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老年人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就是好事情吗?答案是否定的。人体骨骼肌有其自身的生长衰老规律,25岁左右骨骼肌肌量达到峰值,40~70岁之间,每10年减少8%,60岁时肌肉丢失达到30%,70岁以后,每10年减少15%。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出现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的降低,需要警惕老年性肌少症的发生。


(相关资料图)

1. 肌少症的定义

肌少症“sarcopenia”起源于希腊语,最早由Irwin Rosenberg于1989年提出,是指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下降,多见于老年人,又称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减少症、少肌症。

肌少症属于进行性疾病,核心元素是骨骼肌质量下降,特点是由此导致的躯体功能障碍。

体重未减轻的健康老人也会发生,易使老年人骨盐流失、基础代谢率及体脂增加,与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冠脉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还可导致步态异常和平衡问题,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风险,应引起关注。

自2016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正式定义肌少症为一种疾病,代码ICD-10-CM(M62.84)。临床中常见因增龄导致的原发性肌少症以及因慢性疾病或活动能力减退导致的继发性肌少症。本文章主要讨论的是与增龄相关的原发性肌少症。

2.肌少症的高危因素

中国人群肌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0岁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 为 5.7% ~23.9%,不同地区、不同性别老年人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西部地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医院、养老院高于社区人群,农村显著高于城镇。

已知众多因素与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首先与增龄密切相关,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随增龄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激素水平改变,均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丢失。

其次,长期制动、卧床所致的肌肉废用,骨骼肌去神经支配、严重营养不良、肿瘤恶病质、内分泌代谢疾病以及基因遗传等因素导致的肌少症。其中,原发性肌少症只与年龄相关,继发性肌少症多与运动、营养、疾病相关。

3.肌少症的诊断流程

肌少症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肌肉质量评估、肌肉力量评估及躯体功能评估。

首先,对初诊病人进行初步筛查,使用肌少症五项评分问卷(SARC-F)或肌少症五项评

分联合小腿围问卷(SARC-CalF)进行筛查。SARC-F评分≥4分为筛查阳性,SARC-CalF评分≥11分为筛查阳性,进入下一环节进一步评估。

第二,肌肉质量的评估。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测量肌肉质量的金标准,生物电阻抗分析技术(BIA)相对简单便捷,更适用于社区和医院广泛筛查和诊断。DXA法测出的男性肌肉质量<7.0kg/m2、女性<5.4kg/m2被认为肌肉质量减少。BIA法测出男性肌肉质量<7.0kg/m2、女性<5.7kg/m2 为肌肉质量减少。

第三,肌肉力量的评估。使用握力计测定上肢握力作为肌少症评估诊断的首选指标。测量时左右手分别测量3次,取最大值,男性<28kg、女性<18kg通常为肌肉力量下降的截点值。手部外伤、残疾、指关节炎等患者,可使用5次起-坐试验,记录从坐姿到起立5次所需的时间,作为测定肌肉力量的替代方法。

第四,躯体功能的评估。6min步行试验为最常用的评估方法,诊断界值为<1.0m/s。

4.肌少症的干预治疗

肌少症的干预治疗包括运动干预、营养支持、药物治疗与传统医学治疗。

第一,运动干预。

对所有确诊为肌少症且无运动训练禁忌证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步行速度。推荐热身运动、有氧训练、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及祖国传统体育项目等训练方式有机结合,有效改善躯体功能,提升瘦体组织,达到增肌减脂的目标。

第二,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是肌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干预的主要靶点。所有肌少症和可能肌少症的老年人进行必要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定。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3分,提示存在营养风险,需要临床营养干预。对存在营养不良的肌少症患者口服营养补充(ONS)有助于改善肌少症患者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老年肌少症患者,如无肝肾功能障碍,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g/kg/d,肉、蛋、奶及豆类等优质蛋白占一半以上。

第三,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肌少症的药物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仍需要更多的临床应用证据支持。有研究提示,维生素D和睾酮具有改善肌肉质量、肌力和/或身体表现的作用,尚无证据推荐其他药物干预有效。

第四,传统医学治疗。

祖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24式简化太极拳、八段锦及五禽戏等,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肌肉耐力、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祖国医学认为肌少症应归属于中医“痿证”范畴。“脾主肌肉”、“治痿独取阳明”等认为肌少症的病因病机多为脾虚导致消化不良,营养摄取不足所造成肌肉运动乏源,以补脾益损为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常用方剂为四君子汤、八珍汤及补中益气汤加减变化。

千金难买老来肉,存钱不如存肌肉。肌肉意味着力量,象征着更强的生命力!我们每个人应该从现在起“储存肌肉,为健康护航”,坚持科学的膳食营养,专业的运动锻炼,有效改善肌肉质量、力量和躯体功能。

综上,老年性肌少症的治疗,运动干预是基础,营养支持是关键。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肌少症的专业运动处方及营养处方,敬请关注下期文章。

参考文献:

[1] 关玮.老年性肌少症(Sarcopenia)与营养干预[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2,20(3):162-165.

[2] 刘娟.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J]. 2021.

[3] 于普林.预防老年人肌少症核心信息中国专家共识(2021)[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 40(8):2.

[4] 崔华.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2)

文:运动康复科 任芳华

指导专家:武亮 主任医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