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的第 4125篇文章

“助眠药”对于失眠者而言是一种爱恨交加的存在。爱是因为药物的疗效,能够帮助失眠者找回睡眠;恨是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和成瘾性。失眠者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负担,“会不会戒不掉了呢?”“吃多了会不会老年痴呆呢?”“对身体有没有伤害呢?”。那么,失眠后到底要不要服用助眠药物呢?

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仍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比如:


(相关资料图)

①入睡困难(上床后30分钟内无法入睡);

②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③睡眠质量下降(感觉睡醒不解乏);

④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6.5小时);

⑤早醒(比期望的醒来时间早30分钟);

⑥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如疲劳、情绪低落易激惹、记忆力下降等)。

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应单纯依靠睡眠时间来判断是否存在失眠。

失眠根据病程分为短期失眠(病程<3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3个月)。

目前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缓释片、雷美替胺、阿戈美拉汀)、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苏沃雷生)和具有催眠效应的抗抑郁药物(多塞平、阿米替林、曲唑酮、米氮平)。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又分为苯二氮䓬类药物(艾司唑仑、氟西泮、夸西泮、替马西泮、三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劳拉西泮)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根据半衰期可分为短效类、中效类、长效类的药物。短效类的安眠药起效快,但持续时间较短,主要适用于入睡困难者或偶发性、暂时性的患者。中、长效类的安眠药可延长总睡眠时间,适用于睡眠时间短、早醒的患者。部分药物同时有抗焦虑的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次日残留的镇静作用、头晕、遗忘、口苦、跌倒、长期使用引起的依赖性和耐受性等。

难道我们就不服用安眠药了吗?

如果确实存在失眠,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服用安眠药并不可怕,更不会成瘾,而且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失眠患者来说,不能单纯按照安全性来判断这个药物的好坏,能改善失眠症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同的安眠药,起效时间、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都有所不同,所以不管哪种安眠药,我们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能自己随意用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51(5) : 324-335.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施扬 副主任医师

作者门诊时间:周六下午 (青海路44号 南楼4楼7号诊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