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可能性》说课稿篇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25~126页例1、例2,第127页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五第1题。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资料图)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硬币、装乒乓球的盒子等。

一、情景引入

1、教师:上课之前告诉同学们一个消息,我们班马上要转来一位新同学,请同学们猜一猜,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2、学生猜:可能是男同学,也可能是女同学,不能确定,都有可能。

3、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不确定现象。

(1)教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抛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

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

(2)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3)活动后请学生用语言描述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得出这件事是不确定的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

(5)教师小结: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板书:结果不止一种?不确定)。

2、研究确定现象

(1)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白球。学生可分组摸球后,记录摸球后的结果。教师:当盒子里全是白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全是白球,都是白球……

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一定”这个词来说。

(板书:一定)

教师:这样放球可能从盒子里摸出黄球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不可能,不会……

教师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不可能”这个词来说。

(板书:不可能)

教师:(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黄球)当盒子里全是黄球时,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又怎样呢?

学生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摸球结果。教师小结: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我们就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确定现象。

三、猜想验证

1、(教师将两种球混装)提问:现在盒子里装了3个黄球和3个白球,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会是什么球呢?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来描述摸球结果。

2、小组摸球,试验验证。

(1)试验要求。

教师: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个盒子,里面有3个黄球和3个白球。请组长负责安排,小朋友按次序摸球。

要求:

①每人可以摸两次,摸之前要先想想:会摸出什么球呢?然后再摸。

②组内的记录员要将小朋友每次摸球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每次摸出的球要放回盒子里摇一摇,再继续摸。教师: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合作,小组活动开展得又快又好。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小结:完成教科书127~128页1~3题。

2、讨论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教师:生活中,哪些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哪些是一定要发生的事情?

教师举例,引导思考,如:“猜中指”、“石头、剪子、布”等游戏。教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些游戏?你能预测一下结果吗?

教师小结: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事先不能确定的。

学生举例,分析游戏结果。

教师:想一想,平常你还玩过哪些游戏,或者你能不能自己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使它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事先不能确定的。

要求:独立思考,同桌互玩,边玩边想:这个游戏的结果是确定的吗?为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有趣的游戏,它可能出现的的结果不止一种,在玩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属于数学上的“不确定现象”。也正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人们才可以反复玩,在可能出现的结果中去感受无穷的乐趣。

四、全课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可能性》说课稿篇二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初步学习了收集、记录、分类整理信息以及用简单的表格或涂颜色的方块表示统计的结果,还在摸彩球、玩转盘、抛圆片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了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让学生体会事件中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时是相等的、有时是不相等的,学会用经常偶尔机会是相等的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把可能性的教学与统计方法密切结合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例题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红球和黄球,这两种颜色球的个数相等,让学生在摸球活动中体验摸到红球的机会与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例题首先明确游戏方法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然后明确记录方法把每次摸到的颜色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里,摸了40次以后,分别统计摸到红球、黄球的次数,填入《摸球结果统计表》里。例题还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任意摸1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估计一下,摸的40次里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为了保证游戏结果的客观性,教学时要注意六点。

(1) 每次任意摸1个球。学生应该在看不到球的颜色的情境中随意摸;把摸出的球放回口袋后,要用力把口袋抖动几次,使不同颜色的球在口袋里随意分布。

(2) 摸的次数要多。因为摸的次数越多,摸到两种颜色的次数越可能接近。如果摸的次数太少,就不容易显示出可能性是相等的。例题要求摸40次,教学时只能多于40次,不能少。

(3) 估计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时,要让学生在口袋里的红球和黄球个数相同的现实情境下,联系经验思考,不但要估计两种颜色的球可能各摸到的次数,而且说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估计。

(4) 要指导学生记录。每次摸得什么颜色的球要随时记录,游戏结束后才能统计。学生以前用画的方法记录,现在用画正的方法记录,应该对学生讲讲画正字的方法,并让他们体会这种记录的好处。

(5) 要组织学生交流。每组学生摸的40次里,一般不会两种颜色的球各20次,会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多一些,另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少一些,个案不容易反映出可能性相等。只有在各组的交流中,在对众多个案的观察分析中,学生才能从两种颜色的次数差不多,体会机会是相等的。

