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入侵级别为4级,一般入侵类外来物种。引进栽培应做好防疫,大量逸生可能对生态安全和物种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全草及瘦果入药。
绿叶似花绫,花开紫气升。
(资料图片)
世人方赏绿,秋后万山兴。
**名称:**水飞蓟
**拉丁名:**Silybum marianum
分类地位:
菊科 Asteraceae
水飞蓟属 Silybum
**别名:**老鼠筋、奶蓟、水飞雉。
**异名:**Silybum mariae、Silybum maculatum、Mariana lactea、Mariana mariana、Cirsium maculatum、Carthamus maculatum、Carduus marianus、Carduus mariae.
识别特征:
1、茎直立,高可达1.2米,有条棱,极少不分枝,全部茎枝有白色粉质复被物。
2、莲座状基生叶与下部茎叶有叶柄,全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羽状浅裂至全裂,中部与上部茎叶渐小,长卵形或披针形,羽状浅裂或边缘浅波状圆齿裂,基部尾状渐尖,基部心形,半抱茎,最上部茎叶更小,不分裂,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全部叶两面绿色,具大型白色花斑,无毛,质地薄,边缘或裂片边缘及顶端有坚硬的黄色的针刺。
3、头状花序较大,生枝端,植株含多数头状花序,但不形成明显的花序式排列,总苞球形或卵球形,总苞片6层,中外层宽匙形,椭圆形、长菱形至披针形,基部或下部或大部紧贴,边缘无针刺,上部扩大成圆形、三角形、近菱形或三角形的坚硬的叶质附属物,附属物边缘或基部有坚硬的针刺,每侧针刺4-12个,附属物顶端有长达5毫米的针刺,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无针刺,上部无叶质附属物,顶端渐尖,全部苞片无毛,中外层苞片质地坚硬,革质,小花红紫色,少有白色。
**国内产地:**我国各地公园、植物园或园庭都有栽培。安徽、北京、福建、贵州、河北、河南、江苏、陕西、四川、浙江、重庆、云南有逸生。入侵级别为4级,一般入侵类外来物种。1941年采标本于云南大理,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进栽培应做好防疫,未见相关危害的报道,大量逸生可能对生态安全和物种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拍摄于舟山。
**国外分部:**原产地中海地区。
**生境:**多生于农田、荒地、路边、渠岸。
**物候期:**花果期5-10月。
**采收储藏:**以全草及瘦果入药。春季采收叶,种子成熟时采收种子,晒干。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主治:
种子:清热解毒、保肝利胆、保脑、抗X射线。对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代谢中毒性肝损伤、胆石症、胆管炎及肝胆管周围炎等肝、胆炎病均有良好疗效,可使肝脏病患者自觉症状和某些生化指数如血清胆红素、白皖及球皖系数、凝血酶元、谷丙转氨酶等迅速改善。
全草:全草用于肿疡及丹毒,果实及提取物用于肝脏病、脾脏病胆结石、黄疸和慢性咳嗽。
文章来源: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