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
小学语文《找骆驼》 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篇一
1、设疑导入。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从没见过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我们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板书课题)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根据课前提示来自学,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书查阅。
2、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尝试解决“课前提示”中的问题,边读边圈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老人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样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归纳整理。
4、交流全文。
(课文讲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
5、师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有关情况的?
6、填一填,议一议。(尽量用文中的语言)
因为老人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又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还看见---------------------------------,所以知道----------------------------------。
7、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到骆驼?
(老人凭借自己生活实际,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帮助商人找回骆驼。)
8、读全文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从中体会到老人对生活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从中体会到老人对人热情,乐于助人。)
9、小结:老人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凭着自己敏锐的观察里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痕迹,就弄清了骆驼的具体情况,达到了“窥一般而只全豹”的境界,真可谓观察和思考的典范。
1、细读课文,仔细想想商人和老人对话的情形:动作、神态、心情、语气等,给文中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2、小组合作探究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
3、小组分角色表演。
4、推选优秀小组表演。(生甲:扮商人的服装道具生乙:扮老人的服装道具)
5、师生点评:指出优点及不足。
1、商人找到骆驼,心情怎样,心里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没有,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事物?请写进自己的日记里。
小学语文《找骆驼》 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篇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谁还记得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观察与发现)
2、是呀,观察一种事物,发现它的奥秘,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怎么做?(认真思考)
3、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许多发现。《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巩固
1、先来检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出示词语:
骆驼 忿忿 脚印 果然 走失 有点跛 驮着 不紧不慢
(齐读——叫号读,请每组的六号来抢读)
2、看来大家对词语掌握得很牢固了,那么你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向老人打听,经老人指点,找到了骆驼)
过度:哦,原来是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是老人帮商人想到了找骆驼的办法,最后商人找到了骆驼。老人帮商人想到了什么办法呀?指名
(出示句子;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他的脚印去找。)
三、合作探究
1、是这个办法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惑吗?(有,请学生问,没有,师问)
3、老师有个疑问,请你们老帮帮我吧:老人并没有亲眼见过商人的骆驼,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脚印去找?他怎么知道那是商人的骆驼?
4、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生默读课文。
好,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待会派一名代表汇报展示。
5、好,我们来一起交流一下。谁愿意先说说自己小组的想法。
如果先说第一个问题就先学第十段,如果先说第二个问题就先学1-9段
学习第十段(出示第十段)
1、刚才这名同学谈的是这一段,我们先来看看这一段。句子:
刚才我 看见 了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就知道 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我 又看见 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 我想 骆驼驮的一定是这样东西。
我 还看见 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 所以知道 他缺了一颗牙齿。
2、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老人通过观察知道了商人骆驼的特点。那这只骆驼有什么特点?指名答,板书:左脚跛、左驮蜜,右驮米、缺了一颗牙
3、老人是通过观察什么得到了这些结论。指名答,板书:脚印右边深,
左边浅、路左边有蜜,路右边有米、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
4、看来这是位怎样的老人?(细心观察、认真思考)
5、你明白老人为什么对商人的骆驼知道的这么详细了吧!可商人还是不明白,我们来当当老人向商人说明白吧,你们愿意帮忙吗?(真是些乐于助人的孩子!)
6、请你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出示句式)
我知道 , 是因为 。
谁愿意当当老人向商人解释。
7、现在你就是老人,我们先来感受老人此时的语气?应是什么语气?
(平和)
8、通过哪个词知道老人此刻是平和的?(不紧不慢)
9、什么叫不紧不慢?一般形容什么?(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现在,不紧不慢形容老人。出示句子:老人不紧不慢地说。
10、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能从中读出什么?(老人沉稳、胸有成竹)
理解了这个词,先自己试着不紧不慢的说一说。同桌比比看谁当老人当的像。(指名)请你来试试吧!
11、(真是位平和的老人。)谁还愿意来试试。
请你来。(是位胸有成竹的老人)。
过渡:孩子们,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下的齿印。一般人不仔细观察是不会注意到的。看,来正在找骆驼的商人也没有注意到。可是老人看见了。可见,老人的观察多么仔细啊。正是因为老人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得出来结论。让商人顺着脚印找,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说说?
学习1-9段(出示对话)
1、商人在寻找骆驼的途中遇到老人,于是有了两人的对话。通过对话,你读出了什么?商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着急--生气)
2、从哪里可看出他心里着急?(找了很多地方、着急、赶)
3、区分走失、丢失
4、哪个词能体现商人生气呢?(忿忿)他为什么生气呀?
