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封神三部曲》导演乌尔善 ——(引题)
(资料图片)
“封神”的情感种子来自中华传统文化(主题)
新华日报记者 周娴
乌尔善耗费9年多,带领8000余人团队,拍出了《封神三部曲》,7月20日,《封神第一部》如约公映,上映17天,票房已破15亿元。8月4日,乌尔善率领团队在苏州路演前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他于历史和当下重构的封神故事,以及关于封神的“电影工业化”探索。
改编两原则:价值观和戏剧性
人们对《封神》中角色的印象来自之前改编的影视剧,乌尔善想做一个全新的封神故事,他将《封神演义》、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等历史典籍作为取材的原点,不是一味地复刻原著,而是将具有时代性的思考融入创作中。
原著中,纣王是个“脸谱化”的荒淫暴君形象,对妲己、费仲等言听计从。乌尔善认为,真实历史上的纣王绝非这么简单,《荀子·非相》曾描述纣王的长相:“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史记》中,司马迁称颂纣王的智谋:“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改编的原则之一就是价值观。”乌尔善说,他们以当代价值观重新审视历史,剔除那些不合时宜的部分。比如,现在的观众不接受宿命论的设定,他们把它变成了选择,每个人物都能选择善恶,选择自己的命运。电影也摒弃了“红颜祸水”的设定,让邪恶回到原点,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咎由自取的结果。
“戏剧性”是乌尔善改编《封神三部曲》的第二个原则。原著中,纣王和姬发两个角色一直没有见面,他们大胆地将姬发变成质子,从小长在朝歌,在殷寿身边长大,视殷寿为英雄和父亲,一度迷失于他的光环之下。随着殷寿坐上商王之位,凶残本性暴露无遗,逼迫四大诸侯的儿子亲手弑父,姬发认清了殷寿的真面目,最后觉醒和回归,毅然与其决裂。乌尔善透露,到第二部的时候,他们之间有正义和邪恶的对战。第三部时,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作为一个戏剧故事来说,这样的设定是很完整的。”
近万人团队进行“三部连拍”
有一种评价认为,《封神三部曲》对于中国电影工业的意义,远大于电影本身。
《封神三部曲》是神话史诗,触及了电影制作中最难的类型,同时以“三部连拍”的模式制作,规模体量庞大,创作和制作难度极大。
乌尔善回忆称,“剧组的前期工作人员超过8000人,后期工作人员达到1565位,将近一万人的团队一起工作了18个月,完成了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这种工作规模、周期和难度,对华语电影来说,是空前的。”
为此,剧组探索出通过制度和流程实现科学管理的方法,用最少的环节去衔接各部门。乌尔善透露,在最初一年多的前期筹备中,剧组已经制作出完整的分镜头脚本;对摄影、灯光、机械、马术、动作、特效、服化道等各个部门,都制定了一套清晰、严格的流程规范。
从长期封闭式、系统化训练的青年演员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封神三部曲》剧组的超高标准和规模化。
“所有‘质子旅’演员都经历层层选拔,姬发和殷郊这两个主要角色有20多人在竞争,6个月的训练营时间,他们学表演、练武术,在身体和心理上都经过双重塑形。”乌尔善说。
电脑视效的升级,也被视为电影工业化的标志之一。《封神第一部》片长148分钟,共2300个镜头,其中1700余个是视效镜头,此外,还有数字生物墨麒麟、九尾狐、龙须虎、饕餮的华丽登场,以及千军万马攻破城墙等场景集群动画,乌尔善很自豪,“在电影的视效上,《封神三部曲》相较于其他的华语电影都是升级版。”
以中国传统内核,写就神话史诗
乌尔善说,《封神》的情感种子来自中华传统文化。
他在读这个神话故事时,感触最深的是父子情。在电影中,他通过姬昌、伯邑考、姬发和殷寿、殷郊两组父子,讲述中华民族正义战胜邪恶的亘古真理。“弑父情节的内核,是关于善恶的选择。”殷寿在战场上扬言“马看到什么,是由人决定的”,这一幕和姬昌在地牢里对姬发的嘱托“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高下立判。
《封神》看似是在说覆国换代的故事,但本质上,也是在讲述自我成长的故事。从懵懂无知、一腔热血,到激浊扬清、匡扶正义,乌尔善希望年轻人可以从姬发的心灵成长中获得共鸣。
《封神》的故事从商周到明朝《封神演义》成书,时间跨度长达2500年。为了让《封神三部曲》拥有中华文化的底子,乌尔善与团队走访了殷墟博物馆等河南、陕西、山西等10所商周历史文物博物馆,力求在服装、道具、场景等方面实现历史质感的高度还原。
乌尔善透露,服装造型的设计思路,来自元明道教水陆画,纹路的设计源于商代青铜器和玉器。道具方面,既有尊重历史文物的真实再现,也有契合想象的专门定制,“龙德殿内柱子所雕的纹饰,全都是殷商时期的饕餮纹。”音乐也有独特的美学阐述,片中登基大典的音乐使用了《诗经·商颂·玄鸟》这首诗歌,龙德殿上,质子战舞的音乐则采用了古琴曲《神人畅》中的旋律制作而成。
电影《封神三部曲》拍了近10年,第一次开剧本研讨会时,乌尔善的大儿子刚刚出生,如今,已经9岁了。乌尔善不希望,孩子们只知道美国的超级英雄,却不了解中国的经典文化。而眼下他正在做的,是把那些传统有价值的文化变成当代的东西,年轻人也能从其中汲取力量。他说,“《封神演义》永不过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一直会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