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瀍河湿地公园里鸟鸣清脆,迎春花一丛丛、一簇簇地冒出了嫩绿色的新叶,黄色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天刚蒙蒙亮,公园就热闹起来,有散步的老人、晨练的年轻人,还有三五成群嬉戏的孩子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尽现眼前。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孟津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战略机遇,把黄河、瀍河等生态治理与发展亲水城市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和城市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底色越来越鲜亮。
“绿色”循环,打造生态农业
走进平乐镇生生乳业牧场,牧场里闻不到腥臭味,牧场将奶牛粪便转化成沼渣沼液作为农家肥还田利用,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生动呈现农旅融合绿色循环发展的完整链条:牧场周边农户的农作物秸秆被青贮后作饲料养殖奶牛,产出新鲜牛奶;牛粪经发酵转化为沼气能源,用于生产生活;沼液、沼渣作有机肥,施用于果蔬生产等,牧场成为生态观光牧场……去年,仅亲子研学观光游收入将近200万元。
据了解,孟津区按照“环境生态化、品种优良化、防疫制度化、兽药安全化、粪便无害化”标准,建成辐射全区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体系和无害化处理厂,完成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130多家。结合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固、液态有机肥生产线,有效解决液体粪污难储存、肥效低等问题,打通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
同时,通过科学水肥运筹等措施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在提升农产品品质、品牌效应同时,辐射带动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走进送庄镇十里香草莓采摘基地,这里的草莓科技“范儿”十足,又大又红又甜。该基地种植的草莓,引入智能化无土栽培新技术,草莓浇水、施肥全部按需自动化,温、湿度自动检测调控,全生产环节自动追溯等,草莓“吃”的是豆饼和芝麻渣,“喝”的是牛奶和富硒水,采取大棚种植、蜜蜂授粉和生物防控等技术,基地多个草莓品牌在全省草莓大赛中获得金奖。连日来,基地迎来大批错峰采摘客,既拉动了春季观光旅游业,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据介绍,该区把持续推行农业绿色发展作为三农工作重点,统筹整合涉农项目,围绕产业培育、标准生产、品牌创建、循环利用等,构建起产地环境、有机生产、废弃物利用、经营服务等一体化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融合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产品优质安全绿色循环发展新机制,已培育打造绿色农业产业园区55个,畜牧生态产业园区25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60多个,生态有机农业模式示范带动面积达10万亩。
“绿色”打底 建造美丽家园
孟津区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坚持顶层设计“一盘棋”、分类推进“一张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构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规划引领,让乡村“美起来”。孟津区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理念,坚持“多规合一”,加快完善城乡规划、村庄规划等,引导规划建设休闲旅游型、生态田园型、产业发展型等,力求“一乡一韵、一村一品”。同时,坚持以点带面、梯次推进,以20个乡村振兴星级示范村为重点,全面推进绿化提升、污水治理、旱厕改造、产业发展等工作,重点突出“封”字护绿、突出“造”字增绿、突出“管”字兴绿,连“盆景”成“风景”,让绿色成为发展中最亮的底色。
系统整治,让乡村“净起来”。该区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创新提出“村里村外,不见垃圾;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厕所污水,一并治理;清洁家园,人人出力”要求,扎实开展垃圾清零、一村万树、厕所革命、清违治乱等,累计建成16个镇级垃圾中转站、10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和76个村级污水处理站,打造“绿庄”96 个,铺设污水管网501公里,改建水冲式厕所3.6万座。同时,完成41个村污水管网建设,改厕1.5万座,建设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全域美丽乡村。
生态打底,让乡村“绿起来”。该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沿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湿地保护恢复、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等,把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变成“聚宝盆”,着重提升沿线44个村的人居环境和产业层次,实施沿黄绿化1万亩,服务区4处、驿站22处、观景平台22处,形成了“孟津不墨千秋画,黄河无弦万古琴”的景象。
“绿色”出行,低碳环保
“公交车开到了家门口,只需花上1元钱,20多分钟就能到城里。”一大早,在孟津西部偏远的小浪底镇崔岭村公交停靠点,村民崔占强挑着两大筐红薯,正准备搭乘新能源公交车到城里卖。他介绍说,“新能源公交车从早上7点始发,每45分钟一趟,晚上6点运营结束,极大地方便了沿途群众。尤其人性化的便民乘车,让村民再也不用跑几里路到停靠点坐客车了。”如今,孟津村村通水泥路,崭新的新能源电动公交车成了村民们出行的新交通,实现“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绿色化出行。
据了解,孟津区结合沿黄生态旅游公路沿线自然风貌及沿线村镇文旅资源,打造孟津特色黄河文化旅游品牌,让黄河生态廊道成为以黄河干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草为有机整体的生态、文化、致富、幸福廊道。如今孟津南北两大区域已全部实现燃油公交车更换电动公交车,已完成燃油车更换能源车155辆,覆盖线路共计28条,总投资达8700万元,有效实现节能减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孟津区委书记何武周表示,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把农业绿色循环、工业绿色低碳、交通绿色节能等“革命”推向深入,持续走绿色发展之路,重点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全力打造蓝天、碧水、净土的生态宜居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郑占波 许利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