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种生物在一年之中只吃不拉,会发生什么?它会不会憋死?
大多数生物可能就被“屎”给难住,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蚁狮不仅毫发无损,还能破茧重生。
(资料图)
蚁狮,听这名字,大家都不太熟悉,看到它的真身,绝对会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地牯牛嘛,晒干是中药,4000-6000元/斤,非常贵!”
长在农村的小孩子,肯定对这种虫子非常熟悉,经常能在空地上看到像漏斗一样的小沙坑,用棍子往沙坑一捅,会有一只小虫子跑出来,它就是蚁狮。不同地方叫法不同,沙王八、沙牛、土牛、地牯牛、老倒……
蚁狮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虫子,我们常看到的是蚁狮的幼虫阶段,通体是灰褐色的,腹部圆鼓鼓的呈纺锤形,头扁扁的略方,中间由类似“脖子”的结构连接,头上还长着两个大钳子。
它的一生包括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成虫也叫蚁蛉,和幼虫时的外形截然不同,有点像豆娘或者蜻蜓,比幼虫体型大得多,体长可达23~32毫米,翼展可达60毫米。
成虫的寿命比较短,一般只有一个月,长一点的也就一个半月时间,而幼虫阶段持续时间短则一年,长则数年,这篇文章主要讲得也是指蚁狮幼虫阶段。
蚁狮幼虫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动物,它有两大特点:像人类一样擅长用陷阱捕食和没有肛门只吃不拉。
高超的捕食策略:漏斗陷阱
蚁狮是极具攻击性的食肉动物,它擅长伏击,每一个小沙坑下面基本都潜伏着一只蚁狮,它正在耐心等待落入沙坑里的猎物,它最常捕食的是蚂蚁。
蚁狮制作的陷阱沙坑比自己身体大得多,宽度约7.5厘米,深度5厘米。
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种蚁狮,不同的蚁狮捕食的猎物略有不同,它们挖的陷阱坑也会随着猎物的大小而改变,换句话说,大坑捕大猎物,小坑捕小猎物。
蚁狮本身体型就很小,它又是如何挖如此大的坑呢?挖这个坑又是如何捕食的呢?
1、选地
一开始,蚁狮会四处游荡,来选择一块最合适的地方。游荡的时候,地面会留下一些不规则的波浪形的足迹,因此人们还给蚁狮取了一个外号“涂鸦虫”。
2、挖坑
选好位置后,就开始挖坑。想要挖一个比自己体型大好几倍的坑并不容易,为此,蚁狮设计了螺旋式挖坑,它是后退走路的,边走边用腹部为“犁”铲松沙子,然后用一条前腿把这些沙子推到头上,再用头部一个漂亮的“抛洒”动作,将沙子甩出去。
就这样一圈一圈地移动,沙坑也就越来越深,直到斜面达到最陡角度才停下来。此时斜坡上的沙子非常微妙,能保持不动,但只要稍有动静,沙子就会掉下来。这是陷阱最重要的一环。
3、埋伏攻击
坑挖好后,蚁狮会将身体埋进坑底沙子里,只有两个大颚伸出来,然后静静等待猎物落入沙坑。
因为沙坑是漏斗形的,斜面稍有动静就会坍塌,因此只要蚂蚁不小心滑入沙坑,是很难逃出去的。弱小一点的蚂蚁爬不上去,滑到坑底,直接被蚁狮的大钳子夹住,稍微强壮一点的,虽然能爬出去,但需要一点时间。
此时蚁狮就会用头精准抛沙到猎物身上,阻止它逃跑,然后趁机用大钳子攻击。
蚁狮的大钳子是中空的,类似吸管,可以往猎物身上注入毒液和消化酶,等猎物不再动弹之后,用大钳子吸食猎物体液,最后再将猎物残骸抛甩出去。
休整片刻之后,它就会重新布置沙坑,等待下一次猎物。
一生都在等待一次巨大的便便
蚁狮的身体结构非常特殊,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蚁狮的时候,猛然发现蚁狮没有嘴巴,只有两个类似吸管的大钳子,也没有肛门,它的食道没有一通到底,而是死胡同。
这意味着,它不能张嘴大口吃肉,也不能排便,直到发育为成虫,才能有完整的肠道和肛门。
那幼虫期间,蚁狮不会被便便憋死吗?
事实上,为了弥补这两个缺点,蚁狮开发出了只吃流质食物的饮食习惯。用毒液和消化酶将猎物“液化”,吸食体液,最后将猎物丢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食肉者”。
等蚁狮幼虫长到一定大小之后,它就会化蛹成蚁蛉,此时它的排便难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幼时储存的所有代谢废物,一些会用于蛹期间结茧的丝,剩余的作为胎粪排出。这一次巨大的便便排出后,蚁狮也就蜕变成蚁蛉了。
根据化石研究表明,蚁狮起源于1.5亿年前,如此漫长的进化旅程中,它为何独独选择不长肛门不排便的生活习惯?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能多吃食物,蚁狮牺牲了排便的自由。
假设,以前的蚁狮都是需要排便的,那它会排哪里?
排沙坑外面?如果此时它正在陷阱里守株待兔,那它势必要破坏沙坑了。要知道挖陷阱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体力劳动,一旦挖好,就意味着一定要捕到猎物才能维持生计。
先出坑拉个臭臭再回来继续铺设陷阱,显然得不偿失。
排沙坑里?一来会带来细菌,二来闻到特殊的气味猎物就不会来了。
总的来说,无论排哪里,都会影响捕食,最终,只有少排便或者不排便的蚁狮活下来了,渐渐地,蚁狮就放弃了排便。
最后
蚁狮幼虫在捕食方面确实很强,能布置精巧的陷阱,也有足够的耐心去守株待兔。
但是,它依然难逃寄生蜂的寄生。有一种寄生蜂会佯装掉入陷阱,佯装被蚁狮捕食,当时机合适,寄生蜂会在蚁狮的背上找一个它够不到的位置,然后产下自己寄生的卵,借着蚁狮结的茧,蚁狮蛹时期身体提供的营养,最终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