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事业正在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刘慈欣的《三体》斩获雨果奖,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流浪地球》风靡国际,均创造了中国科幻的世界纪录。“科幻热”不断发酵,中国科幻开始摆脱“边缘化”、“小众化”的标签,逐渐进入大众和国际的视野。然而,当前中国科幻发展的一个显著问题是,作为科幻事业源动力的杰出青年科幻人才极其紧缺。如何助力我国科幻人才培养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造就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可以引领我国科幻事业蓬勃发展的优秀人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为此,9月17日-18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指导,高校科幻平台、八光分文化、博峰文化主办的第四届“星火杯”颁奖典礼暨首届高校科幻创作者高峰论坛特设“从爱好者到推动者——高校科幻人才的持续性培养”交流论坛,由高校科幻平台创始人赵文杰担任主持,邀请八光分文化创始人、四川省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主任杨枫,博峰文化创始人、科幻图书出版人赵锋,中国当代科幻十大杰出编辑刘维佳,著名科普科幻作家凌晨,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广益,太古科幻学院院长张冉,南方科技大学访问研究员三丰,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科幻苹果核)主任丁丁虫,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伙人李兆欣,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主任付昌义,“教育部首批国家一流线下课程”科幻课主讲人郭琦,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师方舟等结合自身经历总结人才培养经验、探讨和完善高校科幻人才的培养路径。

鉴于研讨内容丰富,我们进行相关文字整理并分享如下,供大家继续讨论和学习,聚焦思想继续推动高校科幻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资料图】

议题一:目前在高校开设的科幻课程主要有哪些?我们希望通过开设这些课程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进一步跟踪和帮助修习课程的同学们完成从科幻爱好者到科幻产业人才的转变?

李广益:对于科幻课程的开设情况,之前我和一些老师做过相关统计。目前来看,国内高校的科幻课程最早起源于吴岩老师1991年在北师大开设的科幻选修课,算是大学里的通识教育。到了今天,在高校开设的科幻课程还是以此类课程为主,同时随着科幻研究的深入,开始有少量科幻课面向特定专业进行开设,比如针对中文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或者针对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

如果从面上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覆盖面比较广、受众比较多的通识教育课程可能更有意义。但如果不是仅仅提供特色化课程,浅尝辄止地满足高校科幻迷的兴趣,而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诉求:例如培养出科幻人才,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其中要害之处就是如何促使选课同学从初步的兴趣,到未来有可能进入到科幻领域,然后成为科幻产业的人才,包括特别是现在社会非常需要的科幻活动家。比如说像文杰这样的活动家,我们能不能通过课程挖掘与培养出来,我觉得这对于整个科幻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对于如何培养科幻产业人才,我先抛砖引玉提出一些初步想法。我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互推渠道”,帮助选修课程的同学进入科幻领域。比如选修我的课程的同学,如果有机会可以推荐到《科幻世界》杂志社实习锻炼;其他科幻领域的文化企业,可以到我的课堂上进行招聘,或做校招。总之无论是到出版行业做图书编辑、期刊编辑,还是从事编剧、游戏等创意类工作,这类领域的公司都可以和学校的科幻课程形成对接,使得这些领域对真正的人才需求更具体地反映在课程设置里面。这种“校地联动”或称为“产学研联动”,是我们需要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张 冉:先汇报一下我所在的晋中信息学院开设科幻课程的情况,由于学校是民办大学,学校办校方针更偏向于西化,倡导开展通识教育、完满教育等。如同广益老师所言,目前我们的科幻课程大部分属于通识类别。

与其他高校不同的是,我们开设了阶梯式、分层次的科幻课程。比如最基础的“科幻与想象力”课程,我们把它纳入到了通识必修课(学生入学后一般都要修读的课程)。对于这门课,我们做得极浅,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大概了解什么是科幻,进而引起个人关注,然后从中找到一些可能对科幻感兴趣的人。往上一个层次是通识选修课,我们开设了“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两门课程。当同学们了解什么是科幻后,如果对科幻小说感兴趣,就可以再报科幻小说选修课;如果对电影感兴趣,就报科幻电影选修课。

除了通识类课程,我们还有全校任选课,这个课程相对比较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报修“科幻设定”、“科幻音乐鉴赏”、“科幻戏剧”、“科幻游戏”等课程。

