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中国建筑科技馆举办鲁班讲坛—木构新景·建筑对话艺术活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盖伟涛

近期,中国建筑科技馆举办了鲁班讲坛—木构新景·建筑对话艺术活动,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峰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黄焕三位嘉宾共话现当代木构文化和艺术。

木构新景展览是一次传统材料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性实践展。通过建筑对话艺术形式,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和建筑爱好者共聚一堂,进行了一场多角度、深层次的面对面对谈,一起解读木构文化深厚内涵,共同探讨当代木构建筑为未来人居所构建的新蓝图。

黄焕担任学术主持,从规划师的角度探讨木构文化。他指出,在大数据及AI高速迭代发展的年代,一笔一画的构思,一榫一卯的构建,一颗匠心的营造,就成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的源泉,就是张良皋先生提到的“意匠”。他认为这次对谈不仅仅是美学和创作上的交流,也是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共鸣和碰撞,以期发掘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

傅中望和李保峰作为对谈嘉宾,结合各自生平与创作道路,分享了对木构和艺术的独到见解。

李保峰围绕“低碳”“诚实”“排它”“数字”阐释了木结构的魅力:低碳意味着木结构是具有明显优势的建筑材料;诚实则提倡建造形式与材料的契合;排它性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不必追求木材使用时的纯粹,而应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在追求生产效率的同时,数字化技术打破了标准化导致的千篇一律,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在数字化时代,机器人的介入可以打破传统要素之间的壁垒,为设计建造实现多样化、定制化和标准化提供了互换的可能性。李老师以大幅时间跨度的方式,从人类的诞生到人类的未来,对木构建筑的起源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展现出深刻的哲学思辨。

傅中望站在时代前沿,用艺术语言解读了雕塑与非雕塑、榫卯结构、楔子、“笔记”内涵,探讨了艺术作品中的建筑元素融合以及建筑与艺术如何共荣共生。提出榫和卯的关系是一种生命的关系,可以把过去的结构功能性变成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符号;楔子的样式、形式、媒材其实并不是文化关注点的核心,隐藏在楔子背后深深的社会性与人性——即心的自由才是关键。楔子之质,不在于其永远变动,而在于其永远生动。傅老师把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移植到雕塑创作中,使其在当代艺术语境下阐发出新的文化意义。

在对谈环节,嘉宾们围绕工匠经历的启发、规划空间中的艺术、文化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角色等话题展开对话,强调了创作者价值观和创新思维以及建筑与艺术在未来的更多跨界。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互动积极,纷纷向嘉宾提问,交流了如何平衡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冲突、建筑与未来的关系以及木构实践与理论学习的统一等问题。

中国建筑科技馆坚持举办临展和形式多样的公教活动,希望更多作品走进公众视野,体现创作者的智慧与创造性,吸引公众参与和解读,丰富作品内涵,促进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