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黛雪白,村庄静谧。走进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街道乡村,入眼之处街道干净宽阔,农舍俨然有序。
与之相对,便是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峰村上演着老人孩子齐上阵、党员群众一起整治人居环境的热火场景了。在村民眼里,这早已不是什么新奇事儿了。2012年,老支书张福全就带头整治村庄环境,这一坚持就是11年。村委换了一届又一届,带头整治人居环境的信念却没有丢。尤其是2021年,陆晓惠当选新一届党支部书记后,实行“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采取划分“党员街巷岗”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村10个街道划归为10名党员的“责任田”,党员分批次带头参与村庄建设12轮,常态持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不定期组织发动村民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天天做、日日做”已成为家家户户改善环境卫生的习惯。
居力很镇红峰村上演着“老人孩子齐上阵、党员群众一起干”的场面。
(相关资料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旗俄体镇双胜村除制定“门前四包”外,“积分制”的施行激发了全体村民做好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农家肥野外积攒各积分赢奖励、做好房前屋后环境美化攒积分换奖励、志愿服务换积分等制度,与村规民约双向发力,让“陋景”变“风景”,“死角”变“亮点”,村庄面貌发生华丽“蝶变”,特别是该村与环境美并蒂花开的“善行义举四德榜”,推出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农民、“十星级文明户”等模范典型,可敬可亲、可信可学。
改善人居环境是群众的热切期盼。在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勤发村,说到村庄变化,首先夸赞的就是村庄实施的污水治理工程。勤发村是出了名的养猪村,污水治理工程聚集粪便排放、污水处理,为30户养殖户安装污水存储罐,避免污水直接流向街道。污水处理厂、人畜分离……越来越多的“惠民利民”项目立起来,越来越多的盲点痛点被解决,项项服务点亮村民幸福生活。同时,该乡推行物业化管理模式,
环境整治全方位、无死角。
响鼓还需重锤,在科右前旗德伯斯镇,为绘好乡村“美景”,重拳整治“脏乱差”,全镇组织117名村级干部、保洁员、公益岗人员及50余名党员群众,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沟塘、畜禽养殖粪污、农业生产废弃物等,拉网排查、各个击破,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在该旗科尔沁镇平安村,一个个户厕让村民们赞不绝口。如今,平安村村民自家卫生厕所覆盖率达100%。全旗170个村庄14419户村民实现改厕愿望,有的村里还建了公厕,既方便路人,又保证了村庄的整洁。
“厕所革命”让环境更优美。
乡村美,生活才美。伴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开展,科右前旗也总结出了“党建+定责”压实人居环境整治责任、“物业管理+综合执法”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能力、“宣传+动员”营造人居环境整治氛围、“攻坚+监督”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管理模式,把近期目标与远景战略统筹安排,把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并重推进,为群众创造出更加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全旗228个嘎查村正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游人前去“一睹美容”。
作者:时秀霞 贺心欣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