更为专业的课程安排我们目前是采用工作坊制度来推进。目前我们已经启动了“科幻雕塑美术”工作坊、“科幻剧本杀”工作坊、“科幻小说创作进阶”工作坊。这种工坊制度类似于小班教学,每期招收20余名学生,把全校对此类型最感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利用周末时间,集中上课。此外,工作坊课程要求产出成果,比如参加剧本杀工作坊,结课时要提交对应的剧本;参加科幻小说创作进阶工作坊,结课时要提交科幻小说作品。

我们希望能通过课程进阶的制度培养出一些科幻人才。从一百个人里面找出一个对科幻感兴趣的;从一百个对科幻感兴趣的,找出一个能写作品、拍电影、做动画的。只要最后这一个同学毕业后能从事科幻相关的工作,就是我们的胜利。

付昌义:我目前在南京工业大学开设了一门“科幻文学欣赏”课程,从2005年断断续续开设到现在,时间也还比较长。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给大家介绍科幻史的发展,以及科幻小说的体裁,在课上我也会给同学们布置作业,比如写科幻书评、科幻影评。最近还有一个小组合作作业,要求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们组队把一些著名科幻作家的小说作品改编成剧本或视频。目前来看,最后产出的总体效果还算可以。

对于当前国内科幻课程的开设情况,广益老师和张冉老师分享的比较详细,我想再补充一点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情况。国内最早进行研究生科幻教育的是吴岩老师,他在2003年于北师大开始招收了科幻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201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有很多高校都很重视科幻研究,比如复旦大学严峰老师、重庆大学李广益老师、深圳大学江玉琴老师等,专门招收一些学生进行科幻研究进而培养学术人才。

郭 琦:我在华侨大学开设了一门以科幻小说为主题的通识选修课,在2020年,这门课被评选为教育部首批线下一流课程。从我这些年的实践经验来看,通识选修课目前还未形成很强大的、成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但我认为通识教育有它本身的特点:它不拘泥于文科与理科的分类。换句话说,它更像是博雅教育。从学生培养角度上来看,科幻文学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接触它可以培养我们青年学生对于知识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由科幻文学的内核来决定的。所以如何建设和发展我们的课程,真正去引领学生通过更加开放的眼界、更加包容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 丰:现在科幻课程在高校遍地开花,几位老师对于相关课程的情况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我在此补充一点大家可能忽视的,但是极为重要的一类,就是科幻作为一种方法论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课程。比如我在南方科技大学开设的“科幻和未来学”课,还有老师开设“科幻与未来法学”课等。因此科幻其实是一个非常有包容性的门类,它可以放到很多学科当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看待传统学科发展的视角。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大部分高校科幻课程可以说并不是为科幻行业培养科幻人才,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在高校当中为学生提供人文方面的素质教育。但是,确实很多活跃在科幻领域的人才,他们很多都是从我们的科幻课程起步的,比如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一些科幻作家、科幻研究者和科幻活动家。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开设科幻课程时要明确好两个目标,首要目标可能是为了更广泛地为学生提供一类人文素质教育,此外,我们也要重点关注这些愿意在科幻行业中进一步探索与成长的学生,针对性地做一些拔尖教育。

议题二:科幻行业期待看到什么样的青年人才?高校科幻爱好者在踏入科幻行业成为一名称职的科幻工作者时,应具备什么素养?

杨 枫:这个话题对于当下而言非常具有实际意义,从八光分文化或者我本身的一些经验出发,与大家做一些简单分享。针对“科幻行业期待看到什么样的青年人才”,简单一句话就是:希望能够从青年人身上看到“科幻+”标签。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科幻是基础,同时在科幻之外又拥有加分的能力,比如说写作、翻译、编辑、美术、编剧、游戏脚本、创意策划、活动组织等。因为国内目前很多大学并没有专业的科幻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我认为对于很多有志于进入科幻领域的同学来说,在大学阶段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去培养和深化自己科幻方面的兴趣爱好非常重要。

