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光明村的设施农业产业园里穿行,最迷人的景致便是成片的日光温室大棚。阳光照耀着它,反射出金灿灿的光芒,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耕地面积少、人口众多,且属城郊村,制约了村子农业的发展。如何在资金少、无项目和有限的土地上求发展,成为了摆在村集体面前的一大难题。
光明村的农业翻身仗打响于2018年,京蒙资金是点燃该村投身设施农业建设的燎原星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光明村属于人多地少的村,处在城郊,多年来就一直发展设施农业,但是由于缺少资金,都是小打小闹,好在有了京蒙资金的支持,我们村设施农业才得以发展。”光明村党支部书记王国锋说。
暖棚里长势旺盛的芹菜。孟来 摄
2018年至今,光明村设施农业产业园先后投入资金2100多万元,其中京蒙资金投入1100多万元,建设了温室大棚37栋,春秋棚29栋。至此,光明村设施农业形成规模,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该产业园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形式,由村集体成立“奈曼旗绿佳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内,该村把支部镶嵌进产业链,充分发挥党支部凝心聚力作用,同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运营规范,不断提高组织规范化水平,确保村集体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对外,村上采取了生产技术半托管的形式,通过京蒙挂职团队和旗招商部门引荐聘请了专业技术员,负责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同时,京蒙挂职团队和旗招商部门协助引进优质客商,帮助拓展线上销售、品牌运营等工作,打开设施农业产品的跨省销售通道。
在收益分配上,该村将村集体经济入股公司,并分得红利作为收入,村集体的收益用于帮扶救助困难户,实现公司、农户、村集体效益“多赢”,保障了各项经营管理的科学高效,增强了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采摘的西红柿。孟来 摄
掀帘走进光明村的温室大棚,满眼的翠绿中满满地挂着柿子,今年产业园与外地客商签订单,种植了30多亩的西红柿,预计到年底,亩产能达到5000多公斤。
工人在采摘西红柿。孟来 摄
“现在看来订单农业效益还挺好,西红柿5000公斤左右,每斤是3.3元至3.5元,这样的话到年底效益能实现较大增幅。”奈曼旗绿佳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凤琴说。
京蒙协作展示牌。孟来 摄
除此之外,产业园还种植了17亩芹菜,预计全年两季亩产1.2万公斤,另有12栋温室大棚由农户经营,种植了蟠桃、葡萄、圣女果等。据负责人介绍,今年产业园区为光明村集体经济创收100万元左右,带动就业人口约230人左右,人均增收约5000元。
“到这里干活儿一天挣100多块钱,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学,也不耽误家里活,挺好!”在产业园务工的光明村村民付希英说。
京蒙资金的帮扶,让光明村设施农业驶上了“快车道”,产业园的发展,解决了该村没有支柱产业、经济薄弱等问题。未来,“一园多产”成为当地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作者:轩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