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上市潮经过半年多的沉寂后,一家来自苏州的明星独角兽公司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必驰)打破了这一局面。
近日,思必驰正式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拟募资10.33亿元。思必驰已成立15年,算得上是一家“老”公司,但依旧未摆脱亏损,过去三年合计亏损超过7亿元。同时,公司现金储备捉襟见肘,账面仅有3亿多元,基本相当于公司去年的研发投入。在一级市场融资寒冬的当下,对于思必驰来说,上市迫在眉睫。
虽然思必驰过往并未像相较AI四小龙那般备受资本追捧,但也受到阿里、联想、美的、富士康、联发科、中民投、深创投、中信证券等机构青睐,披露融资额至少超过15亿元,其中阿里、联想此前多次出让股份。
初步估算,思必驰发行初始市值将达到百亿元。但能否上市,上市后命运如何,同样是这家公司需要接受的考验。
三年亏损超7亿元,账面现金仅够烧半年
思必驰2007年在英国剑桥创立,两位创始人高始兴、俞凯均毕业于剑桥大学,2008年回国落户苏州。而这一年,思必驰未来的竞争对手科大讯飞正式在A股上市,成为国内智能语音第一股。
思必驰最初看上的也正是这一赛道,但当时整体AI赛道仍处于相对低迷的时期,AI应用看起来遥不可及。最初,思必驰将商业化落地场景定位在对外汉语业务,后来又转向国内英语,一直在教育领域探索商业化落地。
创始人高始兴曾坦言,初期商业化落地时非常困难:“拿着锤子找钉子,拼命找客户,让客户把人工智能技术用上去,客户都是半推半就,而且场景有限。”有报道称,在公司头几年最艰难时,高始兴曾三次抵押房子为公司融资。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智能手机兴起,以及国内进入人工智能创业大潮,思必驰开始考虑转型,将教育板块剥离单独成立驰声科技,这一业务后来被香港上市公司网龙收购,此后思必驰专注于人机语音交互领域。
目前,思必驰将自身定位于专业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自主研发了全链路智能语音及自然语言交互关键技术及软硬一体化产品。但不得不说,相较AI四小龙所在的计算机视觉领域,语音语义技术落地相对较慢,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思必驰发展的艰难。
从思必驰的经营情况来看,其在2019年到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约1.15亿元、2.37亿元、3.0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64%,但去年增速不到30%,相较前一年的翻倍增长明显放缓。
但持续的业绩增长也让思必驰在智能语音市场有了一席之地。据IDC报告,去年国内人工智能软件语音语义领域的市场规模约为22亿美元,整体市场相对分散,其中科大讯飞、阿里云、百度智能云位居第一梯队,合计占据约三分之一的份额,而思必驰、小i机器人、拓尔思等则位居第二梯队。
不过,和其他AI企业一样,思必驰也尚未实现盈利,前述期内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51亿元、1.80亿元、2.98亿元,合计亏损达7.28亿元,且亏损有加剧趋势。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末,思必驰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为-4.09 亿元,且公司短期仍无法盈利,预计本次发行后,公司一定时期内无法进行现金分红,可能对股东的投资收益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虽然思必驰已成立15年,但最初并不成功的业务方向使得其丧失了一定的先发优势,而随着业务转型,公司也不得不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的领域,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问答及自然语言生成、对话管理及智能推理决策、多模态交互等。
思必驰研发投入情况
报告期内,思必驰研发投入分别为1.99亿元、2.04亿元和2.87亿元,占当期营收比例分别为173%、86%和93%,再加上不断增长的销售和管理得用等成本,思必驰盈利路漫漫。这仍是一家典型的技术导向型公司,截至去年底,思必驰研发人员为720人,占比超过73%,高于同行科大讯飞不及60%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底,思必驰账面仅有3亿多元的现金,而去年公司光是三费(研发、销售、管理费用)就达到5.68亿元。对思必驰来说,“子弹”可能只够打半年,上市显得相当迫切。
硬件产品最不赚钱,拖累毛利率大幅下降
