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静观海】
原标题:大众语义别太较真
欧阳
前些日子旁观学人说话,有教授谈起“形而上学”这个词的翻译,说是中文要按最初亚里士多德命名的字面意义“后物理学”来称谓,就该词的意义和理解而言,的确不太妥当,但是用“形而上学”似乎也不能够准确诠释……
大约商谈太不正式了,话题竟然转到了现如今流行词汇语义的似是而非方面,像“凡尔赛”什么的。
在看热闹过程中,随着话题的转换,想到了旧时的中学同学。新近从中学教师岗位退休的老同学曾劝诫我,“严肃媒体不应该散播‘网络热词’”,同时还感慨说:终于不用再去纠缠“词汇语义的准确了”。
此事源于大家闲谈中我的随性判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文学的“天花板”,老同学听闻此词有些诧异,之后,说起了和学生曾经的争端。说是课堂上为师者说某人是“高峰”,但有学生认为用“天花板”描述更生动。按老师的说法,高峰不仅是鹤立鸡群,而且后来者也可能是更高的峰顶。“天花板”是什么?
我也同意老同学的观点,但我觉得“天花板”的念想,很可能是为师者遗留下来的副产品,未必不是学童存在状态的反应:他们显然被羁绊在了有限的空间里面。
不过,说到这些年网络上流行的词语,确实有很多语义模糊的表达。比如“喜大普奔”,喜极而泣和普天同庆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状态,还有语焉不详的“凡尔赛”,等等。
然而,鉴于多数时候,这些网络热词的拥趸,并没有追求学术上精准定义的心思,“热词”本身也是一种似乎群类里明白,但又没有人去纠缠是否能准确表达语义的随性说词。
当然了,可能还有另外一层“非语言”的含义,比如据某些研究者判断,很多这样的词汇都有“话语权”意义方面的争锋,是学问局促者带情绪化的表述,或者是创造性冲动的另类表达。
坦率地说,不管这种现象背后暗含的诉求是什么,对潮起潮落不断泛起的网络新词/热词,我觉得没必要太较真。大众语言词汇,无论是定义、语义,还是使用上,人们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罕有人像学者,尤其是语文老师那样去斟酌、推敲,因之,没必要执着地去较真。再者说了,“言不尽意、词不达意”可能才是常态,只要不影响沟通,能够知晓其中情绪化的意涵,不妨听之任之。
原因很简单,一个新出现的词语,是否会确立并流转下去,那是时间的权力,就算您学富七八车,也未必可以用已有的“真知”来界说长短。既然有新兴词汇冒出来,就让它们自己去飘荡好了,也许会飘到某个园子里落下种子扎根,也许会飘得无影无踪。
诚然,语言文字的规范固然重要,但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方面大众从来就没有缺席过。语言与意义的同一性,比如“后物理学/形而上学”之类,是学究的事,而不是那些尚未久经语言、学问规训的个体本分。
再者说了,我们回望一下白话刚兴起时的文字江湖,“匹克尼克来江边”的胡适,还有“德先生、赛先生”等,语焉不详的词儿,都是学问家所为,他们也是不会免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