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不仅是生猪生产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平均每年要吃掉7亿头猪,人们日常餐桌上的猪,90%都有引进品种的血统。据此,行业内有观点认为,我国存在种猪主要依赖进口和卡脖子问题。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王楚端。

“优良的猪种是高效养猪的重要基础。”王楚端介绍,现代猪种是150年来不断选育出来的,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全世界规模化养猪大都是以长白、大白、杜洛克为主,占80%以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引进这些品种开展规模化生产,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在引进过程中,我国相关企业也开展了育种改良工作,同时结合地方品种开展了新品种和配套系的培育工作,先后培育出66个新品种和配套系,助推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何2020年、2021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种猪数量显著提高呢?王楚端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之前的非洲猪瘟疫情造成大量种猪场清场,二是由于前两年政府鼓励新建种猪场,他们愿意从国外引种。然而从过去20年的引种数量看,平均每年引进5000头左右国外种猪补充血统,更替种群,占我国现有纯种群规模的1%左右,属正常商业行为。“长白、大白、杜洛克这三个品种是全世界通用的品种,中国在所有主要养猪大国中种群规模最大,但质量不是最好,所以每年需要从国外引进部分种猪补充血统、充实核心群。即使一头不引进,我国也可以维持现有种群的育种括繁,满足商品猪生产,只不过效率会低一点。所以不存在种猪主要依赖进口和卡脖子问题。”王楚端说。

调查发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生猪育种存在“重引进、轻选育”的问题。对此,王楚端表示,生猪商业化育种工作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第一,育种投入大,需要有足够大的育种群,包括猪群规模、专业育种人员、育种测定技术、各种设备和软件。第二,持续时间长,对猪群健康度要求高。没有足够实力的育种企业或育种组织,没有优质优价的种猪市场秩序,无法支撑持续有效的育种工作。这些年来生猪行业疫情反复,行情波动剧烈,企业经营压力叠加,除部分国家核心场企业外,一般企业的育种工作都是断断续续,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重引进、轻选育”的现象。

据考证,我国养猪历史可追溯到大约8000年前,是世界上最早把野猪驯化的国家。2011年,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收录了76个优质地方品种猪。它们具有肉质好、繁殖性能强、适应能力好、抗逆能力强,及适用粗饲料的特点,是国家宝贵的遗传资源财富,同时为世界猪种资源宝库的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有个别地方品种猪却濒临灭绝,是什么制约了它的发展呢?王楚端认为,本土猪也存在自身的缺点,体型小、长得慢、肥膘多、瘦肉少,饲料转化效率低,出栏成本高,最后导致终端产品销售价格较高。猪肉消费总量是有限的,外来品种占多了,本土品种就少了,反之亦然。对待本土品种,当前策略是保种-育种-开发利用相结合,唯此相关工作才能持续。

“从我国目前土猪发展现状看,本土品种包括地方品种和培育的新品种和配套系,数量多。近年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非常重视保护本土品种,取得了一定成绩,培育了不少品种,主要占领了局部的中高端市场。但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和现代品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之所以提出生猪种业卡脖子问题,是要呼吁政府、社会各方面重视种业,重视自主育种,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卡脖子风险。猪种改良,不仅是企业自己的事,更是政府和全社会的事。”王楚端说。

如何推动本土猪种的改良繁育、推广,提高其经济价值?王楚端认为,就目前情况而言,从根本上需要有强大的终端产品销售能力来支撑本地猪的大规模持续性的育种开发推广工作。暂时不建议大力推广本土猪种,因为这不符合当前中国国情(人多地少,缺乏饲料资源,同时居民收入偏低)。中国养猪业要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以瘦肉型猪为主体,在此前提下挖掘潜力,提高总体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满足一般市场猪肉消费需求。本土猪的局部或中高端市场的定位在10年内不会改变。

作者:中国畜牧兽医报记者 张林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