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五味的调和,是舌尖最先感受到的味道,也会被我们拿来形容喜悦和幸福的感觉。嗜糖,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癖好。但甜蜜背后,却也隐藏着不少健康风险,比如:蛀牙、肥胖、衰老。除此之外,过量摄入的糖分可能会引起脂肪堆积,进而**影响心血管健康,**甚至导致糖尿病。
(资料图片)
老王今年刚退休,患糖尿病有4年了,当时确诊的时候,按医生的意思,糖尿病是没跑了,血糖这么高,胰岛素肯定终生离不开了。
自打确诊那天起,老王的健康观念立马转变了,特别关注自己身体而且非常自律,饮食控制,适度锻炼,每天定时定量服药,每年的例行体检一次都没落下,但**连续3年的体检结果,血糖指标控制得都不是特别理想,而且还有逐年攀升的趋势,**这让老王心里泛起了嘀咕,连续服药也没见多大效果,是不是身体出现耐药性了。
老王控糖心切,在没有任何医嘱的情况下自作主张调整了降糖用药和剂量。心想要是还没有效果再去医院让医生看看。
谁知没等到理想指标的好结果,却给自己平添了一场劫难,调整用药后老王突发了**一次严重的低血糖送到医院已经昏迷,**据老王事后回忆:“当时手颤抖得厉害,尽管穿着保暖衣,还是不停地在打寒颤,头上还冒虚汗,紧接着眼前一黑倒了下去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索性是在家里,家人打了120一点没耽搁。
在抢救室老王经历了一次心脏停跳,因为送医及时再加上医生奋力的抢救,这才转危为安,一切身体指标趋于正常已经是他到达抢救室后1小时的事情了,意识慢慢恢复,直到第二天老王才逐渐清醒,虽然醒了过来,但说话已经没有之前吐字那么清楚了。
在医院治疗期间,得知自己的抢救过程,想起来还心有余悸的老王,一五一十地把前前后后这几年体检的情况和自己控糖经历都告诉了医生,自责的同时也倍感疑惑,**糖尿病理应会引起高血糖,怎么反而会出现低血糖呢?**还不禁感叹:“这一次的反应这么严重,完全没了意识,之前也有过几次眼前突然发黑的情况,但还都清醒,还以为是低血压了。”
医生严肃地告诉老王:“千万不要让理所当然限制了你的想象。糖尿病患者一般都会关注血糖会不会升高,很多人却忽略了低血糖的存在,和高血糖比起来,低血糖的危害毫不逊色,甚至会更加凶险。具体来说,不同人出现严重低血糖的因素有所区别,常见的就是过量使用降糖药物。其实降糖治疗是一把双刃剑,用药不够,血糖控制不住,用量太狠或搭配不合理,尤其是和患者本身的健康状况不适应的情况下,就容易导致严重低血糖。
当然,不只是降糖药物,不少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病,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而这些药物也可能会对血糖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严重低血糖。除了主要的药物因素,还有生理因素,如身体各脏器功能异常,以及不当的饮食运动等因素都会导致严重低血糖。
如果反复发生严重低血糖,可能会对机体产生**长期的损害,比如会导致血栓的形成,引发心脏功能异常,并对神经系统产生损伤,这些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由于严重低血糖往往发生在夜间,危险来得悄无声息,也给发现和救治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定要清楚什么是低血糖。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应对严重低血糖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临床上判定低血糖要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可表现为如头晕、心慌、出虚汗、手抖、以及精神上的认知障碍、抽搐甚至昏迷等。所以再强调一遍:严重低血糖的治疗关键是要及早识别,及早把血糖升高,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脑细胞损害。
在医学上,不同人群的低血糖判定标准不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范畴,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mmol/L时是低血糖。**可怕的是,有些患者往往没有典型的低血糖反应症状,可能只表现为嗜睡,如果此时没有引起重视,很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
一般家庭中,应当常备一些蜂蜜、果汁,或者随身可携带糖果之类的食物。这样当低血糖出现的时候,及时补充糖分,可以尽快缓解低血糖的症状。除此之外,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要及时就医,请医生提供更加完整的诊疗方案。”
听了医生详细的讲解,老王才意识到低血糖的危害。但是,自己调整用药和剂量也是事出有因:3年下来血糖控制得都不理想,老王也承认在这件事情上是心急了。
医生表示:“这种做法是及其危险的,绝大多数患有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要长期服药。值得注意的是,**相同的药物、相同的剂量、不一定适用于同种疾病的所有患者,不同人服药后产生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不仅限于与联合用药、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合并症、吸烟、饮食、家族史相关,在人口统计学特征、生理病理相同的情况下,基因多态性是最首要的影响药物反应个体差异因素。
我们传统用药是根据医生诊断经验,给予用药方案(包括药物选择及剂量)。这样的话,不同患者可能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者药物疗效不佳等情况,因此需要反复调整用药方案,这可能会错过黄金治疗时间,其后果更是难以预估。且不说多花了钱,延误了治疗时间,达不到满意效果,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能对身体是致命的。
