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手艺背后的手艺人(主题)
【资料图】
——读《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副题)
刘学正
人间滋味,离不开烟火气,而经由岁月沉淀的手工物什,总能在平淡中教人怀念,令人心安。作家赵勤在其新近出版的《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中,以笔为杖,一步步探路,一帧帧定格,把笔触聚焦于多门手艺背后的手艺人,呈现出18位手艺人的真实形象。
漫步城市与乡村,穿街走巷,攀谈聊天,让赵勤在收集到一系列民间造物资料的同时,也体悟到了独属于手艺人的故事和内心隐秘的情绪。
编织、捏泥、做鞋……手艺人与艺术家不同,他们不求留名,一半为了传承,一半为了生活。虽说入行的初衷不一,但手艺人大都以顾客满意作为自身的价值。赵勤坦言,起初,他更关注手艺本身,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我知道了他们的困惑、开心、难过以及种种复杂的人生滋味。”
一草一木,经由手艺人的双手,便可变身日常用品,而手艺人又何尝不是靠它们来消磨日常。《伴随一生的竹篾条》里,年过花甲的李淑芳安然地编织竹器,沉静又从容,好像她生来就是编竹器的。初见她编织的茶篓,作者不禁好奇:是怎么样的老人,可以编出如此细致精巧的竹器?事实上,李淑芳无儿无女,也没老伴儿,幸好有竹编的手艺才未“孤苦伶仃”。“我这一辈子啊,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都是跟着自己的心在走,没有谁可以看见后面的路。”
故乡的泥土,似乎藏着嗅不够的芬芳,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些执念,挥之不去。《建平的泥塑世界》中,久居乡村的呆子叔,教会了建平泥塑手艺,让他在日后多了一条出路,还收获了爱情。建平出门务工期间,“她(房东家的姑娘)觉得他捏的泥人憨态可掬、喜庆,一定会有人喜欢。她给他出主意,让他学一些泥塑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手艺和见识。”后来,建平先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名气大了,又成立了泥塑工作室,如今还有人请他去艺术院校讲授泥人艺术。闲下来时,建平常想起故乡的人和事,想起呆子叔。
手艺没有高低贵贱,即便一双鞋,也凝聚着赤诚匠心。《你懂那双布鞋吗?》里,侗妹做鞋是花了心思的,甚至把人脚研究得比医生都透彻。她做的每双布鞋,要经过15处精工细作,32层纯棉叠加,181道线阡陌纵横,6400次飞针走线。行走日久,鞋子难免会坏。这时,另一位手艺人就登场了。“修鞋时,她的眼神不离开手里的鞋,神情专注得像是在做一件精致的工艺品。”《出逃的鞋匠》中,女鞋匠张桂梅在市场不起眼的角落里,固守着一个小门脸,凡是自己修理过的鞋子,她都能分辨出来,扎过的针线、换过的鞋跟,就像生命中经历的人和事一样,让她眼睛一跳,心里一动。
在赵勤的笔下,一位位手艺人体现出了普通人的情感共性。譬如,做琴全凭感觉的“乐器王”艾依提·依明,擅做蝴蝶胸饰的小银匠丁彦,坚持手工调色的油漆匠李浩勇……他们不光技法精湛,让手艺成为各自标签,也都有着曾经的困惑与突围,以及生活的五味杂陈和悲欢离合。
手艺,更是生活。司空见惯的器物,浸润有手艺人的情绪和经历,平实的叙事,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