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钱,我们出力,就能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这事儿划算!”日前,河北省灵寿县杨家台村老党员高志明在自己动手建好的厕所旁开心地说,为打破传统改厕过程中单纯依靠施工队,忽略村民意愿形成的呆板改厕模式,该村充分尊重各户的改厕设想,保持村民的自主性,让村民在改厕技术小组的指导下自己购买材料,自己施工,建造出了符合自己愿望的厕所,形成了国家出钱,村民出力的“自建模式”。

“现在生活是好了,吃着香的,喝着辣的,但是却闻着臭的”。杨家台位于太行山深处,山、水、林、果俱全,传统种植业、林果业和养殖业发展较快。生活富足的同时,就有村民时常调侃起厕所,引起了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江东花高度重视,他和“两委”干部下决心除掉这个“心病”。

作为党支部书记,江东花和丈夫一起做通婆婆工作,率先改了自家厕所。村干部张贵鹏动员妻子和老人们,先拆除自家旱厕,党员祁银堂带头在自己家院内建成一座高标准厕所。在党员引领带动下,村民代表和普通村民纷纷响应,将村内厕改工作推到高潮。

同时,深入宣传政策,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入户宣传,详细讲解改厕政策和改厕带来的好处。针对群众存在“厕所建在院内更臭”的疑虑,村干部带领他们到到改成户参观,以实际成果来纠正错误认识。

严把质量关,确定懂厕所施工技术的人员专门把关,负责全村厕所改造技术指导。按照“五面光”(地下不渗不漏)、“有墙有门有顶”(地上密闭保温)、室内干净无异味(无蚊蝇、不见裸露粪便、排气筒超屋顶)等厕所技术规范逐户检查验收,确保了施工质量。

据了解,在江东花和全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去年组织村民自建自拆73座,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不但开辟了村民自建厕所的模式,还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意,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

作者:安国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