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南海西北陆坡一号和二号沉船遗址水下调查获重要新进展

今天(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文物局在成都举办主场城市活动。下午,在成都召开的以“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的论坛上,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公布了深海考古的最新进展。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于2023年5月20日正式启动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第一阶段考古调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第一阶段考古调查工作使用“探索一号”科考船作为工作船,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为载具,分2个航段开展。

第1航段实施时间为2023年5月19日—21日,执行了2个潜次。第2航段从2023年5月22日开始。深海考古队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三家单位联合组成,成员近30人,包括考古学、文物保护、地球物理探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机械电子等领域科研人员,根据分工,考古队分为六个组,包括物探航测、深潜作业、文物保护、测绘记录、摄影摄像、资料汇编,六个组协同作业,共同完成这次任务。截至6月6日,第2航段已执行15个潜次,其中一号沉船12潜次,二号沉船3个潜次。

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深约1500米)西南角,布放水下测绘永久基点。布设长基线定位系统水下信标,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及潜器作业进行高精度定位。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物分布及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船载文物种类丰富、数量极为庞大。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进行了大范围的水下搜索和调查;一号沉船核心区、环形区及二号沉船原木堆积区影像资料采集,初步完成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一号沉船核心区遗物分布、船体抵近观察和影像资料记录;二号沉船原木堆积区进行抵近观察和影像资料记录;对散落文物尝试开展抽沙、吹沙实验;底质沉积物、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的采集。

经过调查,目前已基本摸清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遗址的分布范围,大致掌握了遗物的分布情况、种类和类型。一号沉船遗址由沉船核心区、环形散落区和条带散落区组成。沉船船体核心区长约30米,宽约8米,方向350°,上部结构不存,残存船体大部分被器物掩埋覆盖,目前发现有隔舱板等构件,具体结构尚不明晰。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根据水下搜索和抵近观察,初步分析和判断一号沉船的遗物包括陶器、瓷器、铁器、铜器、木器等;二号沉船核心区为大量码放较为整齐的原木堆积,船体区域长约20米,宽约8米,方向24°,原木多被截成一定长度,外有树皮,整体呈黑色,质地较硬,原木堆积中部及东部边缘可见零星的陶瓷器散落,数量较少,有陶罐、青花瓷碗等。原木尺寸相近、码放整齐,大多经过简单加工,初步研判为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时代约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

截至2023年6月6日,在一号沉船提取文物70余件,二号沉船提取文物20余件。潜器回收后,立即对出水文物进行了清洗、浸泡、脱盐及取样等现场保护。

(总台记者 田云华 李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