高校科幻爱好者踏入科幻行业时应该具备什么素养?在这里我先提几个点。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科幻积累,比如说文学的、影视的、艺术的、科技前沿的;其次是对科幻抱有热爱和初心,在整个参与科幻推动的过程当中,能持之以恒并且不会因为短暂的困难而放弃。比如在科幻创作当中,很多困难和问题是大家共同遇到的,但是有的人坚持下来、找着了解决的办法,那他可能就能够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最后就是终身学习的态度,因为科幻与科技前沿或者说国家的整个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我们现在最忌讳的就是怀抱固步自封的态度。无论是对科幻的认识、对文学的理解,还是对一些科技发展的前瞻,都是随着整个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不断推进的,所以固步自封也是我们要特别避免的。

赵 峰:今天这个议题极为重要,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上午在论坛上发言的各位从高校走出来的从事科幻研究、科幻产业的年轻人代表都非常优秀,但是对于一个产业来说还是不够的。现在整个科幻产业还是小众产业,我认为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它的基础受众人群还不够多。所以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从小学、初中这个层面去深入挖掘受众群体,慢慢在全国几千家中小学举办“科幻进校园活动”“科幻图书捐赠活动”,来吸引他们从小关注科幻、科学及科普。

同时我觉得大学生群体中有“高校科幻”这样的平台非常好,也可以继续进行更多的科幻人才培养尝试。现在有很多中小学的孩子,他们非常喜欢科幻,我们可以组织大学生进中小学去做科幻教育支教、开设讲座等,或者辅导中小学的孩子来写科幻作品,这样各学龄段承上启下的作用就能体现出来,对彼此的发展和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李兆欣:**现在很多青年人可能不太明白什么叫“行业”,说直白一些行业就是一类公司形成的聚合体,行业的规则就是公司的规则:乙方打工,出成果赚钱,同时甲方不能赔本,双方都能很好地活下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业需要的人才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需要真正意识到自己要承担责任的年轻人。

现在真正热爱且坚定留在科幻行业的年轻人太少了,很多同学进入社会后发现随便找一个行业都比留在科幻行业赚钱多时,就会把科幻当做一个业余或兼职的事情,这是非常典型的。而这个问题的出现首先是科幻行业本身的问题,这个行业本身就小,以后可能也依然很小。但是并不是说行业很大,赚钱就一定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希望在行业内看到的年轻人是这样的:你意识到自己选择科幻作为事业,想通过它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更多的机会、实现更大的抱负,那你首先得踏实坚定地负起相应的责任,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掌握、不断吸收经验和教训。如果年轻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贸然进入到这个行业,我认为他后面还会再离开这个行业,这是非常糟糕的。

凌 晨:在这些老师的发言基础上,我做一些补充。目前国内科幻产业比较小,比如科幻产业最核心的科幻出版看上去欣欣向荣,但它在整个中国出版业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一块,盈利极为少,编辑想做出爆款的科幻图书也是比较困难。我们都知道《科幻世界》打造与推出刘慈欣的《三体》,历经十多年时间,那么我们现在还能不能静下心去打磨像刘慈欣这样的科幻作家呢?对于科幻从业者来说,尤其是科幻出版从业者来说,我认为真的要进入这个行业的话,必须要有责任感,要真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坐得住冷板凳。

具备“科幻+”意识和素质的科幻迷年轻人找行业工作会更加的容易,因为他的视野会比一般人要宽广,同时一个年轻人想要加入科幻产业的核心领域,所要求的素质也会不太一样。比如科幻出版业,他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策划和组稿能力,从一开始作家甚至还没有想法时,就能够跟作家一起策划一本可能被市场所接受的书。

