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3中国诗词大会》十年回望守初心 薪火相传至今朝
十年不短也不长,刚好够一段回忆,也刚好够眺望远方。有人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就不朽名篇;有人十年征战度天山,铸就青史留名;还有人十年独守大漠,种树千顷,造福一方;更有人十年里攻坚克难,送嫦娥奔月,潜蛟龙入海,让复兴号奔驰在祖国的大地上。中华民族就是在一段又一段默默无闻又掷地有声的十年里,成就了梦想,书写了华章。
不知不觉中,《2023中国诗词大会》已经播到了第九期。每一期节目的主题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每首诗里面都有着精彩的故事,带给观众温暖与治愈,喜迎新春,告别寒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古人常说“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十年,可以是一段流逝的光阴,也可以是情感的丈量,是一段过往的岁月,更是梦想的开场。点评嘉宾郦波老师认为:华夏文明是典型的时间延续性文明,所以中国人讲求在光阴中积累、岁月中沉淀,讲求薪火相传,讲求哪怕是一段努力,一段深情,一段初心的回望,也得至少是十年。
十年又十年 造就伟大时代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文化的传承依靠的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坚守与创造,所以每当我们回顾历史,都能看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中华儿女为了家国理想,可以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化成一个又一个十年。而随着众人这首《无题》,本期节目正式拉开了序幕。
飞天是敦煌的名片,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她们”就像曼妙的精灵,飞舞在窟顶藻井,摇曳于故事画、佛龛之上,守护在说法图、佛龛内两侧。从敦煌飞天上得到启发,盛唐歌舞的集大成者《霓裳羽衣舞》更是我国古代舞蹈的一颗明珠。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梦见自己进入月宫,听到仙乐,见素娥数百人素练霓裳而舞,心中默记,带回人间。然而在唐玄宗去世后,竟出现了“无人知有《霓裳》舞”的情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此局面痛心疾首,于是寻来曲谱和舞蹈,训练了一批舞者,将“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的场面重现人间。从敦煌飞天到白居易排练《霓裳羽衣舞》,正是千年来中华文化传承的写照,正是依靠像白居易这样的人一个又一个十年,才让古老的传统再次浮现。
十年又十年 流芳百世至今朝
蜡染技艺是苗族的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早在秦汉时期,苗族人民就掌握了蜡染技术。用蜡刀蘸着蜡在布上绘画,然后再进行染色,呈现出不同的花纹,展现了对自然山川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这种古老技法在民间出题人彭艺手中,仍然散发着光辉,展现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璀璨世界。传承就是这么朴实,一个又一个十年的坚持,让古老的技艺流传至今。
羊毛毡是目前人类有记载历史的最为悠久的织品形式之一,至今有八千多年的历史,这和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密不可分,它既可作衣暖身,亦可搭屋安身。而羊毛毡到了民间出题人张煜东手中,又变成了可爱的动画片,他用羊毛毡重现神舟火箭载人飞天的景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传承就是这么奇妙,一个又一个十年的创造,让古老的技艺呈现出新鲜的模样。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能够源远流长,留存至今,离不开十年又十年的坚守与创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创造。
《中国诗词大会》即将走过八个年头,距离十年之期,已然不远。回顾八季节目,有诗词的奥妙,有人生的探索,有传统的坚守,有文化的创新。“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23中国诗词大会》大年初四开始十期连播,CCTV-1 20:00首播,CCTV-10次日21:40播出,陪你走过寒暑,奔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