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传统文化发力,高科技视听手段助推,多档节目同期热播(引题)
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再上台阶(主题)
(相关资料图)
北京日报记者 李夏至
当“奇妙游”为代表的文化综艺开启元年之后,传统文化还能怎样被新技术赋能?近期,借着中秋佳节的东风,又一批文化类综艺纷纷上新,它们以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证明了传统文化题材依然大有可为。
形式创新
从“讲说”向“综艺”转型
《闪耀吧!中华文明》今年9月初开始首播,是一档由河南卫视与优酷联合出品的文博类节目。节目主打文化探索纪实,由“文明追光者”陈坤携手许丹睿深入三星堆、秦始皇帝陵、唐长安城、南海一号、殷墟、敦煌等六地考古现场和文博秘境。虽然节目结构看起来和过往的文博类节目大同小异,但实际播出时,节目充分借用了陈坤的表演优势,将考古现场提出的问题作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走访现场、专业求助等多种手段抽丝剥茧,情景再现历史谜题的解答过程。
有关历史文博的知识不只是简单地介绍后走走过场,而是彼此串联,成为解谜的关键信息,彼此印证交叉,带领着观众跟随陈坤的节奏寻找答案。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所指出的,我国近年来的文化类节目经历了从“讲说形态”向“综艺形态”的转型,原本以专家独自讲说为主的形式,逐渐转变成为“专家+明星+素人”联合登台参与传统文化演绎。
节目总监制李炳也表示,使用明星肯定不如专家权威,但是面对不同的观众需求,再综合节目采用的探秘推理方式,能够很好地使用明星,也是一种创新的表现方式。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师资博士后彭侃看来,成功的文化类节目会注意明星的适配性,不会一味地追求流量高的明星,要让明星在节目中真正有用武之地,而不是成为“花瓶”。“例如《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就邀请实力派演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
技术助力
节目表达耳目一新
从央视的《经典咏流传》到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活用传统文化元素,使用现代视听手段创新文化节目表达,几乎是现在文化类节目的主流创新手段。今年开始,央视的《诗画中国》就大量使用了新的视听技术。
《诗画中国》先后采用了XR、CG、裸眼3D、全息影像等先进技术,既有戴着VR眼镜走入古画《货郎图》的神奇体验,又有从唐代画家韩滉的《五牛图》走出来的三维动画五牛,清代画家任颐《公孙大娘舞剑图》中由舞蹈家化身的主角在舞台上演绎画中人的剑法,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剑气则借由特效逼真呈现。
据节目组介绍,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传达,有赖于现代视听技术的进步。以首期播出的《溪山行旅图》为例,老戏骨李光复化身“山间行者”,踏入画中,事实上,这幅《溪山行旅图》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将其细细拆分出80多个元素,以超过1000小时的努力将各个元素重新绘制,再通过三维建模进行组合而成。与纸画相比,绢画的立体化难度更高,在长达两个月的创作周期后,节目最终在保留国画真实质感的前提下,打造出可容真人“进入”的山水空间。
活化元素
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结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似乎出现了阶段性的井喷期,从央视总台到地方卫视,从书法、古曲、绘画作品到传统节气时令,围绕着传统文化元素做文章的节目越来越多。时至今日,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系列已经拍到了第四季,央视也于近期开启了节气系列《古韵新声》,它采用了“文物展演+文化访谈+古风乐舞”相结合的呈现形式来烘托节日气氛,解锁传统佳节习俗。
北京卫视最近开播的《最美中国戏2》,将传统戏曲元素搬到了台前,将户外园林真人秀与戏曲创演相结合,找到了解码戏曲艺术的全新打开方式。节目设计了戏曲教学环节,让不同剧种不同行当的老师,带来戏曲知识、技能的教学和讲解。围读会环节,老师们会分享和讲述戏曲相关的故事,让嘉宾与观众更有代入性地观看后续的演出。
“戏曲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因自带‘高门槛’属性,很容易拒普通观众千里之外。而《最美中国戏》用今人的方式、今人的语言、今人的技术来展现戏曲、传播戏曲,让传统戏曲活了起来,为观众打开了认识戏曲文化的新视角。”综艺评论者李杨这样评价。这种向内、向深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做法,或许会成为后续文化类综艺继续深化创新的常态。
彭侃也认为,成功的文化类节目都有比较强的“观众意识”,要想方设法建立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结。不好看的文化类节目往往都是走高冷路线,主创者可能觉得自己的内容格调很高,但是观众却感觉遥不可及。真正好的文化类节目要让观众从中产生共鸣感,能够愿意去追随和传播节目。创作者要善于在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社会生活之间建立巧妙连接,才能真正创作出让大众既喜闻乐见又受益匪浅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