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时过百年,复刻一出《霸王别姬》

曹菲璐

近日,央视戏曲频道打造的戏曲节目《遇见当年》正式上线。节目用微电影的方式,将时钟拨回1930年山雨欲来的北平城,以老者跨越近百年的回忆和梅派经典剧目《霸王别姬》的上演为线索,重回历史现场,牵引出梨园内外的风云变幻;更将梅兰芳、刘连荣绝版录音片段巧妙植入剧情之中,感受不同于传统“音配像”的视听呈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跨媒介融合为观众们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情境演绎+戏曲表演+原作推介”成为戏曲界与流行文化对话的新风口。为避免普通观众直接接触原汁原味的戏曲表演、老片修复产生观赏门槛和抵触感,出现了主打“旧曲新演绎”的节目模式,比如《青春京剧社》挖掘京剧内核的现代转化,各路名角下场竞演《神女劈观》形成打破次元壁的戏曲热潮;还有影视明星作为“插班生”体验戏曲表演艺术的综艺节目,如让黄龄、郁可唯等出圈的《拿手好戏》,收视率不俗的《最美中国戏》。这些也的确有效地打破刻板印象,与年轻人建立起更具“网感”的情感链接。

很显然,《遇见当年》属于京剧内核的现代转化,但在制作上相比大多数节目着力的“创新”,更多地放在了“守正”上。它用多元化的表现手段,更立体地复现了一个“微观时刻”的时空质感。节目截取梅兰芳上演《霸王别姬》前的紧张时刻,以戏园管事与跟包的对话,带出1930年北平底层百姓谋生之艰与梨园行互相扶持的江湖恩义;以记者、学生、梅党、新京堂会的接连登场,勾连出梅兰芳并非一个“水晶玻璃罩”中的艺术家,告诉观众梅派剧目也绝非一成不变,而是梅兰芳不断地在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妥善处理中,寻找空间提升艺术的结果——哪怕《霸王别姬》已经演了十年,梅先生还在考虑要不要把开头换成摇板,并付诸实践。在空间上,呈现前台的暗流涌动与后台“马前”的紧锣密鼓并置,后台角儿独立的化妆间与底包们拥挤一处赶妆的阶层对比下的一系列生动景观。

节目还邀请了90岁高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京剧史论名宿钮骠先生为老者的回忆配音。这个令人惊艳的安排,在虚实之间,以钮骠先生幼时回忆为纽带,跨越北平沦陷、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的岁月绵延消解了微电影的虚构性。这条时间线与《霸王别姬》上演前的那个时间点相遇,赋予“纪念《霸王别姬》首演百年”的别样况味。《遇见当年》这些处理痕迹的方式,尽管有的细节上略显粗糙,但是呈现戏曲史某些细节和典故的尝试,让戏迷和研究者体验到某种“爽感”,的确是一种餍足。

不过《遇见当年》仍需探索的,或者说是当前戏曲的影视再现模式共同的“命门”在于,如何有机地整合影视媒介的虚构写作,挖掘戏曲与当代审美更加深刻的内在关联,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向心于戏曲艺术传播,而不是仅仅为了降低欣赏门槛。

由于资料不足,《遇见当年》勇敢地舍弃了戏曲史津津乐道的1920年初梅兰芳与杨小楼合作的《霸王别姬》的版本,将故事放置在一个更为风云激荡的年代——1930年中后期的北平。此后,梅兰芳蓄须不为日本人演戏,暂时告别自己珍爱的舞台,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人不得不告别故乡,中国人民告别和平的酣梦全面抗战——这三重告别,揭示了“霸王别姬”何以在不同年代总能触发国人凄婉苍凉的情感。这是历史真实与逻辑真实的统一。

也正因《霸王别姬》上演百年背后丰富的质地和经纬,我们才会对《遇见当年》除了复现还能否做到更多而抱有期待,也会发现节目对这些问题的展现稍欠火候:一方面戏曲界太想向普通观众捧出我们丰盈的历史、细腻的情感和珍贵的记忆;另一方面传播者又过度照顾年轻观众的接受阈值,造成科普性的信息过载,不够简练,从而挤压了梅兰芳一系列抉择背后的复杂性,最终只能抽象成一个美好的、悬浮的、意象化的梅兰芳和《霸王别姬》。

但《遇见当年》在有限条件下的确实现了情境演绎、音配像、珍贵历史资料、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的嵌合,也为京剧与当代的对接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式,不失为互联网思维下为戏曲传播铺垫而制造“焰段”(戏曲中正剧前附加的一段小故事)的有益尝试。期待未来更多“历史真实”与“情节高能”兼顾、“修旧如旧”与“视听盛宴”齐飞的戏曲传播形式。这需要越来越多的戏曲人掌握新的媒介手段,并贡献专业的储备和智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