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我国将建3至5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主题)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庸俗化(副题)
北京日报讯(记者 牛伟坤)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试点建设3至5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
5月7日晚,观众在上海博物馆展厅参观“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5月7日0∶00至24∶00,上海博物馆举办“今夜无眠·上博十二时辰艺术嘉年华”活动,这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全天候开放。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文物主题游径的资源对象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体,涵盖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类型。围绕文物游径主题,可串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可包括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老字号、水利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可纳入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剧场、文化馆、非遗馆等文化场馆。
文物主题游径分为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区域性文物主题游径和县域文物主题游径。其中,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重大战略相衔接,主题具有国家意义、民族代表性,重在增强中华文化民族向心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区域性文物主题游径以区域重要战略、重大工程或跨省域重要山川、道路为依托,重在彰显区域历史文化特征,凝练区域文化遗产旅游标志品牌。县域文物主题游径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重在关联各级各类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激活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
三部门表示,文物主题游径建设要系统梳理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归纳历史发展脉络、重要事件人物、乡土文化特色、物质文化特征,可因路、因时、因物、因事、因人成径。文物是游径的核心资源要素,要调查分析保护管理状况,建立可开放利用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清单,将条件成熟和有潜力建设文物主题游径的文物资源充分纳入,实行动态更新;对于已开放的不可移动文物,要进一步改善开放条件;对于尚未开放但具备安全基础、适宜参观游览的不可移动文物,要坚持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推出一批,创造条件部分开放、限时开放、预约开放,逐步提高开放率。同时,也要统筹好保护、开放和利用的关系。还应做好游径的价值阐释展示,丰富游径利用方式。文物主题游径应着重体现真实性、公益性,让文物说话,塑造历史认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决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庸俗化。
三部门将研究确立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主题,与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好衔接。“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试点建设3至5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游径建成后,将向社会发布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名录、编绘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