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苏州的春秋


【资料图】

顾小平

天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苏州人喜欢把文化发源时间追溯到春秋时代吴国。把泰伯、仲雍南奔作为苏州文化的发端,把孔子唯一的苏州弟子言偃奉为礼仪之先贤,誉为南方夫子。

提到出状元的苏州都说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被文化熏陶的苏州,是温文尔雅的苏州,是吴侬软语的苏州。其实,苏州的祖先曾是习武好勇之辈,吴王夫差北征越国,西征齐国,公元前514年,伍子胥爱命规划与创建吴国大城,苏州即成为“霸主”吴国都城,开凿了一条从苏州经望亭、无锡至奔牛镇,达于孟河,入长江,到邗江的运河,这就是现在江南运河的雏形。《汉书·地理志》记载:“吴、粤(越)之君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这便是对吴越古代民风的概括。

苏州人先辈居住在三江五湖的水乡泽国,耕种、渔猎到相互间往来都与水密切相关,三江五湖常有惊涛骇浪,稍一疏忽或用力不到,就会樯翻楫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既需要机智、敏捷,更需要武力和勇敢。加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纷争,外部的因素与内部的生存环境,培养了苏州人好勇尚武的性格,润育了太湖船拳,后来铸就强大的东吴水师,如今成为了非遗项目。还有专诸之类的侠客等,干将、莫邪所铸造的剑更是闻名至今。

直到秦汉之际,苏州人一直延续着尚武之风。《郡国志》说:“吴俗好用剑,轻死;又六朝时多斗将战士。”《隋书·地理志》谈到江南风俗时说:“人性并躁动,风气果决,包藏祸害,视死如归,战而贵诈,此则其旧风也。”“其人本并习武,号为天下精兵,俗以五月五日斗力之战,各料强弱相敌,事类讲武。”由此可见,六朝时期,苏州地区还盛行果决、好战、好斗的风气。项梁、项羽在苏州起兵,带领着苏州八千子弟北上,一路上破釜沉舟,一往无前,奠定了灭亡秦朝的基础,最后失败时,苏州弟子又都以传统的方式自刭。

隋朝平陈之后,苏州风气逐渐变化,人的行为方式上也渐趋于“礼”。唐、宋以来,随着北方、中原大户为了躲避战争,大量向南迁移,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农田水利开始大规模兴修。苏州的人亲和,迎来大批移民落地,人口和耕地激增,社会经济迅速繁荣。偏处江南,远离政治、军事冲突,苏州人感受到了安宁,于是,专心致志于经济,过起了和谐、安居、富裕的小康日子。据宋代邑人龚明之《中吴纪闻》记载:“自长庆以来,更七代三百年,吴人老死不见兵革。”长庆是唐代穆宗李恒的年号,时间为公元821年至824年。其后是北宋末宋徽宗赵佶宣和年间(1119年至1125年)了。由此向后推三百年,苏州社会比较稳定,北方人口再次南迁,农业、手工业均有很大的发展,商业尤为兴盛。到明代,各地商贾在苏州建立会馆,以联络乡谊和定居经商。现存明清碑刻资料表明在苏州的会馆就有28家,它们都有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三山会馆有福建籍的苏州商号100余号,晋商会馆在苏州银钱业户有81家,东齐会馆有苏州商号290家,他们的经营商品有丝绸、土特产、茶馆酒楼,客舍市肆,比比皆是。

长时间没战事,只有一心一意的建设,苏州乐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渗入,南迁人众也珍惜平安生活。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下,苏州人开始读书学习,用学习来光耀门庭。即使仅有几亩薄田的平民人家,都勉励孩子读书求学,通过学习获得功名,开启了读书为荣的风俗。即使以打柴为生的乡民朱买臣也通过读书而金榜题名。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开科举取士,到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科举,1300年间文武状元辈出。唐代出现了归仁泽与归黯父子状元;兄弟状元、祖孙状元、叔侄状元外,还有同胞三鼎甲、一门两鼎甲的。状元王世琛是明代探花王鏊的裔孙,状元潘世恩的堂弟潘世璜是探花,潘世恩的孙子潘祖荫也是个探花,明代太仓王锡爵、王衡父子都是榜眼。

苏州一代一代的状元、名士造成了一种特殊而浓郁的社会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在他们的引领下,苏州逐渐形成了“家家礼乐,人人读书”的新风尚,整个地区的人群个性变得柔软而睿智,尚武之风式微,文气日渐兴盛。

从“好武铸剑”“断发纹身”到“学礼爱文”,苏州昌盛不衰中质的变化缘于包容海纳先进的文化。这是苏州的文化积淀,这一优势得益于人,一个地区的强盛与否,要看其人的精神,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发展,从没中断过。近如昆剧、评弹、丝绸、缂丝,远望吴门画派、明清家具、园林等,苏州的综合实力,无不是吸纳、传承和发展五湖四海文明之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