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间大约在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之间。

谷雨的名称取自“雨生百谷”之意,这里的雨读四声音,为“雨润”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里说: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这时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降水明显增加,北方的谷子-小米刚刚播种,南方水田中的水稻 秧苗也刚插上,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其中谷雨、小满的降水对于农耕的意义尤为重要,谷雨之雨水令谷子发芽生长,而小满之雨水则令谷子灌浆,颗粒饱满,都是秋季丰收的关键节点。

此外,在北方谷雨时节也是越冬作物冬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春播作物玉米、棉花的幼苗期,这些作物都需要充沛的雨水来促进发育生长。

谷雨时节,大自然有三个物候来表示谷雨到了: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即水中开始有浮萍生长出来,斑鸠开始叫唤,拍打着羽毛,斑鸠的叫声如“布谷”,在家乡有“水姑姑”的别称,也是降雨前的征兆,寓意追赶农人赶紧播种。

此外还有一种叫戴胜的小鸟降落于桑树之上,预示着采桑养蚕要开始了。

谷雨的习俗比较多元丰富,兼具自然、人文与卫生等几大内涵,例如品谷雨茶、赏花、祭祀桑蚕、祭仓颉、吃乌米饭、谷雨贴等,其中祭仓颉与远古人文创造相关,祭桑蚕、品谷雨茶、赏花则与自然有关,而吃乌米饭、谷雨贴则与健康卫生有关。

戴胜降于桑,谷雨时节,桑叶茂盛,春蚕开始了。

中国人历来重视种桑养蚕,男耕女织更是中国人田园情怀的理想生活景象。而蚕所吐出的丝经过复杂的工艺,被妇女们的巧手织成丝绸,可以做成华美的衣服,区别于周边的兽皮和麻织物,华服成为礼仪之邦的文化象征。

在古代数千年的历史中,养蚕技术一直是中国的核心机密,而丝绸更是中国对外贸易和政府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因此桑蚕和丝绸文化也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并受到上至皇家下至百姓的重视。

相传,桑蚕最早是由黄帝的妻子嫘祖发现并驯化的,后世人们选择在谷雨后的吉日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祭祀先蚕嫘祖,正式开始养殖“春蚕”了。

在《隋书》中详细记载了古代祭祀先蚕的皇家仪式,后齐在京城设立蚕坊二十七个,并建立蚕宫,蚕坛、桑坛,以供蚕母。每岁季春,谷雨后吉日,由大臣准备太牢于蚕宫,皇帝和皇后亲自采桑于桑坛,分别祭祀黄帝和嫘祖,从而鼓励人们重视农桑。

在民间的祭祀仪式自然不会有这么隆重,但是也是一件极为庄严肃穆的事情。我的家乡历史上也有养蚕的习俗,人们将蚕称为“姑姑”,在庙里供奉“蚕姑”。

在我的童年谷雨前后,人们便会养蚕,我跟着大人们上山去摘来一捆捆的桑叶,大人们将桑叶洒在铺满蚕宝宝的大筛子上,只能听见沙沙的声音。这时老人们总是警告小孩子,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用手去碰蚕宝宝,以免打搅了他们。这些禁忌至今仍记忆很深。

不过对于孩子们来说,养蚕最大的乐趣并不是蚕,而是大人们摘回桑叶时从口袋里掏出的一把黑乎乎的桑葚,那种桑葚个头不大,迫不及待抓几颗放到嘴里,味道酸酸甜甜的,但是偶尔也会有一两只臭虫混在其中,便会感觉到一股奇臭无比的味道混在口腔里,急忙吐出来用水漱口,很久臭味都还消除不掉。

后来我在一本医书上才知道这种臭虫原来叫“九香虫”,而且是一味名贵的中药,其价值要远高于好吃的桑葚,只是一直不明白这么臭的虫子为何叫“九香虫”。

谷雨时节,茶树也开始萌动了,在古人看来,谷雨时节的茶品质最佳,历史上人们有谷雨采茶、送茶、举办茶社活动的习俗,茶文化构成了谷雨节气的一大习俗,并渗透到中国人的优雅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之中,进而流传到全世界。

