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丁林 新媒体编辑/王姗
上个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重型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原型机点火升空几分钟后,火箭助推器和星舰分离失败,试飞以空中爆炸告终。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表示遗憾、惋惜,但也有不少人进行讽刺、挖苦,幸灾乐祸。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在“星舰”爆炸发生时,发射现场工作人员却热烈鼓掌,SpaceX公司的CEO 埃隆·马斯克和其他高管们的乐观情绪似乎也没受太大影响。有媒体分析,这可能和他们对于失败看得较开,社会宽容度较高有关。
(资料图)
航天本身就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航天技术的成功难免要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无论是国家出资还是纯粹的民营商业性航天项目都是如此。实际上,SpaceX创立后的最初三次发射均以失败告终,可回收火箭的技术验证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失败。
我国的民营航天企业也有过失利的经历。比如去年12月14日,我国民营航天企业蓝箭航天公司自主研发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后,火箭一级、二级主机飞行正常,二级游机工作却出现异常,最终导致发射任务失败。
其实,类似的科技创新进程中的失败案例在我国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芯片、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生物医药等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失败”的研发项目更是司空见惯。
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除了个别人的“灵光一现”外,人类历史上大多数重大科学发现及科技创新成果都是建立在多次失败尝试的基础之上,充满着艰辛和“死亡危险”。钱学森在论述科学发展规律时也曾感慨:“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
可见,在科学探索、科技创新过程中,“失败”难以避免,能否宽容“失败”至关重要。在现实中,很多科研单位却陷入了一个悖论,他们希望招来高端技术专家、科学家就能搞出一番成绩,却缺乏耐心和宽容度,受不了一丁点儿的失败。结果有些被高价招来的人才压力重重,干不了多久就主动或被动地离职了,留下“一地鸡毛”。曾有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剖析自己实验屡次失败后的心态变化:先是不甘心,然后自我怀疑,最后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还有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前不怕“失败”的时候,科技成果很多;现在有了“问责”,“失败”有了代价,大家就都变得保守了。
这种现象当然令人痛心,也可见“宽容失败,鼓励重头再来”对于科技创新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不能在制度设计上给“失败者”以包容,不能在文化及社会氛围上给“失败”以宽容,就会使更多的人选择那些更“保险”的路径,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以规避“失败”风险,进而让科技创新的动力慢慢丧失。
宽容失败,意味着尊重科学,按规律办事。但要让这成为一种全社会的共识,就需要创造一种体系性的社会氛围。它不是仅限于单点、单线或某个局部,而是要获得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维度的响应。比如政府部门进行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或政策制定时,对于失败或未达期望值的项目,一般要确定相关责任人、参与者是否要担责,担多大的责,是否继续推进项目,是否仍由原来的科研人员主导、相关待遇是否变化等,此时应将“宽容失败,鼓励从头再来”的理念纳入综合考虑的范畴。
至于承担具体科技创新任务的机构,也要积极为人才减轻压力和束缚,倡导构建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和氛围。当今的科技创新,很多是由社会资本在进行推动,但社会资本往往更看重眼前的利益得失,对于项目失败的宽容度较低。相关部门或机构在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交流或政策指导中,有必要引导社会资本更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促进其把眼光放得更长远,让视野更开阔,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宽松的创新环境。
有专业人士表示,不少企业或投资方看起来很“短视”,但这种“短视”其实并不是一种主动选择,而是在发展前景不明朗之下被动的自我保护措施。倘若能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之“长”,补企业或投资者目光之“短”,以当前政策的可预期性,补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何愁没有更多社会资本放眼长远、积极参与风险较高但收益较大的科技创新项目?
我国当前正大力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宣传取得了重要成果的个人或单位,只给“成功者”各种奖励资助,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科学探索、科技创新的艰难过程和客观规律,纠正一些对于客观技术原因等造成的“失败”项目以及承担者的错误认识,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宽容失败,鼓励从头再来”的社会氛围。当然,宽容失败并非无原则地纵容失败,更不是鼓励草率工作的作风。
当全社会形成了对于科技创新失败的正确认知,对那些承担着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科研项目的“失败”,能够从体制、机制及情感上给予理解、帮助和扶持的时候,承担这些项目的科研人员才不太容易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而选择更保险的路径,反而更可能将失败的经历转化为经验教训,从“失败”中寻找到新的突破口。若能如此,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无疑会是一个关键性的助力。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来源: 北京科技报社
来源: 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