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洋码头

凡是爱购物的各位


(资料图)

应该都有所耳闻吧

作为知名购物平台

洋码头以各种海淘产品为特色

根据曾经的广告介绍

洋码头平台“买手遍布全球”

买手实时发布商品和直播信息

消费者如有兴趣可直接付定金购买

以这样的商业模式

洋码头在海淘刚开始大火的时候

便占据了市场

但最近

平台上不少商家与买手求助

称自己的货款

遭到平台长期拖欠支付

数额从数万至数十万不等

而洋码头的创始人兼CEO

也在不久前公开发声

称这家成立12年的公司

目前正在遭遇重大挑战

多人上门催讨欠款

买手陈先生表示

平台欠了他货款和保证金四十几万

近一个月来

为了追讨货款

他多次前往上海总部

买手刘先生也被拖欠了货款

他称由于平台把他拉黑了

他只能来上海总部催讨拖款

而自己本应该是在病床上休息的

另一位买手陈先生说

从去年7月份开始

账户内十多万货款无法提现

上海总部人去楼空

洋码头位于静安区的

总部办公场所

目前人去楼空

物业方贴出的告示显示

洋码头已长期拖欠租金等费用

洋码头创立于2010年

进行过7轮融资

总金额达10.8亿元

巅峰时期

曾拥有超8万名认证买手

覆盖全球83个国家

每日可供购买的商品数量超过80万件

然而去年以来

在多种因素交织下

公司经营走到生死关头

今年2月

洋码头就被多名买手投诉

遭遇拖款

公司拖欠货款2亿

创始人:寻求资方并购

今年8月23日

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

发表公开信

表示公司正面临困难

但仍将继续经营

希望得到买手信任支持

8月31日,曾碧波与部分股东和买手进行了线上会议,透露洋码头拖欠货款规模为2亿,此外还有保证金3800万,但当前状况下,公司现有资金将全部用于保障仍在经营的买手

曾碧波:我们5月1号之前的所有卖家平台上的老订单、历史订单的货款结算,目前是被暂停掉了。因为正在经营的卖家能给洋码头带来利润,我就可以找到资方去注资。我们的钱是用来发展业务的,不是用来擦屁股的。

约一周前

买手再次联系曾碧波时

对方却表示

正在寻求资方并购

我现在在找资方并购

把洋码头给卖了

看看有没有资方可以把这个债给清偿了

洋码头何以至此

2020年,洋码头在自家的“十周年全球发布会”曾提出“百城千店”计划,筹划三年内在100个城市开1000家线下门店,覆盖2到3亿的三线城市新兴消费人群。

除此之外,曾碧波还在发布会现场大声喊道,“这十年有困难,但是我们活的很好。

但好景不长,在跨境电商平台接连倒闭清算、被并购的热潮退去后仅2年,洋码头便支撑不下去,再次走到“死亡”边缘。

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只有三点。

其一,是时代变了,买手模式不再适用。

买手的雏形,可以理解为有熟人去国外时,你让他帮忙买几样东西。当海外代买的需求逐渐增多之后,这些专职代购的人就被称为“买手”,逐渐的便就出现了专业的跨境电商平台。

洋码头成立初期,国内的电商市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也有了成熟的商业模式。但跨境电商、海淘等海外电商模式,依旧毫无商业模式可言。

洋码头从成立之初就坚持的买手制C2C模式,直接将海外买手和国内消费者联系起来,简化了消费者繁琐的海淘步骤,因此受到大波人的追捧。

但时代在改变,商品质量极其不稳定的买手制正逐渐被淘汰。

其二,是口碑崩了,买手售假事件难以遏制。

洋码头主打的商品为奢侈品包袋、化妆品、小众潮牌、服饰鞋履等等,全都是非标品,即没有统一市场认知标准的产品。

基于平台买手制的模式,数以万计的买手中自然是鱼龙混杂,其中最难以避免的,就是商品的真假问题。过去这些时间,因为真假问题,洋码头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投诉。

(图源黑猫投诉)

洋码头平台也曾想过办法应对,2020年洋码头就曾推出“平台鉴别”服务,消费者购物后若有鉴定需要,可以将商品寄到洋码头鉴别服务中心,洋码头鉴定师将进行18道检验工序,若商品为正品,还会给商品唯一数字码证书,以保证消费者查验商品的溯源信息。

但事实摆在眼前,这项服务也并没有办法将崩塌的口碑重新立起来。

其三,是信任没了。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曾在2021年6月通报了一批存在问题的应用软件,其中就有洋码头,存在的问题是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整体看来,现在国内电商平台的巨头,都是综合性平台,毕竟在一个软件里就能买到吃的、喝的、用的、玩的,肯定比分开去到不同平台下单更加方便省心。

况且现如今,就连综合性平台的前路也不似前几年那般顺畅,垂直电商就更是无需多言了。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洋码头2017年Q1的市场份额达到26.3%,而在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全球及中国跨境电商运营数据及典型企业分析研究报告》里,洋码头的市场占额仅为5.5%。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