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永定门御道 斑驳间讲述中轴线故事

何岩巍


【资料图】

在2022年5月通过的《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有一处整体保护对象需要人们俯身才能细观,这便是“永定门御道遗存”。

何谓御道?通俗讲就是专供皇帝走的路。最早的御道出现在汉代,此后历朝历代都兴建了诸多御道。不过因史料的缺乏,我们很难了解其具体情形。清代定都北京后,因皇帝出巡、围猎、祭祀等活动繁多,形成了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的专用道路体系,同时也留下了众多有关御道的资料可供研究。在这些数量庞杂、功能各异的御道中,有一条地位特殊,甚至皇帝在这条路上也不能坐轿而只能步行,这就是从紫禁城到天坛的祭天之路。

中国古代王朝祭天制度源于周代,而我们比较熟悉的明清两朝天坛之设则始自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洪武二年,李善长向朱元璋进《郊祀议》:“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报天,夏至报地,所以顺阴阳之义也。祭天于南郊之圜丘,祭地于北郊之方泽,所以顺阴阳之位也。”依李善长之议,朱元璋在钟山之南建圜丘祭天,在钟山之北建方丘祭地。此后至洪武十年,朱元璋在圜丘一共祭天9次,在方丘祭地3次。洪武十年阴历八月,朱元璋提出:“以分祭天地,揆之人情,有所未安,至是欲举合祀之典,乃命即圜丘旧址为坛,而以屋覆之。”遂在此建立一系列郊庙建筑,实行天地合祀。自此以后至永乐十五年,明朝皇帝均于此处祭祀天地。

朱棣迁都北京后,仿南京天地坛旧制,于永乐十八年在北京南郊也建立了天地坛。当时皇天、后土合祀,皇帝在大祀殿举行祭礼。大概过了一百年左右,嘉靖十年,朱厚熜将皇天与后土分祭,天地坛遂改为天坛,成为祭天的专门场所。自此以后近四百年,明清两代十几位皇帝数百次走过御道前往天坛。

据清代文献所载,皇帝祭天随行规格采用大驾卤簿。所谓“大驾卤簿”,是一种出行人员最多的仪仗制度,其组成部分具体可分为辇与各种车驾、仪仗、仗马、仪象等。大驾卤簿前设仪象,其后依次为引杖、御杖、各类器具、各类旌旗等物,再后则是皇帝玉辇(玉辇为“大驾卤簿”所专用,在皇帝御用“二辇三舆”中属于最高规格)。玉辇周围则有鸾仪使、冠军使、云麾使、治仪正、整仪卫等官员。玉辇前有黄色华盖,设置佩刀大臣十人。玉辇后有后扈大臣二人,其后还有领内侍卫大臣、侍卫班、宗人府、散秩官员、前军统领、护军统领。最后面则是领侍卫内大臣率领一班亲军持黄龙大纛旗殿后。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皇帝出行前往天坛时,天子车驾在御道经过,虽有玉辇可供乘坐,但出于对上天的敬畏,只能步行。皇帝走到天坛差不多要花一个小时,清代祭天在冬至,此时北京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不过为表示对皇天的敬畏之心,皇帝也只能勉强为之了。

这条御道不仅是皇帝从紫禁城前往天坛举行祭天仪式的必经之路,本身也是祭祀仪式空间的延伸,绝不仅仅是一条道路。皇帝只有采取步行通过御道的方式抵达祭祀场所,才能使祭祀仪式的完整性得以充分体现,从而实现自身与天的有效沟通,达成最终的祭天目的。

自嘉靖年间天坛成为专门的祭天场所后,皇宫到天坛的御道一直是土路。雍正初年,这条土路才用花岗岩条石重铺,改为石板路,此后沿用了一百余年。清末修建了从正阳门到永定门的电车轨道,为铺设铁轨方便起见,将御道改建为铁轨两侧辅路。民国之后这条御道随着历史变迁逐渐沉入地下。

祭天御道究竟什么样?2004年的一次考古发掘工作揭示了其真容。考古人员在永定门北发现御道遗存,东侧路面遗存108米,西侧路面遗存140米,均用花岗岩条石砌成,下方为三合土夯筑。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称“永定门御道遗存”,它属于正阳门到永定门御道的一部分。不过,这段御道在天坛之南,皇帝至此多是为了进出永定门,因此经过这段御道是不用步行的。

2019年9月初,永定门御道复原工程完工。复原后的御道采用青白石作为主要材料,宽约9米,中央微微隆起,呈拱形,两侧墁道人工凿出凹痕。2021年,永定门御道遗存被正式列入北京市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22年5月25日通过的《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整体保护对象中明确列入“永定门御道遗存”。这充分说明永定门御道遗存是北京中轴线的一部分,在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开展及最近《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颁布让昔日皇家御用的祭天之路在沉寂了百年之后重新焕发出特有的光彩。

如今,御道遗存位于永定门公园之内,周围遍布绿树、草坪。游客从公园北门入园后,可见一条中间青石板、两侧灰砖的人行步道。设计师细心地将地面铺装和休息设施风格与天坛坛墙保持一致,仿佛在不经意间体现出御道与天坛之间的特殊关系。

当年的祭天御道既是勾连尘世和天界的通道,又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历代帝王们借此来展示自己对上天的崇敬之心。如今展现在广大游客眼前的御道遗存则是历史的印记,斑驳间讲述着中轴线的故事。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