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全国首批遴选出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中,山西文旅集团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思路,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独具武乡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蹚出一条县域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发展的新路径。
“抗战圣地 红色武乡”乡村振兴示范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以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为核心,规划占地面积620平方公里,总投资4.8亿元,范围包括以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为核心的“1+9”个乡村片区。山西文旅集团是该省省属大型国有文化旅游类企业。
全过程创新示范
山西文旅集团精准施策,结合武乡县事迹和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内在需求,运用多种方式盘活了革命老区优质资源,深挖了片区红色文化、革命精神,规划引导了红色旅游、休闲体验、文化展示等新业态入驻。探索完善出一套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老区样板。
山西文旅集团成立了工作专班并派驻了专业团队,深挖红色资源,盘活优质资源,对文旅项目的创意策划、规划设计、项目基建、人员培训,审慎研判,集思广益,层层把关。
该集团还与武乡县协同,多次召开项目论证研讨会、专业学习会、专项推进会等,研究部署各项重点工作,将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及责任单位的工作计划中,建立起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形成了科学严谨、组织高效的工作作风,保障了实施方案的落地。
2021年7月1日,山西文旅集团创作打造的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全国首部行浸式红色实景演艺《太行山上》在武乡震撼首演。
多要素联动发展
山西文旅集团以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作为起点和落脚点,谋划全局、系统建设,提出产业深化融合、主体培育、利益联结、服务配套等方面发展思路,全方位推动红色武乡高质量发展。
依托“红色+”特色资源和示范区发展基础,持续推动“产业+”“文旅+”的融合理念,将武乡红色历史文化印记提纯出来、弘扬出去,带动休闲农业、农耕研学旅行、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构建出具有武乡特色红色旅游品牌的产品,发展具有革命老区特质的红色旅游产业。
今后,山西文旅集团将积极运用数智化拓展景区产业运营,依托“山西文旅云”等数据资源,转化嫁接、精准营销,为武乡的相关旅游线路、产品、业态设计开发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引入智慧旅游理念和经营模式,提高产业服务品质。谋划布局“游客想体验”的商业业态、二消产品,在提升景区娱乐性、趣味性的同时,实现增收创效。
山西文旅集团切实强化项目建设的后续管理,持续发挥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乡村旅游提供持久动力。
太行山上百业兴
2020年,山西省文旅集团以增资扩股的形式,为山西红星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注资3.3亿元,投建运营了八路军文化园提质升级项目、大型实景演艺《太行山上》、太行少年军校二期扩建等精品文化旅游项目。目前,公司现有当地员工300余人,带动当地农民就业500余人,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近年来,依托山西文旅集团引擎作用,武乡县乡村旅游发展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打造“红色+绿色+古色”全域旅游模式,大力推行“旅游+乡村振兴+乡村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等旅游新业态。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山西文旅集团的引擎带动,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民增加务工收入;大量游客直接带动电商产业、生态扶贫、红色旅游、民宿产业的发展,农民经营性收入明显提高,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可以说,依托国有企业投资带动,优先壮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业振兴,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使得结构更多元、收入更稳定,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者: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