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引题)
网络文学勾勒火热现实(主题)
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京发布《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从网络文学实现题材转向、网络文学推动全民阅读、保护激活创作生态、网络文学IP全链路开发、网络文学出海等角度,综合分析梳理了2021年度网络文学行业及其上下游的整体变化态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负责人陈定家介绍,《报告》立足中国网络文学现状,以重点网站、作品和作家为样本,以平台和调查机构公开数据、平台技术抓取统计和课题组调查数据等为支撑,对网络文学的发展特征、脉络、走势等年度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摹画出全行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全息画像。
《报告》有哪些亮点?去年网络文学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记者对此采访了《报告》课题组成员和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创作涵盖脱贫致富、抗疫、工业生产等现实生活方方面面
2021年,网络文学成为反映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报告》指出,去年网络文学传递出明确的“转向信号”:现实题材和科幻题材快速崛起,历史仙侠等传统题材表现出精神内核蜕变的力量,多元化内容格局已经成型。
面对新的文化责任,网络文学对现实的关切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阅文集团数据显示,现实题材2016年—2021年五年内复合增长率达34%,位于全类目第二,也是2021年增速TOP5的品类。与此同时,去年收官的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共有19256人参赛,同比增长40.6%;参赛作品共计21075部,同比增长42.4%。
随着征文大赛、创作培训等活动的举办,现实题材在网络文学创作中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各行各业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创作者。现实题材写作呈现以特定的行业为背景,将主人公的职业发展道路与时代变迁、民族复兴相结合的趋势。
《大医凌然》《老兵新警》《致富北纬23度半》《重生之钢铁大亨》等众多作品记录行业变迁和时代风貌,传播专业知识,汇聚成中国当代故事的宽阔切面,勾勒出中国当下最火热的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部主任张跣表示,这些年人们看到网络文学在保持叙事活力的同时,逐步向主流文化、主流审美靠拢,现实主义潮流开始兴起,脱贫致富、抗疫、工业生产、服务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入到网络文学当中。
此外,网络文学还是中国传统故事创新表达的载体之一。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延续与创新,没有停留在文字和故事层面,而是深入到了精神内核中,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普及,也使基于传统文化知识内化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对读者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优质IP拉动下游产业,催生出多个影视现象级爆款
2021年,网络文学是影视剧创作的“主角”。
由中国影协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发布的《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显示,这两个年度的网文IP拉动下游文化产业总产值累计超过1万亿元。网络文学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更加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创新多元的形式,催生了多个头部剧集和现象级爆款。
《报告》指出,随着IP转化形式的不断优化和完善,网络文学不仅在影视改编方面成绩显著,动漫、有声、短剧以及线下文旅和衍生品等全方位、全链路的运营转化为用户提供了IP内容“放大效应”,不同艺术形式联动促成了网络文学多形态输出的“破圈”之旅。
此外,网文IP开发的精细化、系列化趋势更加明显。文学平台实施工业化开发提升了网文IP转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精品IP的系列化开发强化了IP改编中的“长尾效应”。比如,网剧《庆余年》取得收视成功后,出品方迅速进入到《庆余年2》的制作中,有效延长了精品IP的价值周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王文静提出,网络文学的IP转化是体现人们思想表达和审美趋势的重要途径。2021年网文IP改编有两大特点:一是“放大”,通过系列化改编放大网文转化的势能;二是“破圈”,在全链路改编中打通艺术形式的壁垒,实现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认为,在IP开发方面,这次《报告》提到一个崭新概念,即全链路高质量开发。她认为,“我们要转换思路,在整个多媒体的网络文学、网络文艺的生成环境当中去看待网络文学的位置、作用以及和其他文艺形式的关系”。
大众创作、全民阅读,共同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2021年,网络文学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较前一年同期增加4145万,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达到史上最高水平。
《报告》指出,网络文学是大众创作、全民阅读的中国故事,在文学阅读和数字阅读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为全民阅读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让公众逐步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特别是在当下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推进全民网络阅读,网络文学功不可没。
读者中“Z世代”持续涌入,为全民阅读注入活力和新生力量。95后成为网络文学读者的新增主力,为全民阅读带来新增量。同时,年轻一代网文作家——95后,以崛起之势成为网络作家中占比最多、增长最快的群体。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汤俏看来,当下,“Z世代”人群成为主体有两个维度:一是“Z世代”人群成为网络文学的接班人,95后同时在作者和读者中成为主体;二是作家年龄段均衡覆盖,构成范围更加广泛,共同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网络文学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
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实现阶段性跨越。
《报告》指出,全方位传播、大纵深推进、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局面正在形成,出海模式从作品授权的内容输出,提升到了产业模式输出,“生态出海”的大趋势已崭露头角。
2021年10月,中国作协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传播作品10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传播成效显著。
中国网文IP出海也呈现出综合创新趋势:漫画作品出海风生水起,在起点国际上线的漫画作品中,不少名作的海外人气不断高涨;网文IP影视出海渐成规模,《赘婿》《锦心似玉》《雪中悍刀行》等IP剧集在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网文IP海外改编取得突破,很多IP影视作品没有停留于海外播放,还成为海外剧集的内容源头。值得注意的是,网文IP出海的成功还进一步巩固了外译授权合作优势,如《余生有你,甜又暖》《择天记》《斗罗大陆》等名作,在多语种外译过程中都有不俗表现。
从改编出海、海外改编到海外翻拍的跨越,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网文IP的影响力。陈定家表示,互联网使网络文学向世界敞开,瑰丽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强烈的代入感吸引了世界五大洲的读者;从内容出海到“生态出海”,从文字出海到IP出海,网络文学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