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盛夏落日,夜幕降临。7月1日傍晚,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的西平镇炎热依旧,镇中心的月牙湾广场上人头攒动,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现场氛围如同天气一样火热。
在一片欢呼声中,来自各行各业的千余人围绕场地整齐地跳起锅庄舞,以“党建助振兴·两新联万村”为主题的绚丽凯江文化艺术节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合唱、戏曲、乐器演奏……绚丽灯光下,精彩纷呈的节目引得观众连连鼓掌叫好,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广场周围,各地商家整齐地经营起摊位,土特产、小吃、饮料等应有尽有,让游客欣赏节目的同时品尝到特色美味。
凯江作为三台县第二大河流,源起绵阳安州区之西,途径中江县、三台县等地,滋养了流域内数百万人民,也孕育出独特而多样的民俗文化。本次活动以文化交流为主线,联合打造乡镇级文化艺术展演平台,展示了“强富美”新乡村。
“本次‘绚丽凯江文化艺术周’依托流域内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以文艺交流展演为载体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展演平台,带来一场全民参与的文艺盛宴,擘画出一幅凯江流域乡村振兴特色画卷。”三台县委副书记、县长唐顺江说。
活动的举办地西平镇被誉为“客家原乡”“四川最美古镇”,拥有300多年历史,历史底蕴丰厚,客家文化悠久,建有吴氏宗祠、张家祠、曾家祠、蒋家大院等16个祠堂,客家风韵绵长。在标志性古建筑“小东门”前,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观赏。走进这座夯土城门,木结构老屋、会馆遗址、石板路等映入眼帘,飞檐翘角布满了岁月的沧桑。老城迎新客,来自成都市、中江县等地的艺术家们闻讯而来,通过歌唱、舞蹈、快闪等方式进行多场主题展演,西平古镇游人如织。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典型的丘区农业大镇,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突破发展是当地面临的首要难题。乡村要振兴文化必先行,西平镇党委书记刘春华认为,“以文旺产,要用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拉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文旅消费,创新基于凯江流域的乡村毗邻经济发展新模式,创建新通道、共筑振兴梦。”西平镇深入挖掘客家文化资源,推动展示评比、创作采风与农家生活相结合,主动吸引各类艺术和文化达人,为群众免费提供学习和展演场所,邀请专家为儿童、老人等免费开展艺术教学。小镇上下歌曲声、乐器声不绝于耳,传统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
从小对家风家教和客家文化耳濡目染的西平人,更是二话不说主动从祖国各地返回家乡参与活动,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博士后陈瑶就是其中一员。陈瑶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生态城镇化、区域经济发展等,她立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仅为活动出谋划策,还成为晚会主持人,为八方游客介绍家乡。来自科特迪瓦的国际友人同时也是西平女婿的安澜,为游客演唱一首《桃花朵朵开》;回乡创办幼儿园的大学生达玉丹担任晚会主持人;刚刚毕业的学生争当志愿者……“西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希望大家以饱满的热情、主人翁的态度建设自己的家乡,实现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陈瑶说。
唱山歌、听戏曲、赏非遗、学技艺、逛古镇、品美食……刘春华介绍,本次文化艺术周共持续7天,分别设置了舞蹈、综艺、非遗、戏曲等专场,“活动吸引来自成都、德阳等地10万游客前来观光游乐,拉动消费2800万元左右,老百姓都希望我们将活动持续举办下去!”
原战旗文工团多栖艺术家耿耀志与其团队正在进行表演。西平县政府供图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