三 丰:几位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幻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做了阐述,我想先从一个定义性的问题来出发:当我们在讨论科幻行业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说什么?前面主持人也提到我们现在一些耳熟能详的科幻企业,比如八光分文化、博峰文化、未来事务管理局,但其实要专注于做科幻文化的企业还是少数。我们在做科幻产业研究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定义:以科幻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科幻文化产业。其实大量的跟科幻相关的内容生产或者创造,它不是聚焦在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幻文化企业当中,而是在其他更大型的、更广泛的文化产业范畴里面,比如说影视公司、文化公司、文旅公司,在这些大的文化企业当中,他们是有一部分在从事科幻内容创造的。因此将来有兴趣从事科幻文化产业的年轻人,并非要只盯着现在的几个科幻企业,我们完全可以到更广阔的市场当中去寻找到自己的喜爱的岗位,然后在这个岗位从事科幻内容的创造。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是需要对于科幻有情怀、有认知的这种人才,把他放到任何一个文化岗位当中去,他都有希望能做出符合我们认知的科幻内容。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电影《流浪地球》为什么能制作出来?其实在于郭帆,他本身就是一个从小对科幻有认知的导演,在看了《终结者》之后,他就觉得以后一定要拍科幻电影。所以他对于科幻电影的研究和认知有长期的积累,这是他最后能够完成《流浪地球》这样科幻电影的基础。所以怀有科幻情怀、怀有科幻认知的年轻人,如果能到科幻文化产业的海洋当中去,都能从一粒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一株参天大树。现在市场上的很多科幻内容,都是由这样具备科幻认知的年轻人所创造出来的,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

同时我们在说科幻行业时,还有另外一类叫科幻相关产业,比如说教育行业、旅游行业、城市建设行业、科技行业。也就是说在这个相关产业当中就业的年轻人,他如果有科幻认知、有科幻思维、有科幻情怀,他也许能做出一些创新性的、跟其他人不一样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成就出来,这也是非常好的。

议题三:我们如何引导想从事科幻小说创作、科幻编辑工作、科幻翻译工作、科幻研究等工作,但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培养的同学们走好第一步?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为他们保驾护航?

丁丁虫:刚才主持人说到很多同学受到我的影响进行翻译工作,实在令我受宠若惊。因为翻译是一个比较寂寞的行业,我想能够从事或有志于进行科幻翻译工作的人,首先是对科幻有非常大的热爱。翻译本身非常枯燥,流程也比较复杂。我们要翻译一本书往往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当翻译稿交给编辑后,还要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校对、审稿、出版期,甚至很多时候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这本书到最后无法出版。作为过来者,对于想从事翻译工作的年轻人,我觉得要去衡量一下自身对科幻的热爱是不是真的达到能支撑着自己度过一个又一个非常寂寞的夜晚的地步,这一点是作为一个科幻译者最重要的素质:对自我的评估。

科幻翻译其实是一个门槛相对不高但又很高的行业。之所以说门槛不高,是因为现在很多出版社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对于很多外国的优秀作品,不管是欧美的或者日本的,还有其他的小语种,都有很高的需求。想要从事科幻翻译的同学们,可以大胆地去和编辑沟通,很多编辑会放出试译的征稿,大家可以试译,如果能够通过试译,基本上就有机会签合同正式开始翻译;说它门槛高,就是需要应试者有足够的能力通过试译,试译本身也是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环节,译文要出彩,才能够被看中。此外科幻翻译跟一般的翻译还不太一样,它对译者的阅读量、对科幻这种类型文学的理解是有要求的。不管是对行文的要求,还是对背景知识,以及对科技的理解都有要求。特别是很多时候科幻小说里面会出现一些生造的单词、一些新的概念,这对译者来说也会形成比较大的挑战。

总体来说,首先需要大家仔细评估清楚,翻译不是一个风光的行业,它是一个比较寂寞的职业。如果大家想要从事这份工作,一定要衡量自己对寂寞的耐受度,以及自己对科幻的热爱程度;第二点就是要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特别是要拓展自己的阅读量。真正做到了这两点,我认为进入科幻翻译行业还是比较容易的。

**刘维佳:**我来说一说对于科幻编辑这个职业的感想,说实话,很多人对于科幻编辑现在在认识上还不太清晰。大众对编辑广泛的理解更多倾向于对稿件的修改、整理,其实这是文字编辑的一个要求,属于编辑这个大概念下面一个小的范畴,但很多人就把编辑理解成如此。实际上,我们所说的科幻编辑主要重合的是文字编辑,科幻编辑肯定也包含文字编辑这方面的工作,这是属于工作的一部分。所以科幻编辑首先也是文学编辑,文学编辑就要求对文学有比较好的感受力、领悟力以及一定的天赋。

