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青春身影”和“科技力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新华社记者
十几年前,北京市民刘百惠和家人自驾两千多公里,终于抵达敦煌莫高窟。如今,她只需从市中心驱车30公里来到顺义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便能“重逢”这一千年古迹。
正在这里举办的“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数字敦煌展”,用数字技术把莫高窟“搬”到了现场。置身于按原大小复制的洞窟内、伫立于数字化五台山全景图前,刘百惠由衷感叹“太真实了,仿佛一秒穿越”。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数字敦煌展”上,观众参观用数字技术复制的等比例敦煌第285窟(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中国目前已拥有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世界遗产56项,为全球世界遗产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将“数字敦煌”呈现在大众面前,“90后”青年何文江经常在洞窟里一待就是一天。
何文江是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的一名技术人员,参与采集洞窟图像。他最近正在莫高窟第138窟工作,每拍一张,他都会询问电脑前的同事:“拍得怎么样?”
“在反复试验中追求最佳效果,每张照片的色彩、光线都尽量保持一致。”何文江说。
据介绍,与何文江一同从事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的“80后”“90后”工作人员占到总人数的八成以上,为古老的敦煌注入了青春力量。
截至2022年底,敦煌研究院完成了278个石窟的数字化数据采集、164个石窟的图像处理、145个彩塑和7个遗址的三维重建、162个石窟的全景游览项目。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采集人员在洞窟内调试设备,准备进行壁画图像采集(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中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多的青年正加入这个行列,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力量,更多人得以近距离“触摸”华夏文明的印迹。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文物总数超过10万件,浏览量超3300万次;洛阳博物馆“河洛之光”数字馆运用多媒体投影墙、VR投影等技术,打造互动体验形式,吸引游客纷至沓来;龙门石窟全息天幕《无上龙门》火爆“出圈”,一票难求……
“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结合好科技和创意是关键。”河南省文旅厅厅长黄东升说。
修复时光在文物上留下的痕迹,也是科技力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
在重庆大足石刻文物医院中,年轻的研究人员正在对千手观音的实验手做髹漆贴金处理,这是正式修复前的准备工作之一。
“我们组织了一个多学科的团队,花了8年的时间对它进行修复,让它重现光彩。”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说。
大足石刻是继莫高窟后中国第二处石窟类世界文化遗产。千手观音像是中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
专家团队使用三维扫描、X光体检、红外热成像仪、多光谱成像分析仪、微环境气象监测等现代化手段给千手观音像“做体检”,研究病伤害情况并制定修复方案,完成了抢救性保护。
“文物是有生命的。文物医院建成投用后,更多‘患病’的文物经过修复焕发出新的活力。”陈卉丽说。
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舒成岩摩崖造像进行本体修复(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目前,中国已有1557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年轻人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
近日举办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青年艺术家邓卓越创作的数码版画吸引参观者驻足欣赏。展示墙上色彩鲜亮、憨态可掬的56个娃娃穿着各自的民族服饰,头戴精美的发饰,面带微笑阔步向前。
“用动画技术给‘娃娃’画上走路的动作,寓意无论遇到任何困难,56个民族都会一起前进。”邓卓越始终有种使命感,想要用作品展示民族文化,“娃娃”的形象便是以中国传统年画为灵感,结合民族服饰等“非遗”元素进行的现代设计。
科技的加持为邓卓越的新奇想法提供了更多实现路径。“我始终在探索艺术的多元呈现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广给年轻一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代大权认为,“守正不是守旧,尊古并非复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是青年,科技力量的全面赋能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
夏日炎炎,中国西北部戈壁沙漠炙热无比,莫高窟洞穴内却依然寒凉。虽然何文江的工作环境时常在“冷”和“热”间切换,但他对莫高窟的热爱和日复一日磨炼拍摄技能的决心始终如一。
十年间,何文江参与拍摄的洞窟共有约20个。在他看来,老一辈千辛万苦蹚出大路,年轻一代更应接力走下去。(记者:孟佳、马欣然、吴燕霞、张玉洁、赵瑞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