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看春晚、吃年夜饭、收压岁钱、拜年……**“逗小孩”**大有成为当代春节又一固定习俗的趋势。当家里有年幼的小朋友,亲戚们聚在一起时,下面这些话,你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上我们家吧,你妈不要你了”
(资料图)
“如果爸爸和妈妈离婚,你想跟谁?”“爸爸妈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你更爱爸爸还是更爱妈妈?”
除了言语,还有很多行动上的逗弄:比如把小孩子举高作势要扔出去、饭桌上用筷子蘸白酒让小孩子尝……以及最近热搜上的所谓“萌娃视频”——有个七八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发现自己的宠物大闸蟹被做成了一道美食,顿时哇哇大哭。大人却不以为意,笑嘻嘻地问孩子:“什么味道?”评论区里大家反应不一,有些网友表示很好笑,也有些网友觉得可悲,还有些人则觉得不就是一只宠物而已,再买一只不就得了,至于吗?似乎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大人逗孩子,是一种表达喜欢的方式,有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喜欢你才逗你”,甚至如果小孩子被逗得哇哇大哭,他们还会反过来指责:“开不了玩笑”、“逗你玩的,再这样可没人喜欢你了。”但这些逗孩子的人却从没有想过,自己的“玩笑”,会给小朋友带来多大的心理伤害。01
你杀掉的不是“宠物”
是孩子的朋友
可能在有些大人眼里,宠物的生命并不那么重要,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与“宠物”却往往具有相似的重量,孩子会认为宠物就是自己的家人或好朋友,而不光是一只随手可得的小动物。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一岁的婴儿已经逐渐发展出了对照料者的依恋感情,一岁以后的孩子则进入多重依恋阶段,此时的孩子会对多个有亲密关系的对象形成依恋,其中也包括与宠物形成的动物依恋,这是一种持久的情感联结。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许是会感受到很多的爱,然而对他们来说,并非全部的爱都是“无条件的爱”。
比如孩子会认为自己要乖才能得到爸爸妈妈的爱,自己要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的爱……
但孩子在与宠物的互动中,感受到的是宠物无条件的爱和温暖,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支持,你无数次推开宠物狗狗,狗狗下次还是会摇着尾巴亲近你。
而且由于宠物往往都需要照料,孩子可能还会产生责任感,这个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双方之间的羁绊。就像婴儿在离开母亲时大哭、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去上幼儿园时的抗拒,孩子失去宠物,同样会经历“分离焦虑”。分离焦虑可能还会进一步造成孩子长时间的悲伤和抑郁情绪,埋下日后发展出焦虑症或抑郁症的种子,成为我们常说的童年阴影。此外,孩子社会阅历较少,失去宠物可能是他首次面对亲密对象的死亡,所带来的悲伤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首次经历往往会对孩子造成长远深刻的影响。如认为自己要对宠物的死亡负责,内心感到愧疚;拒绝承认宠物的失去;变得愤怒暴躁,把脾气撒在其他事情上……如果父母对此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更别说这次死亡还是父母亲手造成的。所以,失去宠物的经历,并不像大人所认为的“孩子哭一会儿就好了”,“孩子长大后回想起来会认为是一件童年趣事”。02
每个大人都应该学会
尊重孩子
为什么总有大人喜欢以“逗孩子”取乐?很重要的一点是,年幼的孩子大部分时候生活在“被安排的环境中”,大人们也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应该听自己的,所以孩子的宠物也应该任由自己处置。其实这样的观点和做法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孩子并非一个“物品”,而是拥有自由意识的独立个体,如果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实际上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庸,缺乏对一个“人”的尊重。
另一方面,不仅仅是宠物,还包括孩子喜欢的一本画册、一只玩偶……这些在孩子眼里意义非凡的东西,都是孩子的重要所有物,是孩子自由和独立意识的象征和体现,剥夺它们,其实与剥夺孩子的自由无异。
这些“所有物”意味着什么,在旁人眼里可能无足轻重,但对于单纯的孩子而言,是无条件的爱,是小小世界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心灵的慰藉与寄托,也是自由与独立意识的支撑。
多丽丝·莱辛在小说《特别的猫》一书中写道:“我相信,每只猫都有魔法,我始终弄不明白的是,到底是我收养了猫,还是猫恩准我进入它的生活。要是你喜欢猫,是因为你想要爱一个人;你更喜欢狗,是因为你渴望被人爱。”**作为孩子守护者的父母,更应该小心珍惜地呵护孩子的这份自留地,学会尊重孩子。**参考文献:
[1]Schmidt, et al. (2018). Pet loss and continuing bond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eath Studies.
[2]Daly, B., & Morton, L. L. (2006). An investigation of human-animal interactions and empathy as related to pet preference, ownership, attachment, and attitudes in children. Anthrozoös, 19(2), 113-127.
[3]Carmack, B. J. (2016). The effects on family members and functioning after the death of a pet. In Pets and the family (pp. 149-162). Routledge.
[4]阳泽 & 董佳琦.(2022).3~6岁儿童动物共情的发展及其与人际共情的关系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7),101-109.
[5]苏俊.(2011).儿童失去宠物以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3),46-47.
作者|陈宇峰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 硕士研究生审核|唐义诚 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