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今年24岁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从去年七月开始频繁感觉胃部不适,自行上网搜索后觉得是“胃溃疡”,以为可能是因为毕业和就业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引起的,每次出现胃部不适时,她就自行服药缓解。

最近,她出现严重腹胀后才就医,被确诊“胃癌晚期并伴有腹腔转移”,并且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胃印戒细胞癌。

根据2020年我国最新数据,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三。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我国约占其中的40%。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胃癌能不能早期确诊,要怎样预防?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胃印戒细胞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我国最常见的是胃腺癌。它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而胃印戒细胞癌是一种含有大量黏液的特殊胃癌类型,由于细胞中充满了黏液,把细胞核挤向了细胞的一侧,使其外形似一枚戒指而得名。

胃印戒细胞癌具有侵袭力强,病程进展快,恶性程度高的特点。年轻人多见,早期症状不明显,病灶呈浸润性弥漫生长,胃癌细胞的生长方向不会向胃腔突出,而是沿着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向外侵犯,最终导致胃壁全层变厚、变硬,胃粘膜的蠕动消失,形似皮革而得名“皮革胃”。

但印戒细胞癌只是一种组织学分型,并不能直接决定肿瘤分期。

二、胃癌有没有明显早期症状、体征?

胃癌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进食后有饱胀感、轻度恶心、食欲不振、胃部灼热感等。

上腹部深压痛可能是唯一值得注意的体征。

三、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及高危人群

中华医学会胃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指出:

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上升,因此建议以40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约10%的胃癌表现为家族聚集性,胃癌患者亲属的胃癌发病率较无家族史者高4倍。

根据我国胃癌流行病学特点,符合以下第1条和第2~6条中任意一条者均应列为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40岁,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部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如高盐、腌制、熏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四、胃癌筛查、确诊方法

胃癌筛查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PG)、血清胃泌素17(G-17)、血清Hp感染检测)和内镜检查两方面。

胃镜及胃镜下活检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胃镜能直视食道及胃黏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黏膜浅表的病变。如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需要取活检。

如果对疼痛耐受力较弱,可以考虑无痛胃镜。

不过,无痛胃镜是有禁忌症的,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宜进行无痛胃镜检查。

五、怎样预防胃癌?

随着人们工作节奏加快,压力不断增大,胃病困扰了不少人。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又经常忽视胃病,有的甚至发展成胃癌仍浑然不知。

预防胃癌我们要:

1、吃饭细嚼慢咽,戒烟限酒,减少食盐摄入,少吃腌制、烟熏及红肉、加工肉类,少吃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作息规律,不要熬夜,不要压抑性格生闷气。

焦虑带来的精神压力同样也会对人体的胃肠道带来巨大压力,甚至会“压出”胃癌!

3、要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4、胃癌高危人群应该定期参加防癌体检和筛查,重视胃部疾病,及时治疗并定期复查。

在胃不舒服时候,特别是在吃药不能缓解症状时,要立即做胃镜检查,务必要找出原因。

一次胃镜可能会造成漏诊,必要时再次行胃镜检查。

5、胃癌的检出时机直接决定患者的生存率。

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达90%以上,而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20%~30%。在胃癌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胃癌是一个与生活、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的疾病。很多年轻人基本都存在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这些都是引起胃癌的危险因素。

管住嘴太重要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