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果刘备一统三国,他会除掉诸葛亮吗?五虎上将中哪些人会倒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早在商王朝,枭已然作为王朝的图腾出现了。枭雄则是形容烈鸟一样的人物性格,逐步演变成为形容胸怀大志、内附机心、杀伐决断、不囿古今的人物。用通俗话来说,这类人往往有问鼎天下的雄心,也有相当的城府,行为以成功为极端目标导向,在实践中也常常有突破常人底线之举。
枭雄刘备其人
【资料图】
很巧,我们讨论的主角之一刘备,在当时就被公认为“枭雄”。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东汉末年,汉灵帝采纳了刘焉“废州立牧”的政策,再加上加外戚势力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势力“十常侍”的惊天大火拼,本来就“与豪强共天下”的东汉政府,对各大片区的掌控更如脱缰野马。
于是袁绍、袁术、刘表、曹操、公孙瓒等人玩起了“抢滩登陆”的割据游戏,并迅速“套现”实体资源,成为主政一方的军阀势力。
而涿州起步的刘备,没有上述群雄的起手牌,开局只有一堆草席、草鞋,收揽关羽、张飞后,先后投奔归顺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终于在赤壁之战的乱局中,分得荆州一杯羹;在厚道谦让大半辈子后,不厚道地赚取了益州全境,终成一方霸业,可以称得上是“零资本创业”的范本。
刘备体现出了成大业的三种枭雄质素:
一、自成体系刘备颠沛流离、转战南北,团队技术骨干关羽、张飞,财源支持糜竺、糜芳从没有主动解散过,部曲、物资无论是归顺哪一位领导,始终保持独立,这意味着刘备的归顺从来都是“寄居”,时机成熟,还是要做老大。
二、能屈能伸刘备创业受累于先天不足,在一群官二代、富二代间周旋,多次兵败(被曹操、吕布、袁术等人击败),委身事敌(曹操、吕布),屈尊纡贵(三访诸葛亮、拜望周瑜),却总能重整旗鼓,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三、意志坚决
刘备三让徐州和接连败绩,总让人觉得这人怂的够够的,但当下决心的时候,刘备从来没有迟疑过:借周瑜攻打南郡之际,占据荆州四郡;在与刘璋套足近乎,吃饱喝足后突然反目,攻占益州;在汉献帝退位后,不顾其尚在人世的事实,公开给汉献帝“活出丧”。
刘备的前半生与后半生,看似是割裂的,实则是其因应形势的顺势而为:实力不足,深隐待时,赚个名声;羽翼丰满,振翅高飞,赚个实惠。
刘备,说到底还是一位追求上位的政治人物,仁厚的表象下,也有极端精致的利己主义算盘。
为何诸葛亮避免不了悲剧
那么,刘备费劲吧啦请来的诸葛亮,在事业有成后,应该会得到善终吧?毕竟开国元勋,毕竟付出过感情~
但历史不是过家家,刘备岂不想高风亮节?时势也不允许他这么选……
一、价值衰减很多人受《三国演义》影响,认为刘备三顾茅庐看上的是诸葛亮的奇谋妙计,其实这种观点有失片面。诸葛亮作为荆州地区豪强势力的人脉集合点,与豪强蒯氏、蔡氏,学阀司马徽、庞氏都有姻亲关系,刘备想在荆州打开局面,就不得不找这么一个地头蛇。
但如果刘备富有天下了,荆州豪强势力就成为满朝文武中的不起眼一系,毕竟,管理是一门平衡的艺术,这一点,在刘备入益州,提拔法正、刘巴、李严可见一斑。
二、身后格局
诸葛亮比刘备年轻20岁,有一辈人的代差,刘备先诸葛亮而去的可能性较大。那么,刘备辛辛苦苦打拼下的天下,应该留给刘禅一个怎么样的格局呢?“主少国疑”常常是丧权的前奏,骄兵悍将,又常常是幼主不好驾驭的群体。
如果天下平定,刘备集团的外部矛盾消失,内部矛盾将成为主线,选择朱元璋式地大清洗概率非常大。历史上,刘备受限于蜀汉外部压力和内部人才凋敝的情势,依然设置了诸葛亮、李严相互牵制的辅政格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我们感动,但我们不可否认,刘备的制衡机制失效后,诸葛亮成为了“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权臣。
三、集权需要
每一代立业雄主,无不认真汲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刘备如果一统天下,也会时刻绷紧“豪强”这根弦。东汉建国,一部分是依赖刘秀等人的辛苦打拼,另一部分是依赖豪强的鼎力支持,从龙的豪强骨干,自然而然成为了分享帝国权力股份和皇室血统股份的胜利者。一方面,这帮助刘秀迅速统一全国,避免更大程度的流血战争,另一方面,也留下了地方坐大的隐患。
刘备创业的年代,曹操、袁绍、孙权、刘备等人成事离不开豪强的支持,但也对这些“卧榻之侧酣睡”的股东心怀戒备。凭豪强之势力“逆取”,削豪强之势力“顺守”则成为帝业集权的头等课题。诸葛亮也许不会死,但被压抑、贬斥则是大概率的。
结语
尽管我们内心中对美好事物充满幻想,但便览史册,类似的事情总在反复发生。好在,这只是一个假设,也只是一个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