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大刘一村,一处田地里站满了人,远远就能听到“小麦”“促弱转壮”“晚浇水”等字眼,走近看,是该县梁村镇农技站站长韩秀丽正在给村民讲解如何加强晚播麦田间管理。
“受去年秋汛影响,我们县77.65万亩麦田有80%左右播期推迟20-30天,年前‘土里捂’‘一根针’麦地面积达10万亩,年后长势也比往年差不少。”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孙利昌说,“为确保夏粮丰产,县农业农村局采取‘科技壮苗’专项行动,组织县直部门140余人,分为9个指导组,深入全县740个村进行培训指导。”
韩秀丽正是其中之一。这阵子她每天早上一醒来就整理当天要讲的内容,八点半往提前预定好的村里面对面进行宣讲,临近中午讲课结束后继续录制“农技微课堂”系列视频,针对近几天麦地主要问题给出对策,之后将视频上传至公众号和微信群并通知全县农户观看,下午开始转村,查看各村实际情况并解答农户疑问。这是韩秀丽的一天,也是全县宣讲干部工作的缩影。
“我现在天天去听课。”赵寨子镇北街村农户张宪贵激动地说,“我家去年612亩地有500亩晚播了一个月,直到年前还没长出苗,把我急死了,现在通过听课,知道如何管理,心里有底多了。”在高唐县还有成千上万和张宪贵一样想法的农户。
看到村里又在讲课,张宪贵急忙跑过去问“老师,弱苗咋转成壮苗?”农技员告诉他“促弱转壮的措施有推迟浇水,及时追肥,镇压土壤……”
作者:韦杰将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