同时在这里我最想说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编辑到底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对各编辑工作的理解和混乱的认知也源自于对这方面的不清晰。很多人以为编辑选稿子,就是尽量把好的、精致的稿子选出来,但这样会和很多文学奖的评委发生混淆,实际上他们之间是有差异的,编辑不是文学奖的评委。也有人认为编辑应该把一个烂的稿子拿到手后,然后帮作者拼命地修改、拼命地润色,直到让它变成一篇合格的稿子。我认为这个认知也是错的,这是写作老师该做的事,编辑不是写作老师,编辑也不应该这样去做,不应该无论什么稿子都把它修改出来,这个是错误的。

最后就可以告诉大家编辑到底是干什么的——编辑需要淘汰掉不合格的稿子,选取好的稿子。这个工作最像什么呢?像工厂里边的质检员。我认为编辑实际上是质检员,并不是写作老师,也不是评委,也不是曾经有人说过的服务员,要以作者为大,为作者提供服务,这个我也不认同。我倒认同部分,也可以说编辑是服务员,但是他是为什么服务呢?这里才是编辑工作的本质了——它是为读者服务的。编辑可以说是服务员,但是它不是为作者服务的,它是为读者服务。质检员的服务对象是谁呢?就是用户。质检员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他是要保证让自己的用户拿到质量非常好的、非常合格的产品,而不是一定要杜绝那些不合格的产品到用户手上。也就是说科幻文学编辑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读者的代言人,一定要首先明白这一点,这是基本的定位。很多的混淆和认知混乱就源自于此,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是读者的代言人,仅就凭本能地做。但科幻编辑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这要求编辑仅了解基本定位还不行,还要很了解读者群是什么,如果一个编辑连自己的读者群是什么都不清晰,甚至读者是什么年龄层次也说不清楚,这就麻烦了,就会难免出现做的非常混乱的情形。

所以我认为,科幻文学编辑应当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对自己读者群的了解和跟踪上,不然这是不称职的编辑。除此之外,我认为编辑每天应该在工作之余,除了提高自己的基本功,了解和追踪自己的读者,也要多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文字功底;跟踪科技的发展、了解科幻小说的最新动态等。目前专业的科幻编辑在中国的数量也是比较少的,很多平台的读者群也不尽相同。因此科幻文学编辑的标准也不能一概而论,但大体上的规律是相同的。我认为编辑们如果能够成为一个平台读者群的代言人,尽可能地选出适合读者群、令读者群最喜欢的作品,那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科幻编辑了。

方 舟:其实我本人进入科幻研究领域也非太久,算是半个新人,我从个人体验来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科幻行业后走好第一步。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把对科幻的兴趣落地,我自己从事科幻研究就是受兴趣驱动的。在我看来,把对科幻的一腔热情落到具体的事物、工作或者创作课题研究活动上,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我之前带过一支由计算机、经管、新闻、电信等专业学生组成的比赛团队,尝试做科幻NFT产品,我观察到大家虽然对科幻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或者说对科幻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但是他们具有非常充沛的想象力,最后大家集思广益,做出来的产品非常令人惊喜。

我来自高校,高校是培养人才最基础、最前端的一个阵地,在跟这些高校学生群休息相处的过程中,我看到他们所展现出的极大的科幻潜力。目前国家也是提倡产学研究和产教融合的模式,前面专家学者提到培养科幻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这对我启发很大。我比较喜欢的方式是适当地邀请学生来参与我的相关课题和项目中,采取合作的模式,在这种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提升是肉眼可见的,我自己也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这是一个双赢、互相学习、交流、进步的过程。

此外,我觉得从高校的角度、从做研究的角度出发,青年科幻学者的重点就是要下笔、要落地,除了写一些专业的学术论文之外,也可以简单地写一些书评等等,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地磨练自身,提升能力。

李广益:如果大家想要把科幻作为职业,借用马克斯·韦伯的一个概念:把一种兴趣、一种爱好,变成一种可以安生立命的职业,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要对从事的职业有比较真切的认知。我们不能只看到风风光光的大刘老师,我们也应该看到从事科幻创作更多的时候,只能满足我们自己内心的热爱,并不可以帮助我们进入作家富豪榜。第二方面是要在精神愉悦与物质收获之中找到一种平衡,比如我们做科幻编辑、科幻翻译都很辛苦,但如果期待与现实情况相符合,那么我们的理想主义、我们的热爱,才可以和未来现实的一些诉求取得平衡。这样我们才有机会能够真正地进入本身想要追求的工作中,并且扎根其中,取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物质上的收获。

