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河南洛阳农林科学院的国家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库,科技人员用手机扫描牡丹种质资源谱中的二维码,牡丹的名称、主要性状、基因数据和图文介绍等详细信息一目了然;点击花型、花期株型等关键词,还可以转到同类型牡丹相关信息的链接中。每一个牡丹品种都拥有官方认证的“身份证”、手机扫码就可以了解牡丹品种的“前世今生”。
日前,由洛阳农林科学院重点打造的牡丹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据了解,洛阳农林科学院已收集国内外牡丹资源1285份、芍药资源379份。在此基础上,利用云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对每一个品种资源数据关联性进行整理,把每个牡丹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形成二维码,利用智能标签分类技术已初步建起。
作者: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陈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