在业务方面,思必驰围绕“云+芯” 进行布局,基于自主研发的全链路智能对话系统定制开发平台(DUI平台)和人工智能语音芯片,确立了三大主要业务领域,包括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和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具体来看,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主要是提供标准化的语音语言交互解决方案,属于纯软件业务,覆盖智能家电、智能汽车和数字政企等领域。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则主要包括两款AI语音芯片、AI模组,以及面向B端的智能收放机、智能音箱,面向C端的车萝卜HUD(抬头显示屏)、智能投影仪、降噪会议音箱等AI终端产品。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则主要为客户提供技术授权和定制开发服务。
思必驰各个业务营收及其占比情况
按上表披露的这四个细分业务领域数据来看,硬件业务目前是思必驰最大的单一业绩来源,去年唯一营收过亿,占比从2019年的不到20%增长到33%。而技术授权和定制开发这两个技术服务业务占比则有所下降,尤其是技术授权业务,从早前承担起半壁江山到去年营收占比已不足五分之一。
然而,最大的业绩贡献者却贡献了最少的利润来源,硬件产品成为最不赚钱的业务。去年思必驰的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毛利贡献不到11%,远远低于其他业务,而对营收贡献最少的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业务则贡献了近35%的利润。
思必驰各个业务毛利率情况
这也反映了软件、硬件之间巨大的成本和利润差异。在2021思必驰接近1.3亿元的营业成本中,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业务则占到近64%,这也导致其毛利率在所有业务中最低,去年仅有19%,且相较2019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
对此思必驰解释称,随着产品矩阵逐渐丰富,且处于市场推广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硬件业务毛利率出现下降。相较而言,软件业务和技术服务业务去年的毛利率则分别高达95%和70%左右。受硬件业务拖累,思必驰整体毛利率也从2019年超过72%下降到去年的58%。
目前,思必驰业务领域覆盖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消费电子、数字政企等领域,囊括了不少知名客户,比如海信、美的、小米等家电企业,上汽、北汽、小鹏、理想、哪吒等主机厂,以及OPPO、 vivo、纽曼等消费电子企业。数字政企则覆盖金融服务、交通物流、地产酒店、政务民生场景,客户包括中国移动、顺丰快递、广州地铁、快住集团、龙湖地产等。
不过,思必驰的客户集中度并不高,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30%持续下降到去年的19%。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AI应用场景的分散和落地的难度,而这作为行业共同的弊端,未来也将继续会对思必驰的发展形成挑战。
阿里、联想曾转让股份,初始市值将超百亿
在过去的几年中,思必驰也是智能语音领域备受资本关注的明星企业。伴随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浪潮兴起,思必驰自2012年也开始密集融资,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融资达到10次,披露的融资额至少超过15亿元。
这背后也有不少知名机构的加码,包括阿里、联想、美的、富士康、联发科、北汽产投、佳都科技等产业投资者,以及中民投、深创投、中信证券、元禾控股等机构投资者。
思必驰融资情况 资料来源:天眼查
思必驰招股书显示,目前阿里是公司最大的外部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为13.22%;启迪创新持股比例5.75%,联想之星持股5.21%,前述机构也大多通过旗下公司持有少数股权。
思必驰两名实际控制人为高始兴和俞凯,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首席科学家,各自直接持股11.53%和7.96%,并和持股3.10%的创办人之一林远东,以及持股14.18%的公司激励平台达孜积慧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因此高始兴和俞凯合计控制公司36.77%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和联想此前曾多次转让思必驰的股份。联想之星于2012年参与对思必驰的投资,阿里巴巴于2015年开始加码。但在2020年3月,联想之星、阿里巴巴则抛售了思必驰的部分股权。后在2020年10月,阿里、联想之星再度减持,当时思必驰对应估值40亿元,相机D轮融资的50亿元出现缩水。
按此次思必驰此次发行上限4001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40001万股)来看,思必驰发行价约为25.82元,初始发行市值将超过百亿。
但根据此前商汤、云从、寒武纪、格灵深瞳等上市AI企业来看,最初股价大多会走高,实现“出道即巅峰”,但后期股价则持续走低,甚至破发,典型的如商汤自上市以来累计跌幅超过40%,寒武纪也一度从千亿市值跌至不足250亿元。
这对于将要上市的思必驰来说,同样将会是在资本市场需要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