此外关于从事科幻研究,我想接续方舟老师继续分享。大家要走好第一步,首先还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读好书。现在我们有非常丰富的获取各种资源的渠道,同学们自己也在摸索,这其实是很好的,但是也存在陷阱,比如追求“时髦”、“名气”、“潮流”,这会导致大家在阅读时缺乏合理性、走弯路。所以在阅读方面,我还是建议同学们读真正经典的、前沿的作品,这对大家往后的发展帮助极大。除了自己阅读、自己琢磨,还需要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不可回避的就是一定要锻炼表达能力,除了口头表达之外,书面的表达可以帮助大家去梳理自己的思维,用一种比较严谨、比较合乎规范,同时又比较流畅的方式,把自己的思想清晰地、明确地、有分寸地表达出来。这需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养成写作的习惯,在专业老师、前辈的指导下提升自己书面表达的能力。

另外付昌义老师前面提到,我们也在寻求建立一些学术性组织,比如今年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了科幻文学专业委员会,以后我也希望大家能用各种方式为希望进入这个领域的青年人提供一些培训。比如去年暑假我们和吴岩老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合作举办第一届面向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生的科幻学术研习营,还有像文杰他们发起的青年科幻研究实验室项目,这些可以为更多有志于此的同学保驾护航,算是老师引进门,但未来修行靠个人。

议题四:高校科幻核心骨干有想法也有干劲,如何促使他们成为引领我国科幻事业蓬勃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 丰:可以说中国科幻的一部分历史,就是不断有从高校走出来的年轻科幻骨干在发挥能力、发光发热的历史。在高校科幻的群体中找到特别拔尖的人才,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量,最终进入一种正反馈的循环,这是整个科幻共同体应当去做的一件事情。其实在中国科幻的历史当中,这样的正反馈循环已经发生了,并且在不断地出现,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要把它系统化。以科幻文学创作为例,如果有志于此的高校人才,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积极的反馈,例如编辑的意见、发表的渠道、比赛的阵地等。

像高校科幻平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我们从来没想到过的,有如此聚合性,能够不断地推出新的高校骨干人才,让他们在科幻共同体当中施展抱负的平台。我相信这也是我们今天很多老师都愿意参加这个高峰论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愿意为骨干人才铺好路,让他们能够继续坚定地走下去,走得越顺越好。当然,也要让这些骨干人才提前做好准备,也许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机会,但有时候可能发展得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但是不管如何,科幻共同体是凝聚的、是相互扶持的。我们希望可以在高校当中发掘出更多的人才,为我们中国科幻接下来进一步地发展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

付昌义:2018年我们成立了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相当于给我们江苏科幻同仁、科幻作家、科幻评论家、科幻教育者和科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们这几年主要做了三件事情,首先是进行科幻教育。我们在各高校和中小学组织了相应的科幻课程,同时通过江苏科普作协陆续在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南京十三中、南京临海中学、江苏省常州中学、江苏省常州市利华中学、博爱小学等设立江苏省科普科幻教育基地。从教育的体制来讲,这样搭建了一个囊括大、中、小学的科幻教育基地,为课程的培养和人才的输送提供梯队形式的保障;二是举办竞赛活动。从2018年开始组织江苏省的青年科普科幻作文征文大赛,借此发掘和培育了一些很多有志于进行科幻创作的优秀人才;同时配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进行的江苏省赛区的选拔工作,由于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是教育部公布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这对于中小学生进行科幻创作、通过自主招生渠道升学非常有用;三是开展科幻培训,2018年科幻专委会成立时我们开展了首期的江苏科幻写作营,2019年我们承接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青年科普科幻之星培训项目。通过帮助有志于进行科幻创作的爱好者和初学者进行提升,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幻创作方式。

