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共有35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吴文俊、袁隆平到顾诵芬、王大中,这些摘得至高荣誉的科学家创造了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也为世人奉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让我们共同聆听这些科学高峰攀登者的“告白”。

【知识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两名,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该奖项授予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技工作者。


(相关资料图)

“5000年前,世界上只有三门学科:语言、图腾、技艺;2000年,已经增加到5000门;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应该有20000门学科,其中15000门是等待新创的。中国人至少要创造1/5。你们年轻人要在2050年前担负起创造这3000门新学科的使命,要考虑在哪些领域能够创新。我认为,创新将是在学科交叉的领域里。我对咱们的年轻人很有信心。

——徐光宪(1920.11-2015.4),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

“我知道危害性有多大,但是豁出去了!外国人能做,我们也一定要想办法研究出来。”

—— 王忠诚(1925.12-2012.9),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

“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 孙家栋(1929.4-),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

“希望更多有才华、有志气的年轻人,投身到数学这一对国家建设极为有用的事业中来!”

—— 谷超豪(1926.5-2012.6),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我对大家有个要求,就是要在心中播下‘大医’的种子,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至于我自己,我只希望余生能再做些事情。50年过去了,我们只攻克了一种白血病,还有二十多种白血病需要我们去攻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啊!”

—— 王振义(1924.11-),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我国著名的血液学专家。

“人生在世,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对中国人民有贡献。”

—— 师昌绪(1920.11-2014.11),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

“城市的一切是要为了人民,我们的环境是因为人而存在的,环境的一切改变都是为了人民。”

—— 吴良镛(1922.5-),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要立志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有良好素质的人,然后才是在科技领域作出伟大的贡献,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这样,自己才会幸福,别人才会因你的存在而幸福,社会才会因你的知识而更美好。”

—— 谢家麟(1920.8-2016.2),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我这一辈子,此时回头看,人生在世,无非是明白一些道理。比如,人吃过真正的苦后,才懂得什么是甜;比如,遇到挫折时,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比如,能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并把这件事和为党和国家作贡献相连,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 王小谟(1938.11-),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我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想为国家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 郑哲敏(1924.10-2021.8),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科研工作必须一丝不苟,你的工作要经得起时间考验,过多少年回头再看脸不红才行。”

—— 张存浩(1928.2-),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我想,我们艰苦奋斗的传统不仅仅是生活上、工作中的喝苦水、战风沙、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刻苦学习、顽强攻关、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是新观点、新思想的提出和实现,是不断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程开甲(1918.8-2018.11),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