5、难道在这个过程中商人的心情只有着急、生气?(高兴——对极了!)
孩子们,你们真厉害,已经学会抓关键词品位语句了,真了不起!
6、那你能读出商人的这些心情吗?自己试着读一读。谁愿意来读读?请你来。
7、既然是对话,我们也来读读老人的话吧。出示老人的话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朗读,待会展示。生自由练习—指名。
学习11段
1、商人通过与老人的对话,经过老人的指点,最后找到骆驼了吗?(找到了)
2、哪里知道的商人找到了骆驼?(出示最后一段)
3、果然说明什么问题?
四、拓展升华
如果你是商人,你在找到骆驼之后,再次遇见了这位老人,你会对老人说些什么?
五、总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摸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啊!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态度。
六、作业
小学语文《找骆驼》 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篇三
1、读懂课文内容,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仔细分析的思考方法。
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3、朗读课文。
2课时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不同于一般情况,是没有见过骆驼的一位老人竟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老人是根据什么找到的吗?读读课文,你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1、读课文,找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着急的语句。
2、怎样描述商人的动作?表现什么?
3、读读老人说的三句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找出重点词语。
4、读读商人说的三句话,可以看出商人什么心情?
5、老人说不知道骆驼往哪儿去了?商人为什么忿忿地说话/表现了商人什么心情/
1、读课文,说说告诉我们什么?
2、看课文第一幅插图,想象两人之间的对话。
1、说说“不紧不慢”的意思。老人为什么不紧不慢地说?
2、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驮的是蜜和米、缺了一颗牙齿?
3、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骆驼的呢?
4、从老人所说的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1、读课文,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果然”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指点?从哪些语句看出老人指点商人?
1、说说丢失的骆驼是怎样找到的?
2、老人和商人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学了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
1、写法有什么特点?
2、从哪些语句看出老人观察细致?
小学语文《找骆驼》 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四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学习老人是如何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
弄清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
:l课时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
(板书课题、齐读。)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出示自学提纲:(课件)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
(指名答,师生评议。)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6
找骆驼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
(仔细观察
分析判断)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找骆驼》教学设计七,找骆驼,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找骆驼》 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篇五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养成边读课文边画出重点词语的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胡子、背景音乐。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是否丢失过自己心爱的东西呢?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
2、师: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他也很着急。
(出示课件:商人焦急的图片)怎么办呢?他最终找到了吗?
3、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情境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朗读要求:做到正确、流利、不多、丢字;不认识的字词学生可用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
3、教师以游戏形式检查认字情况。
4、学生简述故事大意,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蜘蛛爸爸是如何处理问题的。
学生通过自己查字典,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词的能力,而且培养自主意识。
采用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检验学生认字情况,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深入品味,读中感悟
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老人知道了骆驼的那些情况?又是如何知道骆驼的情况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并重点抓住“不紧不慢、愤愤不平”等词语,随机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师:你从老人身上学到了什么智慧?
提出中心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交流和讨论,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加深学生对文章人物内心的体验、感悟。
四、拓展延伸、写寻物启示
1、师:同学们,你能帮商人写一个寻物启示吗?
2、交流想法,教师总结。
3、写入采蜜集、小笔头。
拓展延伸、写寻物启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把课堂升华到另一个高度。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字的占格和间架结构,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学语文《找骆驼》 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玩出了名堂》,告诉我们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发现了微生物。
今天要学习的“找骆驼”这篇课文,又将告诉我们什么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上台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生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教师引述:老人没有看见商人丢失的骆驼,怎么会知道这头骆驼的特点呢?下面我们细细读读课文,寻找一下问题的答案,好吗?
2、自由组合或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填写下表。
老人看见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3、每组推荐一人上台边展示边介绍。
4、师生评议。
1、请同学们对故事中的商人和老人分别发表个人的见解。
2、谈谈读了这个故事后受到的启发。
3、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或不注意观察的事例。
1、自由组合,设想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特点,创作表演课本剧。
2、指名上台表演并评选最佳小演员。
小学语文《找骆驼》 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篇七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6.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1.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启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
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
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
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
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小学语文《找骆驼》 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篇八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学习老人是如何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
弄清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
课时安排:l课时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
(板书课题、齐读。)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出示自学提示:(课件)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
(指名答,师生评议。)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展示交流,师生点评
1、请你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1),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看见 ,所以知道 ;
因为老人又看见 ,所以知道 ;
因为老人还看见 ,所以知道 。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2),商人应该顺着骆驼的()去找,照老人的()一路找去,()找到了走丢的()。
板书设计:
6,找骆驼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