目前为止,我觉得通过我们的教育、竞赛、培训三联动的机制,对于我们的人才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江苏省也涌现出了很多科幻方面的优秀人才,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凌 晨:我在接触高校骨干时,感受到大家都蛮有活力。但相比与前些年,近几年高校科幻社团的活动渐渐少了许多,我曾经问过他们,大家都反馈说现在学习任务重,对社团的兴趣不大。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在想怎样能让这些高校骨干去组织更多的活动,并且发挥大家对科幻的兴趣,落实他们自己的一些想法。其中关键点就是怎么样让这些高校骨干同学跟现实的需求挂钩,让喜欢科幻的人觉得科幻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这就要说到科幻的现实意义,比如怎么把科幻跟创新思维挂钩在一起,跟创新的工作、新的职位、工业上的新的应用都结合在一起。如果能做到这样,科幻会更接地气,在高校开展科幻活动可能会更容易一些。一旦纯讲科幻的创作、科幻阅读或者科幻影视,好像对这些为将来生计谋划、去拼命读书的学子来说就是一种娱乐休闲,我想跟很多科幻作家去高校参与这些活动的出发点不符。我们现在应大力提倡的是科幻的思维方式,它会影响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知,或者对整个行业的认知,在这个行业中可能会帮助我们产生更多的想法。这种科幻思维的落地和推广,就会跟现实的很多事情结合在一起,这样对于有志于做科幻活动、科幻组织的骨干们来说,能找到一个真正引领大家去热爱科幻的着力点,这是我的一些想法。

议题五:如何构建高校科幻青年人才培养的生态体系?

郭 琦:如果说要通过高校课程设置去构建这样的环境,可以用古代的思维——“合纵、连横”两个方面来入手。今天大家都讲到很多高校都分布着不同的科幻课程,很多老师在不同的场合也进行一些交流。如果说能够有一个机会把我们分散在各个高校不同的科幻课程进行一些联合,真正的形成一个共同体,这个能更有效地帮助科幻课程教学的老师进行更深入地思考,这就是合纵的方面。我目前依据主持的科幻课程,正在向华侨大学校级层面申请建设虚拟教研室,在这里我也向各位老师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能有机会邀请到各位老师参与这个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然后大家一起把分散在各个学校的科幻课程一点点地整合起来。

其次言说“连横”。我们常说的人才培养、课程发展,都离不开我们刚才所提到的顶层设计,一方面是需要有政府部门、教育监管部门对于科幻人才的培养加大力度投入,同时也可以借助一些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把研究和我们实际的教学或者人才培养进行一些合作,这样能够更有效地、更深入地把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贯彻。

李兆欣:如果要构建高校科幻青年人才培养的生态体系,我觉得首先必须要思考的是能不能提供真正有效的就业机会、练手项目、各种各样的工作内容给年轻人,这是刻不容缓的,不是说到本科毕业才考虑的问题。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一起把实际的资源拿出来,塞到这个形态的各个框架里去。这肯定需要我们付出一些代价,但是培育从来不是一个好的生意,培育的结果可能十年后才能看到。

**方 舟:**搭建这个生态体系一个比较重要的点是,一定要跳出高校体系内传统社团的培养模式。传统社团是一种目标导向的,它更多是以具体工作事务驱动的,重点是把工作完成,其实与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只是能力的强和弱。但是科幻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才,是以人为主的,我们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传统社团断代的现象,维持人才的持续性。

刚才广益老师提到的科幻研习营,我报名参加后收获非常大,不仅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也得到了广益老师和三丰老师专业的指导。同时我目前参与负责的青年科幻实验室的项目,成员都是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大家平时会一起分享最新的科幻信息、读书心得,并且围绕相关的课题进行学术论文的写作等等。这些模式都突破了传统学校、学科的界限,是一种相对开放、健康的生态模式。

**刘维佳:**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把科幻产业做大,真正地让我们的市场和读者群越来越大,让我们的土壤肥沃。做到这一点之后,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我们现在是自上而下搞了很多培训和研究,但是如果土壤不肥沃,这些都是插在瓶中的花。至于怎么让我们的那个市场变得更扩大,读者群更多,这是另外要讨论的议题了。

议题六:是否有必要在地区科幻专委会设立高校工作委员会,把弥散的高校科幻迷们聚集在一起?