过去,人们将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茶叶,而且要上午采的。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也会送给亲戚朋友。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茶树的一些伴生物还可以食用,例如茶籽可以榨油,茶树变异后就会长出茶苞,吃起来有点酸甜,茶叶变异后也会变得厚厚的,充满汁液,人们在采茶时也会摘茶苞、变异的茶叶当零食,也是一种野趣。

谷雨时节,人们除了采茶、品茶、赠茶外,一些文人雅士还会举行茶社-的社交活动。茶社古人也称汤社,相传最早由五代的和凝发起,在谷雨节前后,和凝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拿出各自新采摘的最好谷雨茶,备三五样春季时鲜菜蔬,洗干净茶具,烧火煮水,朋友们也由不同的分工,慢慢品鉴谁家的茶品质最好。

这个盛景被明代的陆绍珩在其《小窗幽记》中记载下来:“谷雨前后,为和凝汤社,双井白茅,湖州紫笋,扫臼涤铛,征泉选火。以王濛为品司,卢仝为执权,李赞皇为博士,陆鸿渐为都统。聊消渴吻,敢讳水淫,差取婴汤,以供茗战。”

唐至五代及两宋的各种民间社会组织十分兴盛,且都有十分严密的组织分工和章程制度,如女社(最在的妇女组织)、圆社(最早的足球俱乐部)都在这一时期产生,而茶社-汤社可以算作早期的茶叶社会组织/商会,从组织的分工严密程度可见当时的汤社活动以及是十分兴盛和成熟的,这也构成了中国早期市民社会的基础。

如果说古人在谷雨节品茶、斗茶是一种雅趣,那么西南少数民族侗族的谷雨节则更具有浪漫的情趣。

到了谷雨节气,在黔东南地区的肇兴等“南侗”侗寨,有“吃乌米、打花脸、播稻种”的习俗。

侗族重视农耕,崇拜耕牛,有斗牛习俗,还会用糯米饭喂牛,已感恩牛的贡献。寨老们会将二十四节气书写在红纸上,张贴在鼓楼里,鼓楼是侗族人聚会议事的地方,而二十四节气则直接用来指导村里的农事活动。

在谷雨这天,人们播完稻种,青年男子都会到姑娘家扔卣卣(you)——一种竹子编制的竹篓,讨要乌米饭,去的人越多,姑娘的家人便越觉得有面子,这是当地农耕文化与婚恋习俗的双重寓意表达。

侗族乌米饭是用野生的南烛叶--乌树叶和糯米制作而成,南烛叶也具有药用价值,孙思邈方书曰:南烛煎,益髭发、即容颜,兼补暖,又治一切风疾,久服轻身明目,黑发驻颜。"

人们将南烛叶敲打捶烂,将过滤出来的汁液浸泡糯米后,再用木桶蒸制而成;乌米饭味道香甜独特、伴有一股淡淡的植物清香,中医角度黑色属水,乌米饭具有明目黑发,益气养颜、通肠胃等功效。

谷雨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与中华文化文明的起源息息相关。

据《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右史官,感于当时结绳记事的限制和问题,从观察天象和大自然羽虫鸟兽的足迹中获得灵感,在汇总整理前人符号表意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二十八个文字,从此东方人文曙光闪现。

谷雨习俗里蕴含了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勤劳、优雅、浪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包含了道法自然的智慧,并进而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本土粮食文化系统,在适应天时和满足人类基本需求之间,寻求系统的平衡点和从事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这套生活方式、态度、系统哲学和本土化的粮食文化系统,在当前西方工业文明主导的现代化、消费主义盛行,以及当前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反思和启示意义。

我们看到在新冠疫情仍在大流行的当下,许多大城市不得不采用封城的方式控制疫情,但大城市发展过程中,聚集大量人口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耕地,破坏了本地化的粮食生产系统,粮食供应依赖于距离更远的省份和地区,甚至部分城市粮食供应依赖于外国供应,不但碳排放极高,而且这些大城市在封闭管理状态下,基本的粮食供应都成为很严重的问题。

因此,如何基于自然,建立美的追求、如何享受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如何基于自然之道,建立本土的食物系统和健康的生活追求?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话题。

这些转型,或许需要我们回到文明的本源,进行系统反思后,才能做出根本的改变。

作者:常竹青,曾于多家本土和国际机构从事农村社区发展、文化反思等工作17年。2009年起专注传统公益文化与农村社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何以为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