而精准用药是对不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配合临床信息,指导医生进行基因导向性用药,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和合适的剂量,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精准用药可以帮助每一位患者得到精准化、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另外,医生告诉老王:“随着我们国家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药物代谢与遗传变异联系起来,因此推荐在用药前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摸清自己身体对药物的基本反应,对症下药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药物用量。”
老王听了医生的建议,二话没说立马做了**基因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医生给予了明确的用药方案,选用了适合他的药物和剂量。**这下了却了3年一直困扰老王的一块心病。
老王这下把心放在了肚里,觉得用对了药就万事大吉。医生连忙摇头并劝解道:“一方面用对药把血糖的峰值降下来,另一方面也是容易被忽视的,要减少血糖的波动,血糖忽高忽低像坐过山车对血管的损伤程度甚至比稳定性的高血糖还要大,尤其是服药以后,**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的波动,认真监测血糖也可以给生活带来仪式感。**要知道,治病是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选对药,只吃药也不是万能的,迈开腿,管住嘴改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减少血糖波动才是长久之计。
听了医生的一番话,老王终于顿悟了,更是对自己之前的荒唐举动充满悔意,再也不敢拿身体开玩笑,一切谨遵医嘱。拿了医生开好的药,服用了一段时间后,老王又来医院进行了复查,结果显示身体各项指标都很理想,血糖指标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他开心地对医生说“之后再没有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这下老王的问题解决了,他脸上也洋溢起了久违的笑容。心里暗自窃喜,终于可以尽情地享受安稳的退休生活了。
关于糖尿病科普:“我国是糖尿病大国。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人数已超过1亿人,位居全世界首位,在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中,历次糖尿病患病率调查显示,患病率也是在逐年攀升。据统计,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很多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等、可以粗略地说,凡是有血管的地方,都可能受到损伤,比如脑、视网膜、心脏、肾脏、脚等等。
关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总的来说,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那患病风险就会增加。
遗传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生是有关联的,目前,有国内外的专家共识及指南指出,通过基因检测检出糖尿病相关的致病变异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益处,而对于单基因糖尿病来说,基因检测更是确诊的金标准。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如图)
如果有上述一种或多种情况,患糖尿病风险会明显增加,所以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最有效的办法,首先体重管理:理想体重”身高(cm)-105“也可以通过计算体重指数(BMI)来对自己的体重进行初步判断,BMI=体重(kg)/身高(m2),对于大多数人来说,BMI正常范围是18.6-23.9Kg/m2 ,高于23.9 Kg/m2就需要警惕超重/肥胖的问题了。其次要合理膳食,选择”优质碳水“全谷物类食物,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减少精加工类食品、糖的摄入。也别忘了优质蛋白摄入,如:肉、蛋、奶类食物的组合食用,还有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就要靠更严苛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降糖药物、血糖监测、患者教育,缺一不可。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似乎已经成为“吃的太好”的代名词,和案例中的老王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不胜其数。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都是通过调整规律作息、加强锻炼和饮食控制、按时服药来控制血糖,殊不知我们每个人存在个体差异,对于糖的吸收、代谢不尽相同。另外,药物在体内的
代谢,排泄等过程可谓千人千面,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基因多态性是影响个体差异的首要原因,所以仅凭生活方式层面的改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结合精准用药,通过检测个体的基因多态性,进而明确基因多态性与个体药物反应差异的关系,选择个体化用药方案(量体裁衣,因人而异),以起到有效延缓甚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这样在临床治疗上才有实际意义。同时,有些类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导致(如单基因糖尿病),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诊断,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这才是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关键。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