**丁丁虫:**我创办科幻苹果核的一个初衷是想把上海高校的科幻社团管理制度化,能够延续地帮助各个高校把科幻协会长期运营下去,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各个学校情况、人员情况、学校本身规定也不太一样。但是回到议题上面来,我觉得搭建这种校际的,甚至整个地区联合性的组织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学校的单独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能有一个跨校的组织把大家联合起来,然后共同地去做某些事情,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这一点来说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这对于我们培养高校里的后备科幻人才也是非常有益的。

**付昌义:**我们也想过尝试组建这样的组织,但是高校工作委员会最大问题是:如果成员都是由学生组成,可能存在某一届的学生会很积极,等他们毕业或者升学以后就会缺乏延续性,毕竟科幻对很多同学来说只是兴趣而已,并不是能一直保持强烈。我们目前采取的策略是保证一些核心科幻协会能有一个专门的指导老师,这样这个社团就会相对稳定一点,保证有一些活动可以举办。但如果有社团的同学想尝试在江苏省进行高校工作委员会的搭建,我们还是非常愿意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不管是在资源、人力,还是经费等方面,只要是有可能的,我们都是全力支持。

**杨 枫:**社团骨干的年度交替确实是很大的问题,这种时间感是非常紧迫的,根据我之前接触的高校科幻社团的工作项目推进来说,高校科幻社团发展的好与不好,状态积极或消极,跟领头人的关系非常大。回归到高校工作委员会来说,我认为明年在成都举办世界科幻大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成都有很多高校都有科幻社团,比如川大、西南财大、西南交大、川师等,西南地区可以将2023年科幻大会作为链接点进行试点,这个方向非常值得努力推进,给同学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去实操去锻炼去成长。

**赵 峰:**我觉得在地区设立高校科幻工作委员会很有必要,这个可以跟高校老师、科幻企业进行联动,把从学校到社会的科幻群体有机的结合在一块。从活动策划到执行落地都可以由学生做主导,高校老师、科幻企业做辅助。这个过程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是不是真正想做科幻,也能切身感受到真正做科幻是什么样子,现实跟理想的差距在哪。

结 语:各位老师从接触科幻开始走到现在有何感触?有哪些是值得同学们借鉴的?

**杨 枫:**送给大家一句话,拥抱科幻之美,珍惜无用之用。经过今天一天的会议,尤其是听了今天上午的很多分享,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无论是科幻会长、翻译爱好者、还是其他参与到科幻推动当中的同学,大家本身的专业学习跟业余科幻训练之间其实是有很大差距,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科幻的反哺、对科幻的热爱。在我们整个学业当中,如果能够把自己的热爱和兴趣,甚至于说看似无用的东西,把它做到极致,最终它可能会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能够成就我们人生价值的荣誉。

方舟:一是一定要加强与身边从事科幻研究、科幻创作的老师同学们交流,获得最新、最全面的科幻资讯;二是要脚踏实地,要把对科幻的热情落到具体的事务上面,这样才能进行持续地推动。

付昌义:科幻永远是打开大家未来的一扇门对吧,只要大家坚守,一定会成功!

郭 琦:对于我们来讲,特别也是对于同学们来讲,一方面要保持一种热情和情怀,同时也要做好用爱发电的准备工作。我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浪漫,同时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努力。

凌 晨:凡有坚持,必有所得。刚才我们谈了这个行业面临着很多困难,或者说这个行业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但真正进入这个行业后,我觉得这个行业还蛮有前景的,将来需要科幻思维、科幻创意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我们现在很多从事科幻的朋友,当年也是偶然进入这个行业,十几年坚持下来,大家都从这个行业里收获到了很多东西,不只是精神层面的。虽然可能是会清贫一点,但为了自己的乐趣和爱好做事,岂不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刘维佳:让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科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要多去分享科幻之美。

**李兆欣:**希望年轻人一定要意识到:如果真的想在一个行业里得到回报,肯定是可以做到名利双收,但前提是我们也要真的能够给它付出足够多的时间、精力、真诚。

**丁丁虫:**热爱科幻本身就是需要耐住寂寞的事,世界上所有的事业,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都是平平凡凡的道路。好处是不管我们走什么道路,坚持下去就能看到好的结局,看到温暖的彩虹。

赵 峰:每一代科幻人有每一代科幻人的使命,我在科幻图书出版行业已经呆了七八年,一直在坚持,也一直对它抱有很大的期望。今天参加会议让我切身地感受到青年人才一直在不断源源不断地涌现,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常年长时长期地做基础工作、去打牢这个基础。

整理:覃施媛、赵文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