(6) 要组织学生反思。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并找到原因口袋里装的红球与黄球的个数是相等的。

例题仍然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3个黄球和1个红球,两种颜色球的个数不等。每次任意摸1个球,及时记录球的颜色,摸了10次以后统计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一些。游戏方法和数学思考与等可能性的例题基本相同,数学思考的线索仍然是现实情境猜想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原因。记录信息采用统计图,教材提供了两种统计图,左边一种是前几册中用过的方块图,右边一种把方格连成了条形,学生可以任选一种记录。通过这里两种记录的图,引导学生从认识的方块图过渡到认识条形图。

游戏后组织学生交流要抓住三点。

(1) 从结果想原因,体会可能性有大、有小。各组摸球的结果都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摸到红球的次数少。要让学生想想、说说为什么。

(2) 把两种统计图进行比较。围绕右边的统计图是怎样画的、表示什么意思,两种统计图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让学生讨论,实现从方块图到条形图的过渡。

(3) 把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不相等作比较。两道例题都是摸球,为什么前一道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与红球差不多,后一道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比红球多得多,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

其中第1题通过抛小正方体继续体会例题教学的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有大有小。第2题运用对可能性的认识先按照预设的结果在布袋里放铅笔,再通过摸铅笔活动验证有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从而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有小。

练习九第1~3题分别联系天气情况、玩转盘以及生活中的事情引导学生用经常偶尔 可能性相等等词语形象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摸牌游戏,从四种花色的牌摸到的次数差不多,到红桃花色的牌摸得的次数比其他花色的牌明显多,能使学生感受由于条件变化会引起可能性的变化。

下棋游戏的规则比较复杂。正方体上涂红色的面比涂黑色的面的个数多,红色面朝上在棋盘上走的格子比黑色面朝上走的格子少,最后结果是拿红棋的人经常获胜。分析原因,学生能从中获得很多感受,对可能性的大小有更多体会。

小学数学《可能性》说课稿篇三

1、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根据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关系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重点: 理解掌握可能性的意义,用分数表示等可能性

难点: 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白球、黄球、硬币

1、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玩个比赛好吗? 这里有三个盒子,盒子里都装有了6个球,老师想跟同学比赛,看谁能摸得到白球,比比谁的运气好(老师盒子里装6个白球,学生的一个装6个黄球,另一个盒子里装了3个黄球和3个白球)

师生比赛。

思考:你能猜出老师运气好的奥秘吗?

估计回答:

1、老师的盒子装的全是白球,所以一定摸到是白球。

2、一个盒子里装除了白球还有其他颜色的球,所以摸到的可能是白球。

3、还有一个盒子没有装白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白球。

板书: 可能 一定 不可能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事物可能发生,有的事物不可能发生。今天我们来研究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板书: 可能性

1、同学们最喜欢课外活动,你们看参加课外活动的小朋友可多了。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

老师让我们红队先开球吧!还是让我们黄队先开球吧!…

谁先开球呢?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公平的办法。

1、石头 剪子 布

2、转转盘

3、抛硬币

介绍:国际足球比赛一般采用抛硬币办法决定谁开球,你们认为抛硬币的方法公平吗?为什么?

我们来做抛硬币实验来验证。

2、活动体验,感受过程

抛硬币游戏

1、竖着把硬币放在20厘米左右的高处让硬币自由落在桌面,每组抛20次。

2,用“正”法在草稿纸上做好记录。

3,抛完后,小组长统计本组的情况并填好记录表,组内同学共同校对。

4,活动时我们要互相合作,有秩序,保持安静。

放学以后,你喜欢做什么?(看动画片)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

1、(出示课件:小明喜欢看动画片《电击小子》小丽喜欢看《羊羊快乐的一年》,但只有一台电视机,该怎么办)

生:他们可以抽扑克牌解决

生: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来解决

生:可以掷骰子来解决

……

师:你们的方法很好,我们再来看小明和小丽的办法好吗?

