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之时,找来两位辅助大臣。一个是诸葛亮当丞相主抓蜀国内政;另一个就是李严当中都护,掌管内外军事。为何不交给诸葛亮内政、军事一起抓呢?很简单,刘备是分权,为了刘禅能够坐稳皇帝位。

公元222年八月,夷陵之战刘备伐吴惨败而回,即刻征召李严到永安,任命其为尚书令,负责管理奏章和传达命令,这是一个权力相当重的职位。


(相关资料图)

公元223年二月,刘备病重自知时日无多,遗诏李严与诸葛亮一道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不久,封都乡侯、赐假节。

期间有段耐人寻味的小插曲,就是刘备试探诸葛亮是否有野心,取代刘禅自立的故事。《三国志·诸葛亮传》:“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临死之际,公开询问威望和权力已经无人可以压制的诸葛亮“君可自取”的问题,出乎意料,让人匪夷所思。刘备如此安排用意何在?后世之人对刘备白帝城托孤之事,有两种猜测:

1、赞美讴歌。明君贤臣鱼水之情,二人肝胆相照甘以天下相托。

2、险恶忖度。刘备帝王心术,其实病榻之后暗藏刀光剑影。

其实二者兼有,刘备在世,无人敢起反叛之心。一旦他驾崩,以刘禅的才能和威望不足以掌控住手下群臣。刘备在公开场合说出“惊天之言”,就是摸准了诸葛亮的品性,把他彻底套牢。当然,此时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是有的,但谁也说不准以后会怎样。除了语言相激,还必须有实质上的防范措施才行。为此,刘备在病重之时,就把李严调到身边委以重任,并暗暗考较他的能力。临终之时,终于拿出了以李严掌军事的大招。刘备放着蜀国中那么多名臣不用,为何用李严呢?因为李严有3个特征是其他大臣不具备的:

1、威望和民心

李严好名,在他治理过的州县“吏民悦之”,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他的威望虽比不上诸葛亮,但好在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2、治政能力突出

年轻时,李严为刘表手下州郡吏员,才干突出,很快获得提拔,接连做了几任县令。刘表死后,曹操占领荆州,李严不愿在曹操手下为官,便前往益州投奔刘璋,刘璋见他才能出众,就破格提拔其为成都县令,在此任上李严获得上下一致好评。不久,升为犍为太守,表现出优秀的执政能力。他动员百姓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虽然大兴土木,但给百姓带来了益处,因此,百姓很拥戴他。

3、优秀的统兵能力

刘备在攻打益州时,遭到过李严在绵竹带兵的顽强阻击,对他的统兵能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公元218年,蜀国境内马秦、高胜等起兵造反,匪兵达数万人。当时,刘备在汉中与曹操对峙,主力无法回归平叛,李严仅率本郡数千人马前往讨伐,斩杀匪首马秦、高胜等人,其余乱匪都安排其回家为民。

不久后,夷帅高定反叛,率军围攻新道县,救火队员李严又一次临危受命前往解围,平灭高定叛乱。刘备得知军情后,很是高兴,立即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从以上事迹看,李严的军事才能不被大众所熟悉,是因为他很少参与对外征战,但这并不妨碍刘备看好他。不过比较打脸的是,就是这个李严,在他死后,曾劝诸葛亮受九锡,甚至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遭到了诸葛亮的严加斥责。刘备泉下有知,他死后诸葛亮为了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活活累死,而他找的这个牵制诸葛亮的辅政大臣却是这个德行,他会作何感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