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说雨水 道惊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陈秋

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农耕时代生产和生活“时间的故事”,是自然的节序,也是农事的节令,更是我们今天美好生活时间节点的提示。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时间在每年阳历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时,是降水类节气。今年的“雨水”是2月19日,农历正月廿九。

元朝的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立春时节“东风既解冻”,开始春的“序曲”,但乍暖还寒,雨水到来,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雨量渐增,越冬作物开始返青,降水形式由冬雪变为春雨。雨水节气有三候:“獭祭鱼”“候雁北”“草木萌动”。雨水期间,鱼儿开始在水里自由游动,水獭开始捕鱼,并将鱼排成一排像一种祭仪;到南方过冬的候鸟开始飞回北方;埋在土地的种子感受到大地的温度开始发芽,树木也开始长出新芽。

惊蛰,上古时多称作“启蛰”。相传汉代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而改为惊蛰,一直沿用至今。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阳历3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有动作感、声感等的一个节气。今年“惊蛰”是3月6日,农历二月十五。

惊蛰节气中,雷、虫和土地都“活”了起来,有了生命力。《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义:“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说文》:“蛰,藏也”,指动物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冬眠状态,冬季蛰伏的并不只有虫类,还有哺乳动物及鱼类。惊蛰的含义是“蛰虫”苏醒而动。古人认为是春雷惊醒了蛰伏土中冬眠的动物,实际上立春之时,物候已经有“启蛰”了,“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冬眠动物开始逐渐苏醒,惊蛰时间,天气变得更加暖和,动物们彻底结束冬眠。惊蛰也有三候:“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桃始华”,即桃树鼓蕾,含苞待放;“仓庚鸣”,即黄鹂鸟开始婉转鸣叫,鸟语花香是春的气息;“鹰化为鸠”,鸠是布谷鸟,即仲春之月天气暖,鹰开始换羽毛,此时的鹰非常虚弱,如一只布谷鸟再无雄鹰昔日风采,可见古人对自然物候的敏感。明代刘基《郁离子》中有“鹰化为鸠 自取其辱”的故事,就是借用惊蛰物候来阐述为人处世的生活哲学。

雨水、惊蛰两个节气,构成了一段富含各类民俗生活文化的“雨水惊蛰”节气期,节气期内有丰富的仪式、娱乐、饮食等节气民俗。

雨水过后,正是赏梅的好时节,人们跟着节气赏花、观察动植物活动与生长节律,增添美好生活情趣。雨水期“占稻色”民俗,通过爆炒糯谷米花,占卜这年稻获的丰歉,即预测稻谷的成色,现在各地已经演变成年底以爆米花作“煎堆”馅习俗;“撞拜寄”,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保育习俗,在雨水节气期给孩子找干爹、干妈,期盼孩子健康顺利成长。惊蛰的节气民俗也很多,这天要举行祭祀雷公仪式。“春雷响,万物长”,古人认为雷公是天界专门负责打雷降水的神仙,春天里庄稼生长需要更多水分,人们在惊蛰之日祭祀雷公,祈求雨水充足。“惊蛰地气通”“惊势到,百虫苏”,百虫苏醒,其间的害虫和毒虫也会苏醒,民间为了防止虫害,南北方形成各种“除虫”仪式。陕、甘一带人们争相抢食炒熟的黄豆,谓之“吃虫”,希望人畜无病无灾、庄稼不生害虫;鲁东南一带,以炊棍敲锅台,谓之“震虫”;南方浙江宁波惊蛰有“扫虫节”,农家拿着扫帚到田里举行扫虫仪式;闽西汀州,在厨脚桌脚、柱脚墙角等处撒石灰以杀虫、防虫等。唐代孙思邈《千金月令》就有记载:“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惊蛰各地民俗几乎都是与驱“虫”有关。

此外,人们还通过各种“引龙”的办法来驱虫。“雨水惊蛰”节气期,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又叫“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龙出则百虫伏藏,人们希望借龙威以慑服蠢蠢欲动的虫子,保证农业丰收、人畜平安,所以形成各类“引龙驱毒虫”民俗。如节日食物多以龙的部位命名,面条称为龙须面,烙饼叫作龙鳞,饺子则是龙牙,炸油糕、爆玉米花说是“挑龙头”“吃龙胆”;此外各地还要举行祭龙仪式,耍龙灯、舞龙船、祭龙王,希望龙王升天,慑服毒虫、求雨驱虫,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如温州鳌江镇抬大龙民俗,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每年二月二会举行隆重的祭龙活动。大龙长达80米,抬大龙游龙仪式,寄托人们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可以说二月二春龙节的节日民俗,汇聚了雨水和惊蛰两个节气民俗的特征。

农谚云:“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令,农事节律带动生活节奏,节气与民众生活紧密结合,形成一套庞杂的节气民俗生活文化系统。当下社会急剧变迁,农耕社会向工业化、信息化、人工智能社会转变,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越来越淡化,但是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休闲娱乐、饮食养生方面却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国家电网通常在惊蛰前后加强春季防雷避雷工作,以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南京连续5年在惊蛰日开展大规模中华虎凤蝶(惊蛰蝶)种群调查,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的同时,宣传了传统节气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价值。此外还有节气食俗的开发,如北京稻香村的雨水润春糕、惊蛰盘龙糕等,二十四节气依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取向,以更加生动的创新性发展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加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

(作者系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