(课件:掷一枚正方体决定谁看动画片。小正方体共有6个面,每个面上标有数字1,2,3,4,5,6。如果朝上的数字是6,则小明看,如果朝上的数字不是6,则小丽看。)

生:老师,这样不公平 。

生:是呀是呀,小丽要耍赖了。

生:我给他们改游戏规则吧!改为如果朝上的数字是1,2,3则小丽去,如果朝上的数字是4,5,6则小明去。

生:这个办法对他们来说是公平的 。都是3/6=1/2

师:你想的办法也很公平。

小军不看动画片,他喜欢下飞行棋,你玩过飞行棋吗?怎样玩的?掷一个正方体骰子,朝上的面数字是几,就走几步。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掷出每个数字可能性一样吗?

生:可能性都是1/6 师:如果我们把这个正方体改成长方体,掷出的可能性一样吗?为什么?

师:长方体的六个面不一样大,所以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不相等。

今天我们在游戏中知道了一件不确定的事情它的可能性可以用一个数表示,例如,掷硬币掷出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都是1/2,掷一个正方体的骰子,每个面掷出的可能性都一样。

小学数学《可能性》说课稿篇四

教材p107—109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 他 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记录次数

活动汇报、小结

(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

小组内说一说

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

(3)开袋子验证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

2、练习

p107“做一做”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p109 6

[1]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2]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3]实践、记录、统计

[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

[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10 7

小学数学《可能性》说课稿篇五

1、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数据,认识条形图(1格表示1个单位),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p90--91

1、 经历和体验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 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 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个袋子,你们能猜出袋子里有什么吗?

2、打开袋子验证:3个红球,3个黄球。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1、想一想

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说明:袋子里有红球、黄球。摸到红球和黄球都是有可能的。

2、猜一猜

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把球再放会口袋,一共摸40次,红球、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学生各抒己见。

讲述: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这仅仅是我们的估计和猜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红球和黄球各摸到多少次呢?

引出课题,并板书。

3、说一说。

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记录数据的方法?

讲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你知道"正"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吗?

教师讲解示范画"正"示范的书写格式。

4、 摸一摸。

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由3个红球,3个黄球,摸球前要先把口袋摇一摇,然后闭上眼睛任意摸一个球,如果摸到红球,组长就在红球的后面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摸过以后要把球放回口袋,要摇动口袋。小组同学轮流摸球,一直摸完40次。

想一想,每组4个同学,平均每人要摸多少次呢?

学生活动。

⑴每组组长负责记录,并把记录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⑵组长汇报摸球结果。

⑶问:统计的结果和你开始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

⑷讲述:在袋子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同样多的情况下,从袋子里每次摸一个球,摸球的次数又比较多,那么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是差不多的,这就说明了在这种情况下,任意摸一个球,默祷红球的机会和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三、玩中交流,内化提高

1、想想做做1

⑴请每组拿出一个小正方体。

问:知道这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吗?在6个上都有写数字,小组内轮流看一下有哪些数字?各出现了几次?

⑵活动规则:把小正方体抛30次,组长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其它同学统计并填表格。

学生活动,并填写表格。

⑶收集各小组数据,并完成班级各小组的汇总表。

⑷问:看着合计栏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⑸讲述:通过观察合计栏里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抛的次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那么抛一次,向上的数字有几种可能?这三种可能性的大小怎样?(相等的)

2、想想做做2

谈话:在布袋子里放4枝铅笔,怎样放才能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

⑴任意摸一枝,不可能是红铅笔。

想想口袋里该装什么铅笔?

小组同学合作装铅笔,问:你为什么这样装?

⑵任意摸一枝,可能是红铅笔。

问:你是怎样想的?

⑶每次任意摸一枝铅笔,摸50次,摸到红铅笔和蓝铅笔的次数差不多,应该怎样装铅笔?为什么?

