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魏略·儒宗传》中记载了一则关于董遇的故事,曰:“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也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来由。古人读书向来讲究钻研,认为书读上许多遍,其意义自然就可以领会。

然而并不是所有书都适用于这一定律,中国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三本“奇书”,它们的内容神异莫测,即便深入研究,也不一定能看懂其中蕴含的意义。

《鲁班书》

《鲁班书》相传是圣人鲁班所著,鲁班又叫公输班,也就是人们熟悉的“班门弄斧”成语的主角。他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因为其善于发明创造工具,例如钻、刨子、铲子、墨斗等,故而被后世视为中国木匠和建筑界的鼻祖。

这本《鲁班书》是凝结了鲁班一生心血之作,上册是道术,主要关于建筑的忌讳、秘术、口诀,习得后能在原有的手艺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还能有效避免灾祸发生。中卷和下卷是咒术和医术,作为工匠们自保的手段来进行运用,有助于提高匠人的社会地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