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苦楝树砍嘎不?邻居五婶抱怨落叶飘到了她家晒谷坪,难得打扫。”母亲对我说,“还有,他们说苦楝树长在门前风水不好,不吉利。”
(资料图)
我母亲对亲友邻居和村人都格外热心善良。正月里回老家,我和母亲商量着要拆除这所20世纪修建的已经是危房的土砖老屋,在原址建一所新样式的平房。
母亲的话,使我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庭院中唯一的这棵大树。它现在长得很高大了,估计有10多米高,直径1尺多,长得很直,树枝上还挂着10多串干枣样的果实。
我不知道家门前什么时候长了这棵苦楝树,可能是飞鸟叼来或者大风吹来的种子。推算起来,它应该和我同龄,可以说是我的“发小”,我开始懂事的时候看见它只有酒杯粗细、两米多高,我经常摇它,而且很容易摇动。
那年我父亲意外去世,奶奶、母亲、姐弟妹六口之家挤居在两间土砖房里。靠着六十多岁的奶奶和个子不高大的母亲挣工分维持六口之家,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不喜欢吃杂粮,经常挑食,每次吃饭,霸道地在饭锅里拣着少得可怜的白米饭,心里常常盼望着公社和大队发救济粮。
记得那年冬天,奶奶带我去公社书记那里诉苦,书记耐心地听完她的诉求,安慰了一番,还安排我们到食堂吃蒸钵子饭,记忆中那似乎是我吃得最饱的一次。过年时,大队干部给我家送来一床棉被和一件蓝色的大棉衣,奶奶千恩万谢。我睡在新被子里过年,软软的,暖暖的,那滋味好极了,小小的心里很感激这位好书记。
那时候,我吃腻了红薯杂粮,总是渴望着吃白米饭,吃鱼、吃肉吃果子。土茯苓、乌泡子、鸡鸭糖(金樱子)、桑椹都是我解馋果腹的美味。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苦楝树枝头上挂满了小果子,枣子般形状。但奶奶说果子是苦的,有毒,不能吃。我不信,摘下一颗放到嘴里一咬,确实很苦很麻,赶紧吐出来。我那时多么希望这果子是甜的啊!
1982年的春天,这是很多人家最惊喜的春天。我家分了四亩田,还分到一头耕牛和犁耙等农具。一家老小怀着亢奋的心情辛勤地耕作,一点都不觉得累。看到夏收后满满的一仓稻谷,我们太高兴了!从此告别了吃不饱的岁月。这时,苦楝树也悄悄地长高长大了许多,我打着饱嗝坐在门槛上,看着水牛在树荫下悠闲地嚼着青草,心里想着,这日子真好。
那年夏天,我大学毕业等待分配。那年的雨水太多,一个星期的大雨连续冲刷着老屋薄弱的基脚,搭在正房屋檐下的厕所倒塌了。为了祖母住得安全,在亲友邻居的帮忙下,我们拆除老屋修建了现在这所土砖房子。老屋周边的杉树、梓树甚至白杨树都做了材料。可能是苦楝树没有成材,又长在地坪边缘水沟边,不占地、不挡道的缘故,我的这位“发小”“逃过一劫”。
屋子建好不过半年,祖母去世了,我这位辛苦操劳60多年的最亲的好奶奶是安详放心地去的,因为她看到我参加了工作,我唯一安慰自己的是能够体面地在新屋里为她做了两天一夜道场。后来,我考取了城里的工作。临走的时候,我看到那棵苦楝树在秋风中摇曳,似乎和我依依惜别。
一晃30多年过去了。每年偶尔和母亲回去几次,大概只有正月给长辈拜年、清明扫墓和中元节陪母亲回家“接祖宗”,才回老屋看看。我对老家的记忆时断时续,有时甚至忘了。
后来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我也有小车了,于是回去的次数多起来。每一次回家,都感受到村里的巨大变化,感受到田野间涌动的一股股春潮。昔日的贫困村一天天富了、美了。邻居五叔和他儿子“流转”了乡亲们几十亩田,成了种粮大户,搞粮食加工和养殖发了财,准备拆掉旧楼建别墅。前年,青哥和发小“文明老倌”在我家后山上建起了漂亮的别墅。而我亲手修造的这三间老屋已多处裂缝,对比之下显得非常老丑,可能还影响了村容村貌。唯有苦楝树长势越来越好,庞大的树荫下成了停车的好地方。
这几年,年近80的母亲总是和我念叨,说五婶、伏婶、细满阿婆都要她回去住。她们都不要种田了,村里的田现在都流转给一个农业公司了,公司按面积和约定的价格付钱或者给粮。她们种菜喂鸡,或者打点小牌,或者唠嗑串门,跳跳广场舞,别提多自在了。
看到母亲羡慕的神情,我知道她一直渴望落叶归根。老家有她青春的岁月、辛勤的汗水和熟悉的田园,有昔日一同劳作的老姐妹们,她内心很希望和老乡邻、老姐妹们过她想过的日子。
我下决心建所小平房,实现母亲的愿望……
我终于说服了母亲和五婶,告诉她们,网上可查到资料,苦楝树的果子确实不能吃,而且有毒;但并非没有用,它的果、树皮都可以入药,至于影响风水之说,当属望文生义、无稽之谈。
其实,真正想保留苦楝树的理由是我内心那种特别的感情。这棵苦楝树已经扎根在我的心田,它早就是我的“同年”和“发小”。50多年来,它默默地代我守望家园,见证了乡亲曾经的贫困和今天的小康,见证了高速公路和通村入户水泥路的便捷,见证了一栋栋乡村别墅的崛起和张张幸福的笑脸,见证了绿水青山的回归和美丽乡村的描绘……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又一个春天来到了,我站在新屋的台阶上,眺望对面穿越青山的长芷高速,想象着今后村里的产品从这里出发,运送到全国各地的情景,憧憬着15年后、30年后的家乡……
“发小”,让我们一起见证乡村的全面振兴吧。
作者:贺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