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苦难为纸 剪出美丽世界

陕西日报记者 柏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面对苦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库淑兰选择了忍受。

库淑兰6岁跟随母亲开始学习剪纸,9岁时和所处时代的女性一样被缠起小脚,17岁出嫁。婚后,丈夫时常对她拳脚相加。她一生先后生育13个子女却仅存活3个。65岁时,跌落崖畔死里逃生后,她的世界照进了一束光——她开创彩贴剪纸技艺,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对幸福的向往。

尽管一生贫困交加,受尽了坎坷磨难,库淑兰却凭借强大的忍耐力,平淡地面对,坦然地接受,让生命开出了繁盛绚丽的花朵。7月22日,当“花间世界——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藏库淑兰作品研究展”在省美术博物馆展出时,观众从一张张色彩斑斓、朴拙传神的剪纸作品中感受到的,是她朴素而真挚的期盼、坚韧不屈的意志、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库淑兰作品《回门子》。陕西日报记者 柏桦翻拍

“剪花娘子”库淑兰

苦难中开出的繁花

穿过贴满各色剪纸花样的土窑洞形状的通道,走进位于省美术博物馆三楼的展厅,一阵咿咿呀呀的吟唱声夹杂着磁带录制时的噪音在大厅里回荡,一个以库淑兰剪纸代表作《江娃拉马梅香骑》为原型制作的立体雕塑摆放在“窑洞”出口一侧。库淑兰用方言吟唱的歌谣和她用剪纸作品塑造的经典人物——江娃与梅香,在多年后再一次将人们带进了她的精神世界,带进了那个贫瘠的村庄。

1920年,库淑兰出生在渭北高原上的一个普通村庄旬邑县王村(现更名为富村)。因为家中还算殷实,所以库淑兰的童年基本衣食温饱、无忧无虑。11岁时,父母把她送到三原县的新式学堂去读书。身着蓝士林布学生短袍、挎着绣花书包的库淑兰,无论识字、唱歌还是画画都很出众。学校不远处的城隍庙,是她最爱去的地方,那里有肃穆庄严的神像、精雕细刻的佛龛、绣工华丽的锦帷、壁画上动人的故事。年少时的耳濡目染,是日后影响库淑兰剪纸艺术的重要因素。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5岁时,由于夫家再三上门催婚,库淑兰只能辍学回家,跟着母亲学做女红,为自己备办嫁妆。“一树梨花靠粉墙,娘到绣房教贤良。一学针线毛帘绣,二学裁剪缝衣裳。三学人来客去知大礼,四学莺歌把家当。”吟唱着自己编的歌谣,心灵手巧的库淑兰很快就掌握了剪纸、绣花等技艺。17岁时,库淑兰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嫁妆出嫁了。而这门在她4岁时由父亲定下的娃娃亲,成了她一生痛苦的根源。

库淑兰的丈夫是个五大三粗的愚顽汉子,常常因琐事对她拳脚相加。迫于丈夫的拳脚,库淑兰不得不跪在农田里靠双膝移动着收割麦子。因为早在9岁时,母亲就给她缠了小脚,导致她一生行走不便。农闲时,她还要迈着小脚上塬下坡采草药换钱。但对库淑兰来说,比这些更为沉重的打击是接连夭折的子女。婚后,她一共生了13个孩子,最后只有3个子女长大成家。

生活便是在如此的绝望和艰辛中一天天熬过,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泯灭库淑兰乐观开朗的天性。她将内心的希冀寄托于剪纸之上,边剪边唱,剪出了无数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的图案,吟唱着一个个小小的画面里所讲述的关中人的生活故事、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和她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1985年,库淑兰在经历坠崖意外后,个人创作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她在继承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运用多种鲜艳的色彩、独特的构图,创造出一种新的剪纸艺术——彩贴剪纸。她创作出“剪花娘子”这个中国民间艺术的经典形象,并用剪纸作品来表达自我精神世界,打破了剪纸艺术以单纯模仿来传承的传统。

此后,库淑兰创作出大量能够打破地域文化壁垒、体现时代变迁的杰作。以库淑兰剪纸作品为代表的旬邑彩贴剪纸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库淑兰成为首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中国女性。

2004年,库淑兰因病去世,但她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中国民间艺术精品和她对人生的思索。

库淑兰与文为群

时光浇灌出的情谊

多年后,文为群再次前往旬邑县王村,那个曾经干净整洁的小院已经被杂乱的荒草所占据,那孔库淑兰住过的土窑洞早已荒废。站在荒草丛中,望着窑洞破旧不堪的木门,文为群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扇门后面满墙的彩色剪纸——人物、花草、太阳、月亮,低矮昏暗的窑洞因而辉煌夺目,墙的正中,凤冠霞帔的“剪花娘子”盘腿坐在莲花台上,被繁花簇拥。库淑兰曾得意地说:“这‘剪花娘子’就是我!”

