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有为有位” 创建开展“有声有色”


(资料图片)

江西省、市、县三级联动建设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

□ 李培晞

“创建工作开展至今已经历时6个年头,在这期间,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沟通、协调联动,赣州市和泰和县两个地区能够在今年同时通过验收,非常鼓舞人心。”日前,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网络监察处的工作人员激动地向笔者描述这些年创建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自2017年开始,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泰和县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积极推动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2023年经市场监管总局验收,成为首批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

“江西是全国第7个,也是中部地区首个获批开展创建工作的省份。”谈起这项工作,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网络监察处的工作人员翻开一沓厚厚的工作记录。这里面记载着自2017年开展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江西省、赣州市、泰和县三级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的有效做法,以及赣州市和泰和县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工作中取得的明显成果。

2017年,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江西省网络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网络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明确了总体工作规则和13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全省11个设区市均建立了市一级的网络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多次组织示范区创建地区相关分管工作人员和网监机构负责人赴外省参加示范区启动仪式,开展学习考察,与江苏宿迁、上海长宁、浙江金华等地交流示范区创建经验,开展互学。”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网络监察处工作人员介绍道,“赣州市市场监管局、泰和县市场监管局也组织相关人员赴浙江、广东等地学习考察,为做好本地区网络市场监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学成归来,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及泰和县市场监管局开始积极投身建设工作,两地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和特色,创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创建效果令人欢欣鼓舞。

赣州市市场监管局紧贴地方实际,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建立了以地方特色农产品为主体的技术标准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电商标准化发展路径和模式。搭乘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赣州市实施“互联网+赣南脐橙”行动,积极推行“寄递+电商”模式,助力赣南脐橙出村进城、香飘四海。为保证赣南脐橙的果品质量,赣南脐橙协会联合赣州市场监管局建设完善了赣南脐橙果品检测和监管制度,以及赣南脐橙质量安全追溯网站,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截至目前,赣南脐橙已有各类技术标准27项,涵盖了种苗、栽培、施肥、病虫防治、采后处理、贮藏、分级、流通等环节。

笔者看到,乡间大棚内,农户们举着手机通过网络直播向网友们推荐当地的富硒蔬菜;直播间里,主播们现场体验产品并耐心回应消费者的提问;电商产业园内,一件件快递包裹通过物流网络运到千家万户……

“2021年,全市网络零售额由2019年的320亿元增长至640亿元,在全市社会零售总额中占比达32.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3个百分点。”谈到创建效果,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为笔者展示了工作前后的数据对比图,“目前,全市拥有网店主体10万余个,电子商务从业人员40万余人,网络零售额超1亿元的企业14家。”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多年的工作积累演变成一个个强而有力的数字,跃然于屏幕上。

“我们前后走访了862家电商企业,引导企业自治自律,并且与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门沟通对接,协同监管,及时处理违法案件、关闭违法网站,融合技术手段与监管业务。我们共受理网络商品交易投诉631起,立案查处网络市场违法案件20余起,责令改正网站(网页)92个,删除违法宣传信息58条,有效净化了网络市场营商环境。”在创建工作中,泰和县走出了另一条特色化道路。

整合市场监管、卫生、农业、园区等部门食品检测机构,重点完善泰和乌鸡养殖加工标准以及泰和乌鸡产品网络销售标准,推动网络市场质量提升,是泰和县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强而有力的支撑。此外,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支持指导企业品牌创建培育,构建特色农副产品网络供应链,助推乌鸡小零食、乌鸡酱油、乌鸡面条等深加工农产品网络销售,多方式多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也是泰和县结合自身区域特点采取的特色做法。

泰和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为笔者调出了创建工作前后的数据:2017年创建前有网络经营主体86户,网络交易额仅4.8亿元;6年过去了,目前全县有网络经营主体1726户,建有电商产业园1个、300余家电商销售企业、规模以上电商企业32家,2022年全县数字经济产业实现营收119亿元。

《中国质量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