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吉林省通榆县成功脱贫摘帽,意气风发向乡村振兴迈进。面对赶考路上的时代之问与崭新课题——“如何推进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通榆县委、县政府反复调研、不断探索,从解封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入手,在全国首创“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建设。该体系建设以落实《村规民约》为核心,以“德治”积分为抓手,以“积分兑换点”为服务平台,将农村全部管理工作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进行约束与管理,打造了基层治理新模式,创建了乡风文明新载体。

新气象让乡村不再暮气沉沉

行走在八面乡八面村纤尘不染的主干道上,只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房前花团锦簇,屋后井然有序,街巷干净整洁,院里瓜果飘香,尤其是目之所及的“干净人家”牌子,让整个村子更显欣欣向荣。


(相关资料图)

村民张士双热情地邀记者进屋坐坐。说起村容村貌的变化,盘腿坐在炕沿上的她马上站起来,拉着记者看向窗外:“以前这条路都是羊粪牛粪,还坑坑洼洼的,再说这院子,谁家还没几个柴草垛、小仓库啥的,看起来乱糟糟的。不过现在好了,打扫卫生能积分,大家都争着抢着干活呢,我们村现在已经是‘卫生村’‘文明村’了!”张士双满满的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据八面村党支部书记代建军介绍,自从成为“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建设的先行试点村,八面村的村屯环境整治工作便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将屯内公共区域划分给每家每户作为分担区,村民完成清扫任务即可获取相应积分,仅此一项,就节约了我们三分之一的村屯整治费用。”

村集体节约开支、村民获得实惠、村容得到改善,真是一举多得。而今,这种日渐深刻的文明气质正在八面村大地悄然生长,美美与共已成为大家共识。

零彩礼让村民不再谈婚色变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彩礼聘金”。作为通榆县乌兰花镇乌兰花村首位践行“零彩礼”倡议的陈欢对此深有感触:“前段时间我们村上的微信群转发了镇里的《倡议书》,倡导我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俭办,所以我就萌生了不办酒席、线上祝福、旅行结婚的想法,又省事又新潮。”

陈欢本以为自己的“另类”想法会遭到父母反对,没想到老两口异常支持:“婚姻不是为了讲排场、比阔气,而是你们携手相伴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彩虹,你以为我们要彩礼是为了啥,还不是想让你们小两口过得更舒心,要是彩礼聘金变成了负担,还不如不要。”

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一场简单却不失温馨的婚礼在旅途中完成了它的仪式。依据《村规民约》,陈欢此举应获得40积分,但因她是婚事新办第一人,所以经村委会研究决定,从“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建设资金中支出200积分作为奖励。

“200积分的价值虽说和礼金没法比,但它却是约定积分的5倍!千万别小看这多出来的160分,它可以把文明的种子植根到每个村民的心田,在时间催化下转化为村民的基本价值取向与自觉行为准则。现在我们镇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的陋习就得到了有力遏制,村民在婚丧嫁娶中的支出负担明显减轻。”乌兰花镇宣传委员李国凡如是说道。

巧赋分让政策不再束之高阁

“真没想到玉米上栈子都能赚积分!”在苏公坨乡农牧村的积分兑换点,村民高良兴奋地告诉记者:“村里说完成一栈子给50分,我本来不信,没想到今天一刷卡足足多了500分!”边说边晃晃手里拎着的2桶葵花油,示意记者这是他刚刚用劳动积分兑换回来的。

虽说玉米上栈子,就是守住钱袋子,但在实操中,村民总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诿拖延,以至于上面许多行之有效的好政策难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此,苏公坨乡政府创新积分兑换管理机制,将禁牧舍饲、秸秆禁烧、地趴粮治理等工作进行量化赋分,通过正向奖励激励方式,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中来。

提起现在开展工作的变化,农牧村党支部书记张殿立不无感慨:“‘小积分’真是畅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的好点子,现在村民的关注点都聚焦在如何获取积分、怎样增加积分上,配合组织工作的意识增强了,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提高了,我们落实上级任务也更加顺畅了,彻底激活了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

作者:刘畅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阎红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