20世纪80年代初,一股普查民间美术之风吹遍三秦大地。旬邑县文化馆干部文为群夹着几本装订好的册子和各色蜡光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到离县城约15公里的王村,在亲戚的介绍下,将最后一本册子给了村里很会剪纸的小脚老太太库淑兰。两个月后,一本装满了剪纸花样的册子回到文为群手中时,独特的剪贴方式和艳丽的色彩让他眼前一亮: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碎纸片被库淑兰粘贴、叠加在一起,让常见的剪纸图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拿到册子的第二天,文为群就骑车再去王村。一进屋就看见满墙满屋都被库淑兰贴着用彩色纸剪的各种图案。此后,文为群每次去王村,都尽可能地多带些农村见不到的彩色纸和过期报纸,鼓励库淑兰创作。库淑兰用这些彩色纸剪出一个一个的小纸片,再将这些小纸片一层一层粘贴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因为库淑兰痴迷于剪纸而耽误料理家务,又常常剪得满炕都是碎纸屑,库淑兰的丈夫很不喜欢她剪纸,连带着也不待见文为群。

1985年,65岁的库淑兰不慎从家门前5米高的崖畔跌落,全身多处脱臼受伤,躺在炕上昏迷了40多天。就在家人商量着给她准备后事时,她竟顽强地活了下来。伤愈后,库淑兰如同换了一个人,逢人便说她是“剪花娘子”,并开始剪大量的“剪花娘子”形象——一位坐在莲花台上的女人,头上戴着极其华丽的帽饰,左右两边有太阳和月亮……她一边哼唱着歌谣,一边着魔似的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

看到库淑兰废寝忘食地剪纸创作,文为群往王村跑得更勤了。他从来不指导库淑兰如何剪、如何配色,而是十分认真地记录库淑兰创作时的言语举止、姿态表情,并对库淑兰用当地方言俚语进行的即兴演唱做笔录和核实工作。为了让库淑兰能专心创作,将彩贴剪纸树立成旬邑民间美术工艺的榜样,文为群提名库淑兰参加县里的学习班,又用板车把腿脚不便的库淑兰拉进城里,给全县的剪纸能手传授技艺。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库淑兰,文为群把库淑兰的作品介绍给省内外的专家,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进行研究,并联合多方力量帮库淑兰举办作品展。

在文为群的帮助下,1992年后,库淑兰先后获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博览会民间美术大展特别奖、中国民间美术一绝大展金奖。1996年,库淑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7年,台湾《汉声》杂志社出版《剪花娘子库淑兰》专辑并举办库淑兰剪纸艺术邀请展。同年,库淑兰赴香港参加“97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节”,与文化节相关的许多宣传品上都印上了库淑兰的剪纸作品和她的照片。一时间,库淑兰的剪纸艺术大放光彩,名震海内外。

一路走来,文为群给予了库淑兰各种支持与帮助,库淑兰也将这个县上来的后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心里话全说给他听。库淑兰去世后,文为群也退休了,但他为中国民间艺术所作出的努力从不曾被人遗忘。在此次展览中,文为群研究库淑兰剪纸艺术的部分手稿被特意安置在一整面墙上,向人们讲述着他们相伴走过的25年时光,讲述着这位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付出与担当。

彩贴剪纸和民谣

历史文化积淀下的民间艺术

2004年,84岁的库淑兰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有专家问文为群:“再给你20年时间,还能培养出一个艺术大师吗?”文为群摇摇头说:“就是给我两个20年也不行。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的,正如美术理论家程征所说:“库淑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神婆’,她是旬邑民间文化厚土上生长的女儿!”

库淑兰生长的旬邑县地处关中与陕北的交界处,古称“豳”,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融合的地区,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末商初,周人先祖公刘在此开疆立国并进行农业生产,为后来周朝的兴起奠定了经济文化基础。历经数千年的繁衍生息、朝代更迭后,当地形成了繁复的礼俗系统,加之地理位置偏僻,一套丰富又纯粹的文化基因被保留了下来,并以民间歌谣的形式被传播、传承。《诗经》中的《豳风》就是记录当地社会生活的民谣。

库淑兰和所有旬邑妇女一样,自小受豳地民间文化的熏陶,不仅能剪纸刺绣、唱民间小调,还能即编即唱,用歌谣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文为群帮她整理的80多首民谣中,不仅有库淑兰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美的生活体验,还有根植于人民生活的古老智慧。库淑兰独具特色的彩贴剪纸和歌谣,蕴含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元素,是一座民间艺术的丰碑,更是剪纸艺术与民间歌谣研究的宝库。

今天,在旬邑县中心文化广场上,竖立着一座以库淑兰剪纸代表作《江娃拉马梅香骑》为造型符号的不锈钢艺术立雕。旬邑县文化馆里也特别设立了库淑兰剪纸纪念馆。旬邑县富村村委会门前的中心广场上,矗立着村民为纪念她而建造的库淑兰塑像。富村剪纸传习所里,村上的剪纸能手经常聚在一起研究库淑兰的剪纸技艺,制作彩贴剪纸。

多年来,旬邑县通过建立剪纸传习所、剪纸工作室、剪纸合作社,实施“彩贴剪纸传承培训百人计划”,面向市民免费开设剪纸体验班,开展非遗进校园及形式多样的彩贴剪纸保护传承活动,使库淑兰彩贴剪纸艺术在古豳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11年,以库淑兰剪纸作品为代表的旬邑彩贴剪纸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旬邑彩贴剪纸入选国家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库淑兰和旬邑彩贴剪纸已经成为旬邑亮丽的文化名片,每年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库淑兰便是这样,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生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