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属于当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作为一种增龄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逐渐升高。据统计,老年群体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也就是说平均两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加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使得老年高血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什么是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目前,我国对于高血压的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老年高血压则是年龄大于60岁,在未使用抗高压药物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测量符合高血压标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老年高血压有哪些特点?
1、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动脉僵硬、大动脉弹性下降的现象,因此,大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增高会增加冠心病、卒中、终末肾病的风险。脑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值为30~40mmHg,脉压增大时指其差值>60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可达到60~100mmHg。
2、血压波动幅度大。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血压调节能力下降,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往往容易随着季节、情绪、体位等因素发生明显的波动,清晨高血压最为常见。血压波动使得降压的难度增加,一些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或者使用利尿剂等药物的患者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在进行诊疗时,应测量卧、立位血压。
3、并发症较多,常与多种疾病共存。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老年痴呆、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血脂异常等。如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容易增加重要脏器器官损害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4、餐后低血压。指患者在进餐后2h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餐后收缩压<90mmHg,且在进餐后出现晕厥、头晕、心绞痛等低血压的相关症状。
5、体位性低血压。指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头晕、晕厥等脑循环灌注不足症状。老年患者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存在一些容易误诊、漏诊的高血压,如继发性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在老年群体比较常见,如肾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等,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也可导致高血压或加重高血压。假性高血压指袖带法测血压值高于动脉内侧压值的现象,常见于严重的动脉硬化老年患者。
三、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什么?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以下,老年人降压目标则为150/90mmHg以下,舒张压不低于60mmHg。主要是因为老年高血压具有血压波动幅度大的特点,为防止低血压出现,需要适当调整降压目标。在高收缩压用药中,必须防止出现舒张压过低的现象,如突然降压过快、过低,容易诱发心梗、心绞痛、脑梗以及加重老年痴呆。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按要求积极测量血压,一般可测量晨起、服药前、睡前和不同体位的血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如何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可选择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初始治疗阶段,血压不稳定者,可在每日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次,取平均值),连续测量7 天,取后6 天的血压,计算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只测1天血压;长期药物治疗患者,尽量监测服用前的血压状态,以评估药物疗效。如患者精神高度焦虑,不建议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另外,还可以使用动态血压监测计进行血压监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如何进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
1、用药方面。每个患者的血压、危险因素以及伴发疾病不一致,药物应由专业医生结合个人情况选择, 同时遵守以下原则。(1)小剂量,初始开始服用药物,应从最小的剂量开始;(2)长效,适宜选择长效制剂;(3)个体化,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耐受性等来进行药物的选择;(4)联合,对于使用一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仍不达标的患者,可采用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能随便停药或擅自更改药物剂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2、饮食方面。限制患者钠盐的摄入,增加富含钾的食物的摄入,患者每日摄盐量不得超过5g。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鱼类、粗粮以及富含钾、钙以及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维持理想的体质量,纠正腹型肥胖,同时需要避免过度、过快减重。
4、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血压增高的风险,同时影响血压舒张,进而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因此必须做好戒烟工作,保证降压的效果,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同时需限制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量应低于25g,女性每日饮酒量应低于15g。
5、积极运动。积极进行有氧运动,每次不低于30分钟,运动方式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还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注意运动前的热身。
6、注意情绪调节。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状态,避免引起血压波动。
7、改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8、注意保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容易受季节变化而波动,且老年人本身对于寒冷的适应能力和血压的调节能力就比较差,容易出现季节性血压波动。因此,应注意保暖,结合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9、有效管理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强调对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和并发症的治疗,对血糖和血脂进行管理与调节,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筛查并干预微量白蛋白尿。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需要重视高血压的防治。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年高血压的特点、防治管理与普通患者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老年人高血压健康管理可从合理用药、健康饮食、戒烟限酒、积极运动,情绪调整等方面入手,提高血压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