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展播。通过这个机会,我和很多国家的作者交流,看到了很多不同风格的动画作品。我就发现其他国家的一些优秀的动画作品,它的艺术风格是非常有特色的。我反观自己的作品,还有当时国内主流的国产动画作品,的确是有一部分挖掘中国文化的作品,但是还是受之前日本、美国动画风格的影响很大,很难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动画它也是美术作品的一类,它基本上就是两方面的表达,一个是精神内涵、内容,还有一个就是美术风格。评价一部动画作品,基本上就是通过这两方面来分析。所以有的时候在国际动漫节等比赛上,组委会更重视的是文化交流,不是特别注重动画技术。动画的文化实际上就体现在内容和美术。美术就有点像一个人外在的长相、穿衣风格等,会让其他人一打眼就看到你的特色,被吸引了,然后再进一步深入了解你想表达的精神内核和内容。
记者:如果美术风格没有做好,可能动画内容很难传达出去,因为观众根本不会被吸引、看不下去,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短视频时代更甚。
王裕民:对的。我当时意识到这个问题,回来之后就开始研究怎么确立动画的艺术风格,一开始还没考虑民间艺术,当时我想得更多的是从一些古画来汲取灵感。我就一直在寻找、尝试,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创作水墨画这种风格的动画,要不就是创作者本身有比较高的水墨画造诣,要不就是要和名家合作,才能做好。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这方面实现起来可能有一些困难。于是就在找民间艺术方面的风格。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皮影艺术的非遗传承人。这位传承人当时也希望将皮影艺术进行创新发展,他除了雕刻传统的皮影人物外,也在向动漫人物方向去尝试,雕刻动漫IP一类的内容。所以这就启发了我,我想把皮影的风格结合在动画里面。
一开始我考虑的只是单纯利用皮影的艺术风格,可是随着我们团队对皮影研究的深入,我们也走访了全国各地的很多皮影剧团,河北唐山的、广东陆丰的、山东泰山的皮影剧团等,我的想法就渐渐改变了。很多人说皮影艺术发源于陕西,通过黄河流域发展到全国之后,它又跟各地戏曲产生了一种碰撞,与地方文化结合了之后,皮影的雕刻技巧、画风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所以现在就变成了我国有很多不同的皮影流派。研究了好几年,我就觉得我钻进皮影艺术里去了,我发现皮影艺术的文化底蕴特别深,它的发展史和中国历史是关联的,这就为我们创作动画提供了很多的信息和一些观点。我们会在创作中分析,不同的故事题材和人物,我们该借鉴哪一个流派或地方的皮影特点,从而更好地让内容与形式融合。
早期我们团队做动画片还是以创作新的故事为主,后来随着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熟悉,我们就越来越觉得,中国经典故事和古典文学的魅力是非常大的,这些历久弥新的故事,它从故事逻辑、语言艺术到思想内涵上,都远超现在很多新编的故事,它的风格与传统文化元素也更为契合。
当年,有一位指导过很多国内知名动画片的专家前辈曾经对我说:你新编的古代背景的故事还不如改编古典文学。当时我们还年轻,不太理解他这个话的深层含义,但我在创作过程中慢慢琢磨,也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后来我就觉得他这个话是对的。我们为什么不拿我们中国最好的东西来做动画呢?所以我们现在的皮影动画以改编古典文学名著为主要创作方向。
皮影动画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数字化创新
记者:您是如何开始做短视频账号的?
王裕民:从2020年开始,我们就做短视频号“皮影动画王”,把我们这些皮影动画作品通过短视频平台做一个展示,还有一些不同风格的动画作品和一些关于动画创作观念的视频。在这个行业20年,我们团对从一个做FLASH的小团队发展壮大,做主流的动画片,现在就又回到了一个小的团队,来专门做这种小的领域里的风格动画,我希望我们在皮影动画这个小领域里面做到国内第一。
记者:您觉得当年看FLASH动画的观众和现在短视频观众,他们的需求有什么不同?
王裕民:FLASH动画刚兴起那个时候,网络资源比较匮乏,大家获取信息相对比较难,那个时候你只要美术功底好,动画能交代出一个故事来,或者做一个MV动画,只要歌曲意境能在画面上有体现,很多网友就会比较喜欢,通过各种方式和你联系,然后也会带来一些活儿或合作。对于初入行的人来说,比较容易“成功”,因为当时这种资源少,人们喜好就比较单一,会一直关注你,渴望跟你交流,但是带来的跨界的这些业务也比较单一。
现在做短视频,相对来讲不像当时那么容易了,影响的范围没有那么广了。但是现在和过去有相似的点,比如说在B站、小红书和抖音上面,不同程度地都有一些学生带着想学习的目的来和我们交流,还有一些人是单纯的爱好者,很多“粉丝”会支持你、鼓励你。也有一些商业的合作会联系我们,不过我发现现在的合作业务广了,比如一些游戏设计、品牌跨界等等。现在回想,我觉得早期网络动画实际上是一个草根层面的发展,它还没有达到一个产业化的状态。而现在,动画产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资本活跃,尤其是动画与其他行业的交互,它产生了很多新的合作模式。
记者:您眼中,中国动画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王裕民:我个人其实有一个观点,我认为中国动画再过很多年,可能会回到皮影的风格上来,这是我的感觉。因为现在随着文化自信观念的普及,中国很多新事物都在寻根,皮影实际上就是最古老的电影或者是最古老的动画。所以回归到事物发展的初始状态,它反而有更多创新的可能。
虽然皮影动画现在是一个小领域动画,但是这个小领域比较符合现在咱们中国发展步调,正好赶上了国潮、非遗创新热。而且我对皮影动画还是有信心的。首先,皮影动画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古老艺术的数字化创新,这个是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需求的。民间美术、传统经典故事,它都是诞生在东方的这片土地上,它的底层审美逻辑和气质是贯通的。咱们都是中国人,在这儿生活这么些年,多多少少都会融入这种气质,或者融入这种环境的影响当中。当下的年轻人,对国潮风格,对非遗元素,从思维底层就会容易亲近、乐于接受。其次,皮影动画相对3D动画来说,成本要低很多,就更容易生存,更容易去进行市场化的推广。所以,哪怕是在一个小领域去深耕,也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