四、反思,知识

谈话:今天我们在玩的过程中一起研究了统计与可能性,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p92--93

1、 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

3、 通过积极参与猜想、实验、验证、分析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能力。

4、 培养团结合作意识以及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

一、引入活动

1、谈话:老师想在这个布袋里放一些红球和黄球,你能出个注意,怎么放使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若干次,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2、学生交流并反馈。

3、:当布袋里放入同样多的红球和黄球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4、谈话:如果布袋里放入的两种颜色的球的个数不一样多,摸到的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二、开展活动

1、摸球活动

问:如果在布袋里放3个黄球,1个红球,摸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

⑴猜想

同桌猜一猜。

⑵实验

四人一组讨论分工、记录摸球结果的方法;小组活动。

⑶分析数据:统计的记过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嘛?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吗?如果我从这个布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问:每次涂一个方块做记录的方法和每次涂一个方格做记录涂成一个条形图的方法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⑷推测

问: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怎么办?

⑸练习

如果老师在袋子里按下面的数量放球,你能很快判断摸球结果吗?

袋子里8个全是黄球。

4个红球,4个黄球。

7个红球,1个黄球。

2、掷小正方体活动

问: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写"1",一个面写"2",一个面写"3",把小正方体抛30次,猜一猜哪个面朝上的次数多一些?哪两个面朝上的次数差不多?

猜想。实验验证。分析:在条形图里你发现了什么?

3、装铅笔活动(想想做做2)

出示课本图片,谈话: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提出活动要求:玩两次,第一次的要求是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多。第二次装好后从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少。

每次活动都按下面的程序进行:同桌进行操作;交流,说一说是怎么装的?怎么想的?

三、活动

今天这节课你参加了哪些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课

教学内容:p94--95练习九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的综合练习课,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94.1

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并填表,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条形统计图的不同形式。

评讲:图中每一格表示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将"经常"、"偶尔"等表达方式与统计图表中的数据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根据地使用"经常"、"偶尔"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从而发展数学思考。

2、p94.2、3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使"经常"、"偶尔"等词的含义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让学生在获得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相应的词语。

问:看了这几个转盘后,你有什么想法?

你能用"经常"、"偶尔"来说明转盘的转动情况吗?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经常出现的?哪些事情是偶尔出现的?

3、p95.4

出示题目图画,要求学生观察思考问题,再用线连一连。

交流:你是怎么连的?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么想的?

4、p95.5

出示统计图表,观察图表,了解题目要求。

提出小组活动要求及分工合作情况。

讨论活动步骤,教师及时给予纠正与帮助。

小组活动。

汇报活动结果。

评讲:从统计表中你看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如果在你们组开展一项体育竞赛,你认为组织什么项目比较合适?

如果我们班想开展一项体育竞赛,你认为组织什么项目比较合适?

5、p95思考题

明确题目要求。

问:这道题中的要求是什么意思?你打算怎么涂色?

学生活动。

组织交流讨论。

二、全课

三、作业:

准备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各1张,混放在一起并叠整齐。每次任意摸一张,摸20次。先估计每次摸的结果,再把实际摸得的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中。

你能涂出条形图来表示摸牌的结果吗?

问:如果再放进3张红心的牌,任意摸20次,结果可能会怎样?

小学数学《可能性》说课稿篇六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此外,对可能性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知识的基础。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教学难点一是在分类统计时找到不同的分类标准,二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理解。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建议。

2、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爱思考、爱动脑的习惯。

3、通过现实情境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4、通过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对分类标准和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理解。

课件

一、导课

师:同学们看这里美不美?你观察到了什么?

河边有鸭,还有鹅!有大的、有小的;有花的、黑的,还有白的!

河里还有好多人游泳呢!有男的、有女的;有大人、有小孩,好多人呀!

游泳的有多少人呢?大约有30多个呢!

二、教学统计

师:到底有多少人呢?怎样才能知道呢?

(1)一个一个地数,数数就知道了。

(2)一个个地数不容易数清楚,咱们统计一下吧!

师:好!那怎样进行统计呢?

1、我们可以先分类再数一数进行统计。

2、我先数男的,再数女的。

3、按戴泳帽和不戴泳帽的进行统计。

师:那大家就开始行动吧!

学生自己动手活动。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统计。

三、自主练习

1、分类统计。

仔细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怎样分类?(按种类或是颜色)

2、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除了按颜色进行分类还可以怎样分类?(形状)

3、统计本班学生的情况。

思考:我们的同学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年龄、性别)

四、总结

作业:回家统计你们书橱的种类。

板书设计:

统计

(按种类或是颜色) (年龄、性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