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为2.6万人,人才断层问题亟待解决(引题)
以敬畏之心传承老手艺(主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阅读提示
随着《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文物修复师专业变得更受瞩目,良好的就业前景,让更多年轻人积极走进文物修复这个领域,以敬畏之心传承老手艺。职业技能标准的规范,也迫使原有从业者积极提升自我,考取文物修复师职业能力评价证书,促进整个大环境的良性发展。
设计精巧的汉辟邪座青铜连枝灯、熠熠生辉的汉柿蒂纹鎏金铜奁……记者近日在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三峡文物保护成果展上看到,一件件经过修复的文物让观众大饱眼福。这背后鲜为人知的是文物修复师修复时的艰辛努力。
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中国文物系统4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物工作已进入预防性保护阶段,而中国仍停留在抢救性保护阶段,也就是说“快不行了才去救”。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文物修复师的缺乏。
文物修复师回报并不丰厚
朱大武退休前是重庆一家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修复文物建筑不仅又脏又累,清理糟朽部位时还有一定风险。自己带过一些年轻徒弟,但他们普遍喜欢钻研图纸,对施工不感兴趣甚至比较排斥。“其实,修复古建筑的收入也不丰厚,木工等技术工种一天能挣300元~350元,但编制内的人月收入就3000元~5000元,所以吸引不来年轻人。”他说。
修复文物须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可逆或可再处理”等多项原则。修复前,要用科学仪器给文物“体检”,“体检”后再制定修复档案。档案中,不仅要填写文物基本信息,还要绘制病害图、记录修复方式等。仅这一系列流程下来,便要花费不少时间。
随着文物修复理念的改变和技术的发展,一名合格的年轻修复师,除了要接受传统“师带徒”的培养,还要掌握化学、物理、材料学、艺术史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即使条件都具备,如果耐不住寂寞吃不了苦,在这条路上还是难以走远。
调研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在2015年开展的文博系统首次关于全国文物修复人员的调研中,参与调查的533家文博单位中,92%的单位认为文物修复人员配备不足, 参与调查的2207人,近5年人均每年修复馆藏文物约15件。调研估算,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为2.6万人。
文物修复传统工艺亟须薪火相传
去年10月,我国文物行业第一个职业技能《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称《标准》)颁布,部署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并充分考虑文物修复师从业特征及基本要求,遵循整体性、等级性、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员从事文物修复工作。
“文物修复事业最需要两种人才:一种是能工巧匠,动手能力强,一来就能坐下来修东西;另一种人才则是有知识储备,有学术背景,可以带动文物修复事业的高层次发展。”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说,《标准》是我国文物行业第一个职业技能标准,将推动文物修复向社会开放,对文物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重庆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修复三年行动计划》,该市将利用3年时间,完成1.2万件三峡出土文物的抢救性修复。近日,重庆市文物局对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近年修复的315件文物进行评级,其中,172件被评定为三级及以上等级文物,就是上述计划的成果。
“修复可以让文物延年益寿,更好展现自身价值,为今后展示、利用打下良好基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部副主任赵雄伟说。
据测算,一名熟练的青铜器修复师,每年可修复的文物大约20件。一名熟练的书画修复师,每年可修复的文物大约12件。全国范围内,在编文物修复师只有2000多名,但我国仅是亟须修复的古代文物就达到上千万件。
随着文物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和制度的进一步推动落实,将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文物保护和修复,成长为大国工匠,将中国传统工艺薪火相传下去。
请进来、送出去培养
事实上,我国采取专业培训、高校深造、师父带徒等形式,着力解决文物修复人才断层问题。通过与高校及研究机构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在职进修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文博行业急需紧缺人才。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坦言,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文物需要得到精心保护和修缮。虽然重庆一直在坚持通过师承制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两条腿走路,但文物修复师缺口还是难平。
“10多年来,我院开展了4期师承制培训班,探索新型师徒关系、新型传承关系、新型经济关系、新型考核体系、新型职级体系,逐渐搭建起文物修复技能型人才梯队。”白九江说,即便如此,文物修复师还是远远不足,至少需增加一倍才能基本满足文物修复需要。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蒋刚建议,高校可考虑和重庆市、西南地区文博机构合作,共同开办文物修复专业,开拓学生的就业渠道。
除了立足本土培养人才,还要留住人才、培养拔尖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文物修复师的待遇也需提高。”文物修复专家张光敏希望相关部门在工资、荣誉等方面对文物修复师给予倾斜和保障,吸引更多人进入文物修复行业的同时,还能有信心干下去。
张光敏做过舞蹈演员、财务和讲解员。上世纪80年代在重庆市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工作时,她“半路出家”,和文物修复专家蔡长信学习文物修复技艺,凭着刻苦钻研,逐渐成为博物馆修复文物的顶梁柱。
20多年前,在巫山大溪遗址考古工地,张光敏开始将修复技艺传授给在工地做零工的吕国琼。吕国琼心灵手巧,在张光敏指导下,修复技艺不断精进,逐渐成为能手。在重庆市首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比赛中,吕国琼获得了金属文物修复项目一等奖。“能看到修复好的文物在博物馆展出,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吕国琼带着骄傲的神情说。
在白九江看来,关着门师承不行,要坚持请进来、送出去,邀请文物修复专家来渝指导,